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3年專題 > 《報懷川》 > 正文

2023年專題

焦作日報:與城市同在 與時代同行
更新時間:2023-7-21 15:23:25    來源:焦作日報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昨日下午,焦作日報社組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重要講話精神暨慶祝焦作日報複刊40周年座談會,邀請焦作日報創刊、複刊元老代表,金牌讀者代表以及特邀嘉賓共聚一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重要講話精神,暢談與焦作日報共同成長進步的互動故事,進一步增強焦作報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備戰、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董永紅出席座談會。

昨天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焦作日報報史館正式開館,向公眾開放。這一天,焦作報人向一座城市深情致敬,深情講述一張報紙和這座城市的互動關聯故事。

1957年7月2日,新生的焦作才剛剛一歲,《焦作日報》就誕生了。60年代初國家經濟困難,焦作日報停刊,1983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焦作日報複刊。

40年來,焦作早已由礦區小城發展成為區域中心,早已完成資源枯竭型城市向綠色發展轉型。

40年來,《焦作日報》與焦作這座城市同在,與這座城市的人民同在,在服務城市、服務人民中堅定著自己的信念,體現著自己的價值。

40年來,焦作日報社從創刊時的幾間簡易平房來到現在的政務核心辦公區,告別鉛與火,走過光與電,迎來雲與網。媒體形態從一張小報到融媒體矩陣,經營體製從吃“皇糧”到交“國稅”,人事製度從大鍋飯到績效考核,辦報質量從四連冠到零差錯。

撫今追昔,回望來路。如今,焦作日報媒體融合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雙活,焦作日報全媒體矩陣穩居河南第一方陣,“焦報”品牌獲得了更加廣泛更加長遠的認可。

對《焦作日報》複刊40年,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備戰如此評價: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的40年,是深入踐行權威、主流、親民、服務辦報理念的40年,是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同行的40年,是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40年,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長期以來,焦作日報穩居全省媒體第一方陣,曾連續8年4屆奪得全省報業編校質量之冠,在全省率先創下零差錯紀錄,2022年實現本行業全國最高水平專業獎項零的突破,榮獲第32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成績可喜、貢獻突出,值得回憶、值得總結、值得珍惜、值得發揚光大。

人生四十正青春,踔厲奮發正當時。李備戰希望報社全體新聞工作者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立場、堅守初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拚搏競進、奮發有為,把《焦作日報》辦得更好,為堅定兩個依靠、勇闖焦作高質量發展新路凝聚強大力量,作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上,為創刊複刊時期到焦作日報社工作的老同誌頒發了紀念杯。具有焦作文創特色的絞胎瓷材質紀念杯上鐫刻著“青春歲月黨報情”七個秀麗的行楷字,以此向他們為焦報成長付出的青春歲月致敬。複刊元老張國柱說:“我在報史館看到一張老照片,那是30年前焦作日報複刊10周年時拍的,那時候我還是一頭秀發,我很感慨,當初的秀發去哪了?然而更令我感慨和自豪的是,焦作日報優良傳統代代傳承、人才輩出。”

開門辦報、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是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一直是焦作日報秉持的辦報理念。“政治立報、特色興報、精品強報”是焦作日報長期堅持的發展方針。全媒體時代的“開門辦報”是實現由“平麵媒體”到“立體媒體”“沉浸式媒體”升級的必由之路,讓受眾走進媒體,參與內容創作與傳播,成為新聞產品生產過程的重要一環。為此每到焦作日報發展的重要節點,都會有一批“金牌讀者”應運而生,截至目前已評選出五屆“金牌讀者”。座談會上,金牌讀者代表、焦作師專黨委原書記張丙辰和農業銀行河南分行幹部張飛躍分別表達了與焦作日報的深情厚誼。兩位金牌讀者代表感慨,他們的個人成長和工作成就,離不開焦作日報的大力支持,在工作中的合作也非常受益,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特邀嘉賓、焦作市作家協會主席暗香說:“焦作日報伴隨著我文學夢的整個成長過程。”

焦作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高級記者趙耀東說:“我與焦作日報同呼吸、共命運,焦作日報給我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一字字、一句句,情深深、意切切。焦作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愛軍感動地說:“焦作日報的成績大家讚了,焦作日報的不易大家懂了,我們全體員工所有的付出值了。”

王愛軍代表焦作日報社黨委向大家深情致謝。他說:一路走來,唯有感謝!感謝上級領導機關的關懷和支持,感謝上級業務管理部門的重視和指導,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愛,感謝全體報社員工的忠誠和擔當,感謝一代又一代焦作報人的奉獻和積澱。

征途漫漫,來路長長。

王愛軍最後深情表示:文化傳承、任重道遠。我們有個夢想,創造條件及早完成焦作日報創刊以來所有曆史版麵數字化這項黨媒資政、文化傳承工程,我們的努力,永不停步、永無止境!

