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3年專題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正文
 
     

    2023年專題

    綻放數字之美 共赴數字之約——寫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
    更新時間:2023-4-27 10:52:51    來源:新華社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作為我國信息化政策發布平台、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展示平台、數字領域理論實踐交流平台、數字中國建設合作平台,這場盛會將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分享發展經驗,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小標題)數字讓生活更美好

      刷臉支付、手機辦稅、在線會議、雲遊博物館……如今,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務工作,數字技術深刻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麵麵。

      順應信息時代浪潮,適應人民新期待,進入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新成就,數字技術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數字基礎設施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64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超過1793萬個,移動物聯網用戶達19.84億戶,“物”連接數占比提升至53.8%,萬物互聯基礎穩步夯實。

      “互聯網+”深度融入教育、養老、扶貧等多個領域,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100%,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水平及特殊群體的無障礙普及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助力彌合數字鴻溝。

      “掌上辦”“指尖辦”成為政務服務標配、“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積極成效,各地不斷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從“線下跑”“分頭辦”向“網上辦”“協同辦”轉變,以數字化推進治理現代化。

      分享經濟、智慧出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小標題)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紡織業重要集群地福建長樂,借力數字技術和工業互聯網,當地紡織企業加快創新驅動轉型步伐。

      “恒申前紡車間每天要檢測2.2萬粒到2.5萬粒絲餅,如今通過工業相機+AI算法,實現產品線上檢測,和以前人工質檢相比,檢測效率大幅提高。”恒申集團化纖板塊信息部總監肖衛民說。

      數字賦能,天地更寬。乘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東風,數字經濟加快了福建傳統產業創新節奏,拓寬了實體經濟發展空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福建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2.6萬億元,對全省經濟總量貢獻度接近一半,網絡零售額居全國前列。

      潮起東南,聯動全國。“數字福建”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是我國數字技術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達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10.8萬億元;行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工業互聯網全麵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7.2%,創曆史新高,數字技術正描繪著全新的時代圖景。

      (小標題)數字中國建設聚力前行

      閩江之畔,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會場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猶如展翅鴻鵠,迎接八方來客。

      回望2018年春天,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啟幕,如今已走過五年。

      累計發布近百份國家級重大政策和重要報告;近1500家單位參展,一大批數字新技術新產品在峰會首發,首展率超過50%;舉辦近150場論壇研討會,1300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開展上百場對接洽談活動,近2000個數字經濟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金額超過1.3萬億元……五年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不斷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澎湃動力,華夏大地煥發出新時代多彩數字之美。

      因數字而變,因數字而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放眼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智能製造不斷提速,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動……一幅欣欣向榮的數字中國發展新圖景徐徐展開。

    (記者王思北、董建國)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綻放數字之美 共赴數字之約——寫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
    2023-4-27 10:52:51    來源:新華社

      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

      作為我國信息化政策發布平台、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展示平台、數字領域理論實踐交流平台、數字中國建設合作平台,這場盛會將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分享發展經驗,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小標題)數字讓生活更美好

      刷臉支付、手機辦稅、在線會議、雲遊博物館……如今,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務工作,數字技術深刻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麵麵。

      順應信息時代浪潮,適應人民新期待,進入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新成就,數字技術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數字基礎設施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64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超過1793萬個,移動物聯網用戶達19.84億戶,“物”連接數占比提升至53.8%,萬物互聯基礎穩步夯實。

      “互聯網+”深度融入教育、養老、扶貧等多個領域,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100%,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水平及特殊群體的無障礙普及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助力彌合數字鴻溝。

      “掌上辦”“指尖辦”成為政務服務標配、“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積極成效,各地不斷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從“線下跑”“分頭辦”向“網上辦”“協同辦”轉變,以數字化推進治理現代化。

      分享經濟、智慧出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小標題)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紡織業重要集群地福建長樂,借力數字技術和工業互聯網,當地紡織企業加快創新驅動轉型步伐。

      “恒申前紡車間每天要檢測2.2萬粒到2.5萬粒絲餅,如今通過工業相機+AI算法,實現產品線上檢測,和以前人工質檢相比,檢測效率大幅提高。”恒申集團化纖板塊信息部總監肖衛民說。

      數字賦能,天地更寬。乘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東風,數字經濟加快了福建傳統產業創新節奏,拓寬了實體經濟發展空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福建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2.6萬億元,對全省經濟總量貢獻度接近一半,網絡零售額居全國前列。

      潮起東南,聯動全國。“數字福建”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是我國數字技術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達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10.8萬億元;行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工業互聯網全麵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7.2%,創曆史新高,數字技術正描繪著全新的時代圖景。

      (小標題)數字中國建設聚力前行

      閩江之畔,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會場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猶如展翅鴻鵠,迎接八方來客。

      回望2018年春天,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啟幕,如今已走過五年。

      累計發布近百份國家級重大政策和重要報告;近1500家單位參展,一大批數字新技術新產品在峰會首發,首展率超過50%;舉辦近150場論壇研討會,1300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開展上百場對接洽談活動,近2000個數字經濟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金額超過1.3萬億元……五年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不斷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澎湃動力,華夏大地煥發出新時代多彩數字之美。

      因數字而變,因數字而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放眼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智能製造不斷提速,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動……一幅欣欣向榮的數字中國發展新圖景徐徐展開。

    (記者王思北、董建國)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