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果蔬種植孕育產業發展新生、小小庭院化身致富新景、土地流轉探索村集體經濟新路……溫縣嶽村街道因地製宜,聚焦土地資源、產業項目、經營模式三大集體經濟發展要素,將主動權交給村集體,探索適合各村的發展模式,拓寬農戶增收致富渠道,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以果蔬種植帶動項目經濟,串起增收新鏈條。
我們依托優質資源,打造綠色產業基地,加上科技助力提質增效,大棚經濟成為村民的聚寶盆。”昨日,該街道牛窪村黨支部書記牛立臣告訴記者,該村結合自身優勢,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盤活土地資源,建起8座標準溫室大棚,從發展草莓、葡萄大棚種植開始,推動果蔬經濟發展,串起致富產業鏈。
去年9月,該村種植的葡萄首次掛果,畝產就達1500公斤,當年為村集體創收15萬餘元。嚐到甜頭的牛窪村鼓足幹勁,再次擴建產業項目,種植了10畝黃瓜。
“精心管理的大棚黃瓜,采摘期可持續150天,一年畝產1.5萬公斤。我們還與鄭州等地的果蔬批發市場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確保銷售渠道暢通,去年初次種植就實現75萬元收入。”牛立臣介紹。
桃花淺深處,平野黃花香。步入該街道呂村的花海,金黃色的油菜花和粉色的桃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我們村夏天有油菜,冬天有冬桃,村集體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呂村村兩委幹部原紅霞頗感自豪。她告訴記者,為擴大集體經濟收益,該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種植油菜50畝、冬桃30畝,去年產菜籽油1100公斤、冬桃1.5萬公斤,增加集體收入12萬元。
以山藥加工帶動庭院經濟,聚成致富新前景。
趙郭作村是溫縣鐵棍山藥原種保留村,80%村民種植鐵棍山藥,在外承包土地的種植戶共種植山藥1500畝。該村按照“1+1”發展模式,以黨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運用“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打造鄉村庭院經濟新出路。
該村兩委帶領村民整治環境、盤活資源,並配備冷庫、烘幹機等設備進行山藥精加工,增加山藥產品附加值,促使庭院經濟逐漸變強。目前,趙郭作村庭院經濟年產值100萬餘元,婦女、老年人月均務工收入1700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
韓郭作村是河南省鐵棍山藥專業種植“一村一品”示範村,全村99%的農戶加入了山藥合作社。目前,該村有山藥合作社119個、電商30餘家,年產值過億元,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和增收,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3000元增至現在的43785元。
以土地流轉帶動集體經濟,鋪就發展新出路。
裴昌廟村人口不足300人,2022年村集體收入僅3000元,人少、地少、產業少,是名副其實的“小荒村”。為壯大集體經濟,該村兩委通過土地流轉與企業合作,除土地流轉金外,每畝地還收取150元管理費,實現村集體統一流轉、統一管理。去年,該村土地流轉增收2.7萬元。村集體還組織跨村合作手工產品包裝,又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
截至去年年底,嶽村街道村集體經濟超100萬元的村莊1個、80萬元以上2個、50萬元以上8個、20萬元以上9個。該街道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在政策驅動、資本撬動、能人帶動上下功夫,先後建立韓郭作山藥片區、萬熙農貿市場等多個產業項目。
(記者王愛紅 通訊員王擇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果蔬種植孕育產業發展新生、小小庭院化身致富新景、土地流轉探索村集體經濟新路……溫縣嶽村街道因地製宜,聚焦土地資源、產業項目、經營模式三大集體經濟發展要素,將主動權交給村集體,探索適合各村的發展模式,拓寬農戶增收致富渠道,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以果蔬種植帶動項目經濟,串起增收新鏈條。
我們依托優質資源,打造綠色產業基地,加上科技助力提質增效,大棚經濟成為村民的聚寶盆。”昨日,該街道牛窪村黨支部書記牛立臣告訴記者,該村結合自身優勢,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盤活土地資源,建起8座標準溫室大棚,從發展草莓、葡萄大棚種植開始,推動果蔬經濟發展,串起致富產業鏈。
去年9月,該村種植的葡萄首次掛果,畝產就達1500公斤,當年為村集體創收15萬餘元。嚐到甜頭的牛窪村鼓足幹勁,再次擴建產業項目,種植了10畝黃瓜。
“精心管理的大棚黃瓜,采摘期可持續150天,一年畝產1.5萬公斤。我們還與鄭州等地的果蔬批發市場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確保銷售渠道暢通,去年初次種植就實現75萬元收入。”牛立臣介紹。
桃花淺深處,平野黃花香。步入該街道呂村的花海,金黃色的油菜花和粉色的桃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我們村夏天有油菜,冬天有冬桃,村集體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呂村村兩委幹部原紅霞頗感自豪。她告訴記者,為擴大集體經濟收益,該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種植油菜50畝、冬桃30畝,去年產菜籽油1100公斤、冬桃1.5萬公斤,增加集體收入12萬元。
以山藥加工帶動庭院經濟,聚成致富新前景。
趙郭作村是溫縣鐵棍山藥原種保留村,80%村民種植鐵棍山藥,在外承包土地的種植戶共種植山藥1500畝。該村按照“1+1”發展模式,以黨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運用“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打造鄉村庭院經濟新出路。
該村兩委帶領村民整治環境、盤活資源,並配備冷庫、烘幹機等設備進行山藥精加工,增加山藥產品附加值,促使庭院經濟逐漸變強。目前,趙郭作村庭院經濟年產值100萬餘元,婦女、老年人月均務工收入1700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
韓郭作村是河南省鐵棍山藥專業種植“一村一品”示範村,全村99%的農戶加入了山藥合作社。目前,該村有山藥合作社119個、電商30餘家,年產值過億元,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和增收,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3000元增至現在的43785元。
以土地流轉帶動集體經濟,鋪就發展新出路。
裴昌廟村人口不足300人,2022年村集體收入僅3000元,人少、地少、產業少,是名副其實的“小荒村”。為壯大集體經濟,該村兩委通過土地流轉與企業合作,除土地流轉金外,每畝地還收取150元管理費,實現村集體統一流轉、統一管理。去年,該村土地流轉增收2.7萬元。村集體還組織跨村合作手工產品包裝,又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
截至去年年底,嶽村街道村集體經濟超100萬元的村莊1個、80萬元以上2個、50萬元以上8個、20萬元以上9個。該街道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在政策驅動、資本撬動、能人帶動上下功夫,先後建立韓郭作山藥片區、萬熙農貿市場等多個產業項目。
(記者王愛紅 通訊員王擇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