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3年專題 > 一起學習 > 正文

2023年專題

元首外交·心相近 | 習主席暖心寄語激勵南非青年
更新時間:2023-8-22 10:41:45    來源:新華社

  8月的“彩虹之國”南非,正值冬去春來之際。一份暖心寄語跨越山海,給這裏的青年們帶來祝願與希望。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複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鼓勵他們學好中文,為傳承發展中南兩國友好事業、促進中非友誼合作貢獻力量。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非洲,在訪問南非時見證了中南雙方簽署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共建協議。春秋十載,這所孔子學院累計培養了近萬名學員。如今,昔日幼苗已蔚然成林。一大批南非年輕人帶著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了解從這裏邁向廣闊天地,為中南友誼的“彩虹之橋”不斷增添新的亮色。

  “南非歡迎您!”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的師生們正熱切期盼著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南非,相信這次訪問必將為中南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動力,繼續拉近兩國人民心靈的距離。


架設友誼之橋

  近日,來自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的50名師生聯名致信習近平主席,講述了學習中文的經曆、收獲和體會,感謝習主席和中國政府為非洲青年追求夢想提供了更多機會,熱切期盼習主席再次訪問南非。

  學習中文所帶來的機會“在一點點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孔子學院師生的聯名信言辭懇切、情感真摯,向著遠方的師長和朋友傾訴心聲。

  在信中,師生們詳細描述了對中國的感受和認識,對中國在扶貧、環保、高新技術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表達了欽佩之情,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表示高度認同,期待各國攜手,建設“一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共同繁榮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歡迎師生們在學好中文的同時,多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利用所學所思、所見所聞,把一個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介紹給更多的朋友,努力做傳承發展兩國友好事業的使者,為促進中非友誼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生們表示,一定努力學習中文,為深化中南兩國青年友誼搭建橋梁,為建設中南合作共贏的未來而不懈奮鬥。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舉著“中南友好”書法作品,熱切期待中國領導人訪問南非。(受訪者供圖)

  這所孔子學院由福建農林大學與德班理工大學共建。中方院長吳林告訴新華社記者:“十年前,習近平主席見證了孔子學院共建協議的簽署;十年後,習近平主席又給我們複信,令我們感受到關懷與溫暖。”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強調,中國和南非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大國,兩國有著同誌加兄弟的特殊友誼,學習了解彼此的語言文化,有助於推動兩國人民相知相親、世代友好。

  “中南要做相知相親、交流互鑒的友好夥伴。”這是習近平主席對深化中南友誼的殷殷期待。十年來,無論是出訪南非,還是接待南非領導人來訪、舉行視頻會晤,習近平主席始終關心和重視中南兩國人文交流。

  在元首外交引領和推動下,中南兩國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青年、婦女等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以中文教學為例,2015年,南非將中文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係。中國與南非政府2019年8月宣布,將每年的9月17日定為南非中文日。南非現設有6所孔子學院,在非洲大陸數量最多。

開啟夢想之門

  真摯的友誼從相互認識和理解開始。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我很高興地看到,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國教育文化交流結出累累碩果,眾多南非青年通過學習中文,了解了中國的曆史文化,拓寬了職業選擇的道路,實現了人生的夢想。

  此次師生聯名信的執筆者、孔子學院當地誌願教師薩內萊·恩圖利,正是這樣一名中南人文交流合作的參與者、獲益者。

  “習近平主席能複信給我們,太令人驚喜了!”他說。

  這名南非青年原本在德班理工大學學習工科,2018年因個人興趣進入孔子學院學習。中國教師依據他祖魯語名字發音,為他起了中文名字“林森”。

  過去幾年,林森四次前往中國,從短期冬令營和培訓到為期一年的留學,從北京、上海、長沙到福州、青島、金華,他親身感受著中國的發展脈搏,對這個友好國度的熱愛也與日俱增。濃厚的興趣加上持之以恒的學習,讓他可以為當地人提供中文教學,成為一名誌願教師。

  “很多師生都喜歡來上我們的中文課。”林森說,“我自己從學中文、去中國留學到現在教中文,大家都說我的故事很勵誌,也給他們帶來希望。”

  林森說,南非的中文學習者、中國文化愛好者日益增多,就像他中文名所蘊含的寓意,“從幾棵樹成長為一片森林”。“我們是南非和中國間的一座橋梁,我本人因為學中文、去中國而獲得了發展機會,也希望幫助更多南非青年,讓這座友誼的橋梁不斷延伸。”

  2019年8月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來自開普敦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表演京劇《梨花頌》。中國與南非政府當天宣布,雙方同意將每年9月17日定為南非中文日。

