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2年專題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新聞報道 > 正文

2022年專題

在企穩回升中蓄勢進位
——我市年中經濟觀察
更新時間:2022-7-29 8:57:04    來源:焦作日報

中流擊水,方顯英雄本色。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頭雁”集群集聚效應凸顯,以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新材料為代表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個百分點。

回首2022年上半年焦作經濟運行軌跡,一季度平穩開局,3月下旬以來受疫情多發散發和國際形勢等超預期因素衝擊,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等不來,靠不來,隻能拚出來,再奮楫。這不,焦作經濟“半年報”出爐了:今年前6個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136.5億元,同比增長3.2%,高於全省增速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高於全省增速0.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7%,高於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8.2億元,同比增長0.7%,高於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完成87.7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於全省增速8.0個百分點。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密集出台一攬子措施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全市經濟延續恢複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經濟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穩中向好、蓄勢進位態勢。

“高”的優勢突出。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全國。從全省看,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1、0.5、0.4、0.4、8.0個百分點。從全國看,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7、2.5、4.6、1.4、14.7個百分點,整體上扭轉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各項主要指標普遍低於全省、全國的被動局麵。

“進”的態勢穩健。我市主要經濟指標整體進入或接近全省“第二方陣”。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居全省第13、11、13、13、16位,明顯好於2020年(第18、18、17、18、17位),在2021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1~2月份的第15位逐月追趕,1~6月份(第11位)躋身“第二方陣”,主要經濟指標擺脫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整體位居全省後列的局麵。

“升”的趨勢凸顯。主要經濟指標觸底反彈,企穩回升。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從3月份開始,曆經2個月的持續下滑後,於5月探底,6月反彈回升,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比1~5月份提高0.1、0.4、3.3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比5月提高1.4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雙雙實現由負轉正,分別比5月份提高8.4、37.4個百分點。

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複雜局麵,我市搶抓政策機遇,將保供應和穩預期統籌謀劃,擴需求和強實體通盤考慮,穩大盤和增後勁有機結合,對衝了經濟下行壓力,扭轉了經濟下行趨勢,上半年全市經濟發展雖形有波動,但勢仍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邊際改善、恢複向好勢頭,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焦作貢獻。

農業形勢總體較好,夏糧再獲豐收。1~6月份,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全市夏糧總產量11.72億公斤,同比增長-0.17%,與去年基本持平;夏糧單產523.25公斤,同比增長0.33%。經濟作物穩步發展,1~6月份,焦作市本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69.1萬噸,同比增長4.6%;瓜果產量4.34噸,同比增長8.6%。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1~6月份,生豬出欄同比增長-2.2%,牛出欄同比增長2.8%,羊出欄同比增長11.9%。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千億集群增勢良好。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較全省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比5月份回升1.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7位,工業生產呈現升溫趨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增加值增速實現正增長,增長麵達62.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比2.6%),本月增長318.6%,拉動全市增長2.0%;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占比5.7%)本月增長44.2%,拉動全市增長2.0%。

服務業加速恢複,交通運輸業明顯回暖。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提速進位。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高於一季度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比一季度(第14位)前移4個位次。規模以上服務業降幅收窄。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降幅(-14.5%)比1~4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文旅業加力複蘇。全市組織雲台山等景區開展“免門票、促銷費”、短視頻推廣等營銷活動,麵向全國發放100萬元文旅消費券,推出多個主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上半年全市共接待遊客491.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5.5億元。

“三駕馬車”同向發力,對外貿易勢頭強勁。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穩經濟大盤的主抓手,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發展動能不斷提升。

1~6月份,全市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1%、3.9%;在建項目83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45個;工業投資拉動作用突出,總量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為42.5%,同比增長21.9%,拉動全市增長8.4個百分點,是全市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的主引擎;民間投資穩步增長,1~6月份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2%,占全市固定投資的比重為71.5%,比1~5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持續恢複。隨著疫情改善後複商複市的穩步開展,以及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我市消費品市場加快複蘇。6月份,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16.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

對外貿易表現活躍。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3億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長38.4%,高出全省增速30.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出口值82.5億元,同比增長52.6%,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進口值達20.5億元,同比增長0.7%。

看質量效益,財稅結構持續優化,重點領域發展向。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7億元,同比增長4.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8.9%;稅收收入完成57.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7%,高於全省增速0.9個百分點;1~5月份,全市915家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5%,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5位;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4%,高於全省6.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5位。

看動能轉換,新動能加速集聚,市場活力持續激發。1~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增43家,同比多增23家;新入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5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25個,且呈逐月遞增的良好態勢;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4%,高於全市平均增速51.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3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3%,高於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6.3個百分點;以消費升級為代表的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0.4%,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72.7%。

看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市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27.0%,同比增長23.2%,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5個百分點;全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0.5%、8.3%,占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重為7.5%、22.7%,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2.2個、4.8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總量448.3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0.5個百分點;1~5月份,我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1.9個百分點。

