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2年專題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 正文

2022年專題

習近平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強調 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 奮力譜寫東北全麵振興新篇章
更新時間:2023-9-11 11:02:44    來源:焦作日報



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下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麵振興,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麵振興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先後發言,就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彙報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

  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2018年9月在沈陽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以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在推動東北振興方麵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產業安全基礎不斷鞏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斷強化,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築牢,國防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改革開放呈現新氣象。

  習近平指出,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當前,推動東北全麵振興麵臨新的重大機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於東北把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

  習近平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推動東北全麵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要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傳統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培育產業園區,加強對口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利用,依托東北的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生物、大數據等新興特色產業,發展冰雪經濟和海洋經濟。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更多麵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種所有製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麵。

  習近平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範圍,配套實施河湖連通、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踐行大食物觀,合理開發利用東北各類資源,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多業並舉的產業體係,把農業建成大產業。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習近平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要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加強與東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聯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要係統布局建設東北現代基礎設施體係,加快論證和建設油氣管道、高鐵網和鐵路網、新型電網和電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動通信和數據網,加強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促進東北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提高口岸通關能力和便利化程度。

  習近平指出,要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麵振興。要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保持適度生育率和人口規模。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加大對東北高校辦學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別是年輕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優化創新產業環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加大人才振興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創業創新平台,支持東北留住人才、引進人才。加快邊境地區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建設,加強邊境村屯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努力留住現有人口,同時鼓勵發展邊境貿易、邊境旅遊和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支持在邊境城市新建職業教育院校,幫助縣城和小城鎮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實施更有力的護邊補助等支持政策。

  習近平強調,要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激發幹事創業熱情。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督促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清廉自守、廉潔從政、幹淨做事。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麵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黨員、幹部既要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主動排憂解難,又要堅守廉潔底線。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協調關係,加強誠信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要抓緊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加快中小型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強化金融監管機製,重塑健康金融環境。要加強東北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東南沿海地區幹部任職掛職和雙向交流,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高專業化素質。要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幹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製,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麵。

  習近平指出,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東北全麵振興的根本保證。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銜接聯動,落實好黨中央提出的目標要求和各項重點措施。深化理論學習,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增強信心、提振精神。大興調查研究,提高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科學謀劃工作、解決實際問題、抓好工作落實能力。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科學態度和務實精神開創發展新局麵。加強檢視整改,督促黨員、幹部正視和解決黨性黨風黨紀方麵的問題,以新風正氣振奮人民群眾發展信心。

  習近平最後強調,入汛以來,東北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黨中央已就抗洪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作出全麵部署。希望東北三省及內蒙古黨委和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抓好災後恢複重建各項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確保災區學生有學上,盡快恢複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要高度警惕秋汛,做好搶險救災各項準備,有備無患。

  丁薛祥在講話中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時代使命,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高地,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全麵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激發內生發展活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紮實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幹傑、何立峰、穆虹、薑信治出席座談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地方、有關企業負責同誌參加座談會。

(新華社 殷博古)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強調 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 奮力譜寫東北全麵振興新篇章
    2023-9-11 11:02:44    來源:焦作日報



    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下午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麵振興,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麵振興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先後發言,就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彙報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

      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2018年9月在沈陽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以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在推動東北振興方麵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產業安全基礎不斷鞏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斷強化,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築牢,國防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改革開放呈現新氣象。

      習近平指出,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當前,推動東北全麵振興麵臨新的重大機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於東北把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

      習近平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推動東北全麵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要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傳統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培育產業園區,加強對口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風光火核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加強生態資源保護利用,依托東北的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優勢,發展現代生物、大數據等新興特色產業,發展冰雪經濟和海洋經濟。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更多麵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種所有製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麵。

      習近平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範圍,配套實施河湖連通、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踐行大食物觀,合理開發利用東北各類資源,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多業並舉的產業體係,把農業建成大產業。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習近平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要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加強與東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聯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要係統布局建設東北現代基礎設施體係,加快論證和建設油氣管道、高鐵網和鐵路網、新型電網和電力外送通道、新一代移動通信和數據網,加強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促進東北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提高口岸通關能力和便利化程度。

      習近平指出,要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麵振興。要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保持適度生育率和人口規模。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加大對東北高校辦學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別是年輕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優化創新產業環境,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加大人才振興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創業創新平台,支持東北留住人才、引進人才。加快邊境地區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建設,加強邊境村屯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努力留住現有人口,同時鼓勵發展邊境貿易、邊境旅遊和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支持在邊境城市新建職業教育院校,幫助縣城和小城鎮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實施更有力的護邊補助等支持政策。

      習近平強調,要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激發幹事創業熱情。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督促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清廉自守、廉潔從政、幹淨做事。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麵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黨員、幹部既要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主動排憂解難,又要堅守廉潔底線。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協調關係,加強誠信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要抓緊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加快中小型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強化金融監管機製,重塑健康金融環境。要加強東北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東南沿海地區幹部任職掛職和雙向交流,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高專業化素質。要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幹部擔當作為激勵和保護機製,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麵。

      習近平指出,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東北全麵振興的根本保證。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題教育的銜接聯動,落實好黨中央提出的目標要求和各項重點措施。深化理論學習,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增強信心、提振精神。大興調查研究,提高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科學謀劃工作、解決實際問題、抓好工作落實能力。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科學態度和務實精神開創發展新局麵。加強檢視整改,督促黨員、幹部正視和解決黨性黨風黨紀方麵的問題,以新風正氣振奮人民群眾發展信心。

      習近平最後強調,入汛以來,東北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黨中央已就抗洪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作出全麵部署。希望東北三省及內蒙古黨委和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抓好災後恢複重建各項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確保災區學生有學上,盡快恢複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要高度警惕秋汛,做好搶險救災各項準備,有備無患。

      丁薛祥在講話中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時代使命,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東北全麵振興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高地,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全麵深化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激發內生發展活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紮實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幹傑、何立峰、穆虹、薑信治出席座談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地方、有關企業負責同誌參加座談會。

    (新華社 殷博古)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