  聯名信的參與者中有不少德班理工大學在讀學生。中文名為思甜的南非姑娘現在就讀於二年級。“對習近平主席的鼓勵,我們要表達真摯的感謝!”她說,“學習中文對我來說仿佛美好的旅程,也寄托著我對未來發展的夢想。”

  思甜的同學諾一說:“習近平主席的複信對我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她期待著能像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寄語的那樣去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我想了解更多關於中國的故事,希望今後能為加強南中關係貢獻自己的力量”。

鋪就發展之路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師生們在聯名信中引用了習近平主席的話。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一場麵向非洲青年的菌草技術、創新和創業的地區工作坊活動。線上線下參與的嘉賓中,有聯合國機構的負責人,有來自尼日利亞、津巴布韋、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的官員和代表,還有中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等。致聯名信的部分師生也參加了這項活動。

  據吳林介紹,德班所在的誇祖盧-納塔爾省同福建省是友好省份,雙方早期正是通過福建農林大學的菌草技術聯係在一起。

  近年來,這所孔子學院不僅教授中文,還將中文同職業發展、創新創業等結合起來,為當地青年帶來技能培訓、交流訪問、實習工作等機會,還將菌草技術納入“中文+”創新創業項目。

  4月19日,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孔子學院學生拿著自己的書法作品自拍。

  正如孔院師生在聯名信中所說,中國的發展成績激勵著他們“為南非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學習語言、感知文化,到技能提升、個人成長,再到共享發展經驗、共創創新機遇,中南人文交流持續深入推進,不僅架起人民友好的橋梁,也鋪就共同發展的大道,描繪出一幅攜手同行、心心相印的美好畫卷。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南友誼之樹必將更加枝繁葉茂,結出更多合作發展的豐碩果實。

  總策劃:呂岩鬆

  總監製:袁炳忠

  策劃:倪四義 應強 李忠發 徐壯誌

  監製:馮俊揚 尚軍 魯向明 韓墨

  統籌:齊紫劍 閆珺岩 劉暢 劉萬利

  記者:孫浩 韓梁

  參與記者:金正 謝江 陸佳飛 李成 代賀 田弘毅 張譽東 陳誠

  視頻:沈浩洋

  編輯:王昭 謝琳 謝棟風 董龍江 陳波 何夢舒 孫丁 薛磊 陳杉 趙嫣 張遠 田宇 劉秀玲 王申 張代蕾 杜逾舸

  設計:潘紅宇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元首外交·心相近 | 習主席暖心寄語激勵南非青年
    2023-8-22 10:41:45    來源:新華社

      8月的“彩虹之國”南非,正值冬去春來之際。一份暖心寄語跨越山海,給這裏的青年們帶來祝願與希望。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複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鼓勵他們學好中文,為傳承發展中南兩國友好事業、促進中非友誼合作貢獻力量。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非洲,在訪問南非時見證了中南雙方簽署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共建協議。春秋十載,這所孔子學院累計培養了近萬名學員。如今,昔日幼苗已蔚然成林。一大批南非年輕人帶著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了解從這裏邁向廣闊天地,為中南友誼的“彩虹之橋”不斷增添新的亮色。

      “南非歡迎您!”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的師生們正熱切期盼著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南非,相信這次訪問必將為中南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動力,繼續拉近兩國人民心靈的距離。


    架設友誼之橋

      近日,來自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的50名師生聯名致信習近平主席,講述了學習中文的經曆、收獲和體會,感謝習主席和中國政府為非洲青年追求夢想提供了更多機會,熱切期盼習主席再次訪問南非。

      學習中文所帶來的機會“在一點點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孔子學院師生的聯名信言辭懇切、情感真摯,向著遠方的師長和朋友傾訴心聲。

      在信中,師生們詳細描述了對中國的感受和認識,對中國在扶貧、環保、高新技術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表達了欽佩之情,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表示高度認同,期待各國攜手,建設“一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共同繁榮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歡迎師生們在學好中文的同時,多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利用所學所思、所見所聞,把一個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介紹給更多的朋友,努力做傳承發展兩國友好事業的使者,為促進中非友誼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生們表示,一定努力學習中文,為深化中南兩國青年友誼搭建橋梁,為建設中南合作共贏的未來而不懈奮鬥。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師生舉著“中南友好”書法作品,熱切期待中國領導人訪問南非。(受訪者供圖)

      這所孔子學院由福建農林大學與德班理工大學共建。中方院長吳林告訴新華社記者:“十年前,習近平主席見證了孔子學院共建協議的簽署;十年後,習近平主席又給我們複信,令我們感受到關懷與溫暖。”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強調,中國和南非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大國,兩國有著同誌加兄弟的特殊友誼,學習了解彼此的語言文化,有助於推動兩國人民相知相親、世代友好。