青年記者代表、時政新聞采訪部記者焦嬌發言,她表示要深深紮於人民群眾實踐的土壤之中,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堅持“記者走基層”活動,寫出受讀者喜愛的優秀作品。

記者 張 蕊 孫 茜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焦作日報:與城市同在 與時代同行
    2023-7-21 15:23:25    來源:焦作日報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昨日下午,焦作日報社組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重要講話精神暨慶祝焦作日報複刊40周年座談會,邀請焦作日報創刊、複刊元老代表,金牌讀者代表以及特邀嘉賓共聚一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傳承重要講話精神,暢談與焦作日報共同成長進步的互動故事,進一步增強焦作報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備戰、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組長董永紅出席座談會。

    昨天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焦作日報報史館正式開館,向公眾開放。這一天,焦作報人向一座城市深情致敬,深情講述一張報紙和這座城市的互動關聯故事。

    1957年7月2日,新生的焦作才剛剛一歲,《焦作日報》就誕生了。60年代初國家經濟困難,焦作日報停刊,1983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焦作日報複刊。

    40年來,焦作早已由礦區小城發展成為區域中心,早已完成資源枯竭型城市向綠色發展轉型。

    40年來,《焦作日報》與焦作這座城市同在,與這座城市的人民同在,在服務城市、服務人民中堅定著自己的信念,體現著自己的價值。

    40年來,焦作日報社從創刊時的幾間簡易平房來到現在的政務核心辦公區,告別鉛與火,走過光與電,迎來雲與網。媒體形態從一張小報到融媒體矩陣,經營體製從吃“皇糧”到交“國稅”,人事製度從大鍋飯到績效考核,辦報質量從四連冠到零差錯。

    撫今追昔,回望來路。如今,焦作日報媒體融合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雙活,焦作日報全媒體矩陣穩居河南第一方陣,“焦報”品牌獲得了更加廣泛更加長遠的認可。

    對《焦作日報》複刊40年,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備戰如此評價: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的40年,是深入踐行權威、主流、親民、服務辦報理念的40年,是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同行的40年,是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40年,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長期以來,焦作日報穩居全省媒體第一方陣,曾連續8年4屆奪得全省報業編校質量之冠,在全省率先創下零差錯紀錄,2022年實現本行業全國最高水平專業獎項零的突破,榮獲第32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成績可喜、貢獻突出,值得回憶、值得總結、值得珍惜、值得發揚光大。

    人生四十正青春,踔厲奮發正當時。李備戰希望報社全體新聞工作者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立場、堅守初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拚搏競進、奮發有為,把《焦作日報》辦得更好,為堅定兩個依靠、勇闖焦作高質量發展新路凝聚強大力量,作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上,為創刊複刊時期到焦作日報社工作的老同誌頒發了紀念杯。具有焦作文創特色的絞胎瓷材質紀念杯上鐫刻著“青春歲月黨報情”七個秀麗的行楷字,以此向他們為焦報成長付出的青春歲月致敬。複刊元老張國柱說:“我在報史館看到一張老照片,那是30年前焦作日報複刊10周年時拍的,那時候我還是一頭秀發,我很感慨,當初的秀發去哪了?然而更令我感慨和自豪的是,焦作日報優良傳統代代傳承、人才輩出。”

    開門辦報、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是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一直是焦作日報秉持的辦報理念。“政治立報、特色興報、精品強報”是焦作日報長期堅持的發展方針。全媒體時代的“開門辦報”是實現由“平麵媒體”到“立體媒體”“沉浸式媒體”升級的必由之路,讓受眾走進媒體,參與內容創作與傳播,成為新聞產品生產過程的重要一環。為此每到焦作日報發展的重要節點,都會有一批“金牌讀者”應運而生,截至目前已評選出五屆“金牌讀者”。座談會上,金牌讀者代表、焦作師專黨委原書記張丙辰和農業銀行河南分行幹部張飛躍分別表達了與焦作日報的深情厚誼。兩位金牌讀者代表感慨,他們的個人成長和工作成就,離不開焦作日報的大力支持,在工作中的合作也非常受益,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特邀嘉賓、焦作市作家協會主席暗香說:“焦作日報伴隨著我文學夢的整個成長過程。”

    焦作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高級記者趙耀東說:“我與焦作日報同呼吸、共命運,焦作日報給我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一字字、一句句,情深深、意切切。焦作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愛軍感動地說:“焦作日報的成績大家讚了,焦作日報的不易大家懂了,我們全體員工所有的付出值了。”

    王愛軍代表焦作日報社黨委向大家深情致謝。他說:一路走來,唯有感謝!感謝上級領導機關的關懷和支持,感謝上級業務管理部門的重視和指導,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愛,感謝全體報社員工的忠誠和擔當,感謝一代又一代焦作報人的奉獻和積澱。

    征途漫漫,來路長長。

    王愛軍最後深情表示:文化傳承、任重道遠。我們有個夢想,創造條件及早完成焦作日報創刊以來所有曆史版麵數字化這項黨媒資政、文化傳承工程,我們的努力,永不停步、永無止境!

    青年記者代表、時政新聞采訪部記者焦嬌發言,她表示要深深紮於人民群眾實踐的土壤之中,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堅持“記者走基層”活動,寫出受讀者喜愛的優秀作品。

    記者 張 蕊 孫 茜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