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巾幗銀發誌願者吳愛香
2022年專題
在我市山陽區藝新街道“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銀發誌願者堅持黨建引領,堅守初心使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他們熱心公益事業,聚焦聯係群眾過程中存在的民生問題,將人民信訪矛盾化解融入社會治理大局。這個銀發誌願者群體中擅長調解矛盾糾紛、幫扶未成年人的代表人物,就是67歲的吳愛香。
退休前,吳愛香在我市商業係統一家企業工會工作,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2019年,她申請加入“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巾幗銀發誌願者團隊,開始參與幫扶罪錯未成年人,幫助人民群眾調解各種矛盾糾紛。這些年來,吳愛香在調解、幫扶案例中總結經驗,讓幫扶對象從中受益,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獨特工作法 溫情暖人心
2019年,山陽區檢察院“冬香好媽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站掛牌,吳愛香和其他幾位老黨員誌願者聯合起來,參與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臨界預防幫教、被害人心理疏導等事項。
工作中,吳愛香總結出“四四八”工作法。即:“四用”,用心、用情、用力、用法;“四精”,精心、精細、精致、精準;“八位一體”則是以市級以上最美家庭的老黨員參與、檢察官監督、愛心企業關護、社工師帶教、法律工作者普法、心理谘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介入、監護人輔助這樣的方式配合幫扶。
小廖(化名)就是吳愛香幫扶的青年之一。他們之間,有一個持續近兩年的幫扶故事。小廖是當地檢察院移交到工作站的青年,因為盜竊,需要接受教育幫扶。吳愛香先了解小廖盜竊的原因及其家庭情況,找到對其進行幫扶教育的切入點。吳愛香與其家長見麵後,得知因為小廖年紀輕輕不好好找工作卻去盜竊,家人對其充滿了怨恨。
吳愛香一次次對小廖家人進行開導,使他們成為小廖重拾生活信心的主要力量。同時,她又為小廖量身定製了幫扶計劃。幫扶計劃涉及學習、生活和心理輔導等多個方麵,內容則包括技術學習、鍛煉身體、日常言行管理等多種內容。列了這個計劃之後,吳愛香想盡辦法與小廖多接觸、多見麵、多溝通,以此監督、鼓勵其改變,幫助其進步。吳愛香用真情溫暖著小廖的心,果然,她的心血沒有白費,小廖漸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如今的小廖懷揣著滿滿的正能量,願意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近年來,小廖多次主動走出家門,當起了誌願者。“在我走了彎路時,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尤其是吳阿姨,她的悉心教導讓我感到社會並沒有放棄我。我也要像吳阿姨一樣,多為社會作貢獻。”小廖說這些話時,眼睛裏充滿了對明天的希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吳愛香和誌願者通過持續不斷開展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臨界預防幫教、被害人心理疏導、大手拉小手等幫扶活動,共教育、感化、挽救十餘名罪錯未成年人。“真情暖心,迷途知返。很多不小心犯錯的年輕人需要幫扶,如果在我們的幫助下,他們能走上正確的道路,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是有意義的。在這項工作中,吳愛香就是我們工作站的代表。”“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書記張冬香如是說。
調解工作室 我長期在崗
2021年6月,“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又在山陽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設立了調解工作室,吳愛香與數十名銀發誌願者輪流值班,踐行著“人民調解為人民”的服務理念,熱情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群眾解憂。自調解工作室設立以來,吳愛香和誌願者累計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200起,其中包括家事矛盾60多起、其他各類糾紛130多起,解決了人民群眾的不少煩心事。
訴前調解工作是一門學問,吳愛香和其他誌願者一起,長期在崗,為有需求的人民群眾提供援助。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吳愛香習慣隨身帶個小筆記本,上麵簡單記錄著工作日程,還記錄了當天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涵蓋法律知識、典型案例調解技巧等多個方麵。針對常見多發的離婚、繼承、撫養、贍養四類案件,她和誌願者總結出“冷卻降溫法”“換位思考法”“雙方互誇法”等諸多調解技巧,為各種矛盾糾紛最終化解奠定了良好基礎。很多求助者來時怒目相對,走時已握手言和。
不久前的一天,市民楊女士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來到“冬香好媽媽”工作站求助。接到求助後,吳愛香與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後來,吳愛香和法律工作者一起通過取證、問詢之後,又找到和楊女士產生糾紛的租戶,對這位租戶講法、講情、講理,吳愛香人性化的調解,使這起糾紛最終得到妥善解決。看到雙方握手言和,吳愛香忘記了數日來的疲倦,欣慰地笑了。
為什麼退休了還要堅守崗位奉獻餘熱?吳愛香說:“人的身體可以變老,但精神永遠要健康向上。退休是新的人生階段,應該為社會作點貢獻。生命的價值是以奉獻來衡量的,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的心,退休的生活更有意義。”
如今做幫扶工作、做調解工作難度都很大,不光需要有敏捷的思維,還要有專業的知識。吳愛香不僅向書本學習,向身邊的專業法律工作者學習,還通過參加當地法院等機關舉辦的人民調解員講座來增長專業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幫助別人。群眾送來的一封封感謝信和一麵麵錦旗,都是吳愛香真情付出的明證。
上圖 吳愛香(右)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
(記者 梁智玲)