看民生,基本保障有效有力。民生支出步伐加快。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農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別增長57.5%、57.1%、54.4%、15.7%。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0%;衛生、社會工作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52.3%,223.1%,高於全市平均增速141.6個、212.4個百分點。

不畏浮雲遮望眼。觀察焦作經濟要看全局,準確看待短期數據升降之“形”,準確把握經濟長期向好之“勢”,方能察形辨勢、撥雲見日。風物長宜放眼量。觀察焦作經濟須辨大勢,認清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的基本麵,方能明晰方向,堅定信心。

——抓牢經濟恢複窗口期。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住當前經濟恢複的關鍵窗口期,紮實做好穩定生產、擴大內需、助企紓困、提振預期等工作,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築牢經濟恢複向好基礎,推動“速”的穩定增長和“位”的穩步前移。

——強化經濟運行調度。嚴格落實“1+10+N”目標任務考核機製,牢牢把握三季度關鍵期,強化主要經濟指標、重點行業和支撐指標的運行態勢監測,圍繞“強項指標保態勢、弱項指標提位次、支撐指標強協調”目標,持續加強研判調度,及時研究采取針對性政策措施,努力擴增量、優存量、控減量、防變量,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擴大“萬人助萬企”成果,切實抓好市場主體紓困解難30條、金融支持10條等各項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優化政策措施,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強“白名單”管理,及時補充更新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保障交通物流暢通,強化金融服務保障,幫助企業打通堵點、降本減負、穩產穩崗。全麵落實好“添翼計劃”,引導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升規入統,有效發揮新入庫企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樹牢“項目為王”導向,搶抓三季度項目建設黃金期,聚焦“三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四化”改造、災後重建等項目,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機製作用,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強化土地、資金、能耗等項目建設要素保障,規範票據管理,掀起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高潮。

——加快促進消費回暖。發揮消費在經濟循環中的牽引帶動作用,用好消費券、消費補貼等政策措施;聚焦汽車、汽(柴)油、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加大補貼發放力度。加大消費供給,打造消費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推動服務消費加快回補。製定並落實好保就業促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增進消費和穩就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消費持續加速回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焦作高質量發展進入關鍵節點。如今,我市正抓住一個個曆史機遇創出未來,扭住一個個重大節點拚出新機,為河南經濟巨輪行穩致遠貢獻焦作力量。

                           (記者 孫國利  通訊員 吳 蔚)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在企穩回升中蓄勢進位
    ——我市年中經濟觀察
    2022-7-29 8:57:04    來源:焦作日報

    中流擊水,方顯英雄本色。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頭雁”集群集聚效應凸顯,以高端裝備、綠色食品、新材料為代表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個百分點。

    回首2022年上半年焦作經濟運行軌跡,一季度平穩開局,3月下旬以來受疫情多發散發和國際形勢等超預期因素衝擊,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等不來,靠不來,隻能拚出來,再奮楫。這不,焦作經濟“半年報”出爐了:今年前6個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136.5億元,同比增長3.2%,高於全省增速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高於全省增速0.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7%,高於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8.2億元,同比增長0.7%,高於全省增速0.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完成87.7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於全省增速8.0個百分點。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密集出台一攬子措施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全市經濟延續恢複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經濟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穩中向好、蓄勢進位態勢。

    “高”的優勢突出。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全國。從全省看,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1、0.5、0.4、0.4、8.0個百分點。從全國看,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7、2.5、4.6、1.4、14.7個百分點,整體上扭轉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各項主要指標普遍低於全省、全國的被動局麵。

    “進”的態勢穩健。我市主要經濟指標整體進入或接近全省“第二方陣”。1~6月份地區生產總值增速(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居全省第13、11、13、13、16位,明顯好於2020年(第18、18、17、18、17位),在2021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1~2月份的第15位逐月追趕,1~6月份(第11位)躋身“第二方陣”,主要經濟指標擺脫了2020年三季度以來整體位居全省後列的局麵。

    “升”的趨勢凸顯。主要經濟指標觸底反彈,企穩回升。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從3月份開始,曆經2個月的持續下滑後,於5月探底,6月反彈回升,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比1~5月份提高0.1、0.4、3.3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比5月提高1.4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雙雙實現由負轉正,分別比5月份提高8.4、37.4個百分點。

    麵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複雜局麵,我市搶抓政策機遇,將保供應和穩預期統籌謀劃,擴需求和強實體通盤考慮,穩大盤和增後勁有機結合,對衝了經濟下行壓力,扭轉了經濟下行趨勢,上半年全市經濟發展雖形有波動,但勢仍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邊際改善、恢複向好勢頭,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焦作貢獻。