      “中南要做相知相親、交流互鑒的友好夥伴。”這是習近平主席對深化中南友誼的殷殷期待。十年來,無論是出訪南非,還是接待南非領導人來訪、舉行視頻會晤,習近平主席始終關心和重視中南兩國人文交流。

      在元首外交引領和推動下,中南兩國教育、文化、科技、衛生、青年、婦女等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以中文教學為例,2015年,南非將中文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係。中國與南非政府2019年8月宣布,將每年的9月17日定為南非中文日。南非現設有6所孔子學院,在非洲大陸數量最多。

    開啟夢想之門

      真摯的友誼從相互認識和理解開始。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我很高興地看到,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國教育文化交流結出累累碩果,眾多南非青年通過學習中文,了解了中國的曆史文化,拓寬了職業選擇的道路,實現了人生的夢想。

      此次師生聯名信的執筆者、孔子學院當地誌願教師薩內萊·恩圖利,正是這樣一名中南人文交流合作的參與者、獲益者。

      “習近平主席能複信給我們,太令人驚喜了!”他說。

      這名南非青年原本在德班理工大學學習工科,2018年因個人興趣進入孔子學院學習。中國教師依據他祖魯語名字發音,為他起了中文名字“林森”。

      過去幾年,林森四次前往中國,從短期冬令營和培訓到為期一年的留學,從北京、上海、長沙到福州、青島、金華,他親身感受著中國的發展脈搏,對這個友好國度的熱愛也與日俱增。濃厚的興趣加上持之以恒的學習,讓他可以為當地人提供中文教學,成為一名誌願教師。

      “很多師生都喜歡來上我們的中文課。”林森說,“我自己從學中文、去中國留學到現在教中文,大家都說我的故事很勵誌,也給他們帶來希望。”

      林森說,南非的中文學習者、中國文化愛好者日益增多,就像他中文名所蘊含的寓意,“從幾棵樹成長為一片森林”。“我們是南非和中國間的一座橋梁,我本人因為學中文、去中國而獲得了發展機會,也希望幫助更多南非青年,讓這座友誼的橋梁不斷延伸。”

      2019年8月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來自開普敦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表演京劇《梨花頌》。中國與南非政府當天宣布,雙方同意將每年9月17日定為南非中文日。

      聯名信的參與者中有不少德班理工大學在讀學生。中文名為思甜的南非姑娘現在就讀於二年級。“對習近平主席的鼓勵,我們要表達真摯的感謝!”她說,“學習中文對我來說仿佛美好的旅程,也寄托著我對未來發展的夢想。”

      思甜的同學諾一說:“習近平主席的複信對我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她期待著能像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寄語的那樣去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我想了解更多關於中國的故事,希望今後能為加強南中關係貢獻自己的力量”。

    鋪就發展之路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師生們在聯名信中引用了習近平主席的話。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一場麵向非洲青年的菌草技術、創新和創業的地區工作坊活動。線上線下參與的嘉賓中,有聯合國機構的負責人,有來自尼日利亞、津巴布韋、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的官員和代表,還有中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等。致聯名信的部分師生也參加了這項活動。

      據吳林介紹,德班所在的誇祖盧-納塔爾省同福建省是友好省份,雙方早期正是通過福建農林大學的菌草技術聯係在一起。

      近年來,這所孔子學院不僅教授中文,還將中文同職業發展、創新創業等結合起來,為當地青年帶來技能培訓、交流訪問、實習工作等機會,還將菌草技術納入“中文+”創新創業項目。

      4月19日,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孔子學院學生拿著自己的書法作品自拍。

      正如孔院師生在聯名信中所說,中國的發展成績激勵著他們“為南非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學習語言、感知文化,到技能提升、個人成長,再到共享發展經驗、共創創新機遇,中南人文交流持續深入推進,不僅架起人民友好的橋梁,也鋪就共同發展的大道,描繪出一幅攜手同行、心心相印的美好畫卷。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南友誼之樹必將更加枝繁葉茂,結出更多合作發展的豐碩果實。

      總策劃:呂岩鬆

      總監製:袁炳忠

      策劃:倪四義 應強 李忠發 徐壯誌

      監製:馮俊揚 尚軍 魯向明 韓墨

      統籌:齊紫劍 閆珺岩 劉暢 劉萬利

      記者:孫浩 韓梁

      參與記者:金正 謝江 陸佳飛 李成 代賀 田弘毅 張譽東 陳誠

      視頻:沈浩洋

      編輯:王昭 謝琳 謝棟風 董龍江 陳波 何夢舒 孫丁 薛磊 陳杉 趙嫣 張遠 田宇 劉秀玲 王申 張代蕾 杜逾舸

      設計:潘紅宇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