本報記者 梁智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我市山陽區藝新街道“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銀發誌願者堅持黨建引領,堅守初心使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他們熱心公益事業,聚焦聯係群眾過程中存在的民生問題,將人民信訪矛盾化解融入社會治理大局。這個銀發誌願者群體中擅長調解矛盾糾紛、幫扶未成年人的代表人物,就是67歲的吳愛香。
退休前,吳愛香在我市商業係統一家企業工會工作,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2019年,她申請加入“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巾幗銀發誌願者團隊,開始參與幫扶罪錯未成年人,幫助人民群眾調解各種矛盾糾紛。這些年來,吳愛香在調解、幫扶案例中總結經驗,讓幫扶對象從中受益,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獨特工作法 溫情暖人心
2019年,山陽區檢察院“冬香好媽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站掛牌,吳愛香和其他幾位老黨員誌願者聯合起來,參與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臨界預防幫教、被害人心理疏導等事項。
工作中,吳愛香總結出“四四八”工作法。即:“四用”,用心、用情、用力、用法;“四精”,精心、精細、精致、精準;“八位一體”則是以市級以上最美家庭的老黨員參與、檢察官監督、愛心企業關護、社工師帶教、法律工作者普法、心理谘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介入、監護人輔助這樣的方式配合幫扶。
小廖(化名)就是吳愛香幫扶的青年之一。他們之間,有一個持續近兩年的幫扶故事。小廖是當地檢察院移交到工作站的青年,因為盜竊,需要接受教育幫扶。吳愛香先了解小廖盜竊的原因及其家庭情況,找到對其進行幫扶教育的切入點。吳愛香與其家長見麵後,得知因為小廖年紀輕輕不好好找工作卻去盜竊,家人對其充滿了怨恨。
吳愛香一次次對小廖家人進行開導,使他們成為小廖重拾生活信心的主要力量。同時,她又為小廖量身定製了幫扶計劃。幫扶計劃涉及學習、生活和心理輔導等多個方麵,內容則包括技術學習、鍛煉身體、日常言行管理等多種內容。列了這個計劃之後,吳愛香想盡辦法與小廖多接觸、多見麵、多溝通,以此監督、鼓勵其改變,幫助其進步。吳愛香用真情溫暖著小廖的心,果然,她的心血沒有白費,小廖漸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如今的小廖懷揣著滿滿的正能量,願意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近年來,小廖多次主動走出家門,當起了誌願者。“在我走了彎路時,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尤其是吳阿姨,她的悉心教導讓我感到社會並沒有放棄我。我也要像吳阿姨一樣,多為社會作貢獻。”小廖說這些話時,眼睛裏充滿了對明天的希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吳愛香和誌願者通過持續不斷開展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臨界預防幫教、被害人心理疏導、大手拉小手等幫扶活動,共教育、感化、挽救十餘名罪錯未成年人。“真情暖心,迷途知返。很多不小心犯錯的年輕人需要幫扶,如果在我們的幫助下,他們能走上正確的道路,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是有意義的。在這項工作中,吳愛香就是我們工作站的代表。”“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書記張冬香如是說。
調解工作室 我長期在崗
2021年6月,“冬香好媽媽”工作站又在山陽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設立了調解工作室,吳愛香與數十名銀發誌願者輪流值班,踐行著“人民調解為人民”的服務理念,熱情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群眾解憂。自調解工作室設立以來,吳愛香和誌願者累計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200起,其中包括家事矛盾60多起、其他各類糾紛130多起,解決了人民群眾的不少煩心事。
訴前調解工作是一門學問,吳愛香和其他誌願者一起,長期在崗,為有需求的人民群眾提供援助。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吳愛香習慣隨身帶個小筆記本,上麵簡單記錄著工作日程,還記錄了當天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涵蓋法律知識、典型案例調解技巧等多個方麵。針對常見多發的離婚、繼承、撫養、贍養四類案件,她和誌願者總結出“冷卻降溫法”“換位思考法”“雙方互誇法”等諸多調解技巧,為各種矛盾糾紛最終化解奠定了良好基礎。很多求助者來時怒目相對,走時已握手言和。
不久前的一天,市民楊女士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來到“冬香好媽媽”工作站求助。接到求助後,吳愛香與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後來,吳愛香和法律工作者一起通過取證、問詢之後,又找到和楊女士產生糾紛的租戶,對這位租戶講法、講情、講理,吳愛香人性化的調解,使這起糾紛最終得到妥善解決。看到雙方握手言和,吳愛香忘記了數日來的疲倦,欣慰地笑了。
為什麼退休了還要堅守崗位奉獻餘熱?吳愛香說:“人的身體可以變老,但精神永遠要健康向上。退休是新的人生階段,應該為社會作點貢獻。生命的價值是以奉獻來衡量的,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的心,退休的生活更有意義。”
如今做幫扶工作、做調解工作難度都很大,不光需要有敏捷的思維,還要有專業的知識。吳愛香不僅向書本學習,向身邊的專業法律工作者學習,還通過參加當地法院等機關舉辦的人民調解員講座來增長專業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幫助別人。群眾送來的一封封感謝信和一麵麵錦旗,都是吳愛香真情付出的明證。
上圖 吳愛香(右)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
(記者 梁智玲)
本報記者 梁智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