    農業形勢總體較好,夏糧再獲豐收。1~6月份,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全市夏糧總產量11.72億公斤,同比增長-0.17%,與去年基本持平;夏糧單產523.25公斤,同比增長0.33%。經濟作物穩步發展,1~6月份,焦作市本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69.1萬噸,同比增長4.6%;瓜果產量4.34噸,同比增長8.6%。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1~6月份,生豬出欄同比增長-2.2%,牛出欄同比增長2.8%,羊出欄同比增長11.9%。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千億集群增勢良好。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較全省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比5月份回升1.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7位,工業生產呈現升溫趨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23個行業增加值增速實現正增長,增長麵達62.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比2.6%),本月增長318.6%,拉動全市增長2.0%;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占比5.7%)本月增長44.2%,拉動全市增長2.0%。

    服務業加速恢複,交通運輸業明顯回暖。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提速進位。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高於一季度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比一季度(第14位)前移4個位次。規模以上服務業降幅收窄。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降幅(-14.5%)比1~4月份收窄2.3個百分點。文旅業加力複蘇。全市組織雲台山等景區開展“免門票、促銷費”、短視頻推廣等營銷活動,麵向全國發放100萬元文旅消費券,推出多個主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上半年全市共接待遊客491.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5.5億元。

    “三駕馬車”同向發力,對外貿易勢頭強勁。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穩經濟大盤的主抓手,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發展動能不斷提升。

    1~6月份,全市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1%、3.9%;在建項目83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45個;工業投資拉動作用突出,總量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為42.5%,同比增長21.9%,拉動全市增長8.4個百分點,是全市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的主引擎;民間投資穩步增長,1~6月份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2%,占全市固定投資的比重為71.5%,比1~5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持續恢複。隨著疫情改善後複商複市的穩步開展,以及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我市消費品市場加快複蘇。6月份,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16.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

    對外貿易表現活躍。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3億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長38.4%,高出全省增速30.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出口值82.5億元,同比增長52.6%,總量、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進口值達20.5億元,同比增長0.7%。

    看質量效益,財稅結構持續優化,重點領域發展向。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7億元,同比增長4.5%,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8.9%;稅收收入完成57.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7%,高於全省增速0.9個百分點;1~5月份,全市915家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5%,高於全省4.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5位;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4%,高於全省6.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5位。

    看動能轉換,新動能加速集聚,市場活力持續激發。1~6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增43家,同比多增23家;新入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5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25個,且呈逐月遞增的良好態勢;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4%,高於全市平均增速51.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3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5.3%,高於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6.3個百分點;以消費升級為代表的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0.4%,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72.7%。

    看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市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27.0%,同比增長23.2%,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5個百分點;全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0.5%、8.3%,占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重為7.5%、22.7%,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2.2個、4.8個百分點;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總量448.3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0.5個百分點;1~5月份,我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1.9個百分點。

    看民生,基本保障有效有力。民生支出步伐加快。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農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別增長57.5%、57.1%、54.4%、15.7%。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0%;衛生、社會工作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52.3%,223.1%,高於全市平均增速141.6個、212.4個百分點。

    不畏浮雲遮望眼。觀察焦作經濟要看全局,準確看待短期數據升降之“形”,準確把握經濟長期向好之“勢”,方能察形辨勢、撥雲見日。風物長宜放眼量。觀察焦作經濟須辨大勢,認清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的基本麵,方能明晰方向,堅定信心。

    ——抓牢經濟恢複窗口期。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住當前經濟恢複的關鍵窗口期,紮實做好穩定生產、擴大內需、助企紓困、提振預期等工作,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築牢經濟恢複向好基礎,推動“速”的穩定增長和“位”的穩步前移。

    ——強化經濟運行調度。嚴格落實“1+10+N”目標任務考核機製,牢牢把握三季度關鍵期,強化主要經濟指標、重點行業和支撐指標的運行態勢監測,圍繞“強項指標保態勢、弱項指標提位次、支撐指標強協調”目標,持續加強研判調度,及時研究采取針對性政策措施,努力擴增量、優存量、控減量、防變量,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擴大“萬人助萬企”成果,切實抓好市場主體紓困解難30條、金融支持10條等各項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優化政策措施,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強“白名單”管理,及時補充更新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保障交通物流暢通,強化金融服務保障,幫助企業打通堵點、降本減負、穩產穩崗。全麵落實好“添翼計劃”,引導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升規入統,有效發揮新入庫企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樹牢“項目為王”導向,搶抓三季度項目建設黃金期,聚焦“三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四化”改造、災後重建等項目,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機製作用,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強化土地、資金、能耗等項目建設要素保障,規範票據管理,掀起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高潮。

    ——加快促進消費回暖。發揮消費在經濟循環中的牽引帶動作用,用好消費券、消費補貼等政策措施;聚焦汽車、汽(柴)油、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加大補貼發放力度。加大消費供給,打造消費新場景,拓展消費新空間,推動服務消費加快回補。製定並落實好保就業促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增進消費和穩就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消費持續加速回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焦作高質量發展進入關鍵節點。如今,我市正抓住一個個曆史機遇創出未來,扭住一個個重大節點拚出新機,為河南經濟巨輪行穩致遠貢獻焦作力量。

                               (記者 孫國利  通訊員 吳 蔚)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