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中信銀行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中信銀行聯合中國國家地理舉辦“春日來信”藝術展,邀您共赴一場冬日裏的春暖花開
更新時間:2023-12-29 14:50:15    來源:中信銀行

  2023年12月29日,年末歲尾,中信銀行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打造的“春日來信”藝術展在北京西單更新場正式揭幕。本次展覽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為靈感,借助四個自然意象呈現萬物生生不息的狀態,為經濟周期之中的個體和集體注入複蘇活力,傳遞中信銀行以超越銀行金融價值的社會價值,履行國有金融企業擔當,以多層次、多樣化的跨界合作“澆築”經濟回穩向上的信心。

  “春日來信”藝術展揭幕儀式
  
  與此同時,中信銀行與人民網聯合推出的主題視頻《春日來信》,以一場冬日裏的春暖花開,在神州大地奏出美好未來交響樂,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同期,中信銀行信用卡的聯動展將落地深圳福田區Coco Park商場。此外,中信銀行還將聯動分支機構,在上海、南京、寧波、福州、濟南、鄭州、南寧、重慶、成都、西安十個城市設置打卡點,帶來更多互動體驗。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誌斌發表揭幕致辭

  在揭幕儀式上,中信銀行副行長謝誌斌表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是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也是一場傳遞溫暖和希望的精神之旅。在四封春日來信的背後,不僅是中信銀行人對自然和世界的獨特觀察與理解,也是中信銀行基於“讓財富有溫度”品牌主張,打造的更“接地氣”、更“有生氣”、更“聚人氣”的品牌活動,從而進一步助力人民群眾信心回升,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談及此次合作的背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表示,自然界裏周期現象普遍存在,晝夜交替,四季輪轉。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周期,給科學發展提供了很多啟示和智慧,而中信銀行所處的金融領域也有客觀存在的周期。本次展覽通過自然界中由冬至春的微妙變化,見微知著地展示了自然周期節律的力量,期待傳遞給人們希望和信心。

  循著春天的腳步,讓藝術潤澤人心

  作為具象化的表達方式,藝術作品不僅能夠傳遞社會和文化的信息,還能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美好與真誠,進而獲取思考的啟迪。本次展覽正是以“翠竹破土”“鬆鼠冬眠”“微雨識節”“春暖花開”四個現象為切口,講述自然周期變化規律,對話不同階段的人群:鼓勵人們像春竹一樣,沉住氣向下紮;像鬆鼠一樣,遇困境藏實力;像春雨一樣,識時節而後動;像望春花一樣,機會前先人一步,知春意敢爭先。

  “春日來信”藝術展現場

  中信銀行自2022年品牌煥新後,持續圍繞“讓財富有溫度”的品牌主張,深化在文化、音樂、體育等領域的跨界合作,賦予金融服務以更豐富的內涵。“春日來信”藝術展不僅是中信銀行探索金融+文化服務融合發展的一次新嚐試,也是中信銀行和中國國家地理的首次品牌級合作,雙方將基於各自的資源優勢,借助文化和藝術的力量傳遞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踏著時代的浪湧,讓信心回暖經濟

  作為國有金融企業,中信銀行一直致力於履行社會責任、傳遞正能量,並持續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做出新貢獻。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正是中信銀行以“暖人心、提信心”的創新形式活躍市場、激發期待的具體實踐。

  為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中信銀行今年重點開展了一係列服務實體經濟的業務舉措。比如,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尤其是向普惠、民營、製造業、涉農、綠色金融、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傾斜,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製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6條舉措,建立重點民企檔案卡跟蹤服務機製,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在服務實體經濟業務的同時,中信銀行還積極推動線下消費複蘇。12月上旬,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上線的“有溫度的資產負債表”,正是基於全生命周期財務規劃的資產配置方法,幫助更多中國家庭實現財務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日來信”藝術展期間,中信銀行推出的信用卡“支付滿立減”“掃碼支付享立減”活動覆蓋眾多城市商圈消費場景,持卡客戶可獲得消費滿減、積分抵現等專屬優惠。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覽所在地北京、深圳,兩地特色商圈中覆蓋大量優惠活動商戶,特為前往參展的持卡客戶提供消費福利。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信銀行聯合中國國家地理舉辦“春日來信”藝術展,邀您共赴一場冬日裏的春暖花開
2023-12-29 14:50:15    來源:中信銀行

  2023年12月29日,年末歲尾,中信銀行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打造的“春日來信”藝術展在北京西單更新場正式揭幕。本次展覽以自然界的周期更替為靈感,借助四個自然意象呈現萬物生生不息的狀態,為經濟周期之中的個體和集體注入複蘇活力,傳遞中信銀行以超越銀行金融價值的社會價值,履行國有金融企業擔當,以多層次、多樣化的跨界合作“澆築”經濟回穩向上的信心。

  “春日來信”藝術展揭幕儀式
  
  與此同時,中信銀行與人民網聯合推出的主題視頻《春日來信》,以一場冬日裏的春暖花開,在神州大地奏出美好未來交響樂,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同期,中信銀行信用卡的聯動展將落地深圳福田區Coco Park商場。此外,中信銀行還將聯動分支機構,在上海、南京、寧波、福州、濟南、鄭州、南寧、重慶、成都、西安十個城市設置打卡點,帶來更多互動體驗。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誌斌發表揭幕致辭

  在揭幕儀式上,中信銀行副行長謝誌斌表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是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也是一場傳遞溫暖和希望的精神之旅。在四封春日來信的背後,不僅是中信銀行人對自然和世界的獨特觀察與理解,也是中信銀行基於“讓財富有溫度”品牌主張,打造的更“接地氣”、更“有生氣”、更“聚人氣”的品牌活動,從而進一步助力人民群眾信心回升,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談及此次合作的背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表示,自然界裏周期現象普遍存在,晝夜交替,四季輪轉。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周期,給科學發展提供了很多啟示和智慧,而中信銀行所處的金融領域也有客觀存在的周期。本次展覽通過自然界中由冬至春的微妙變化,見微知著地展示了自然周期節律的力量,期待傳遞給人們希望和信心。

  循著春天的腳步,讓藝術潤澤人心

  作為具象化的表達方式,藝術作品不僅能夠傳遞社會和文化的信息,還能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美好與真誠,進而獲取思考的啟迪。本次展覽正是以“翠竹破土”“鬆鼠冬眠”“微雨識節”“春暖花開”四個現象為切口,講述自然周期變化規律,對話不同階段的人群:鼓勵人們像春竹一樣,沉住氣向下紮;像鬆鼠一樣,遇困境藏實力;像春雨一樣,識時節而後動;像望春花一樣,機會前先人一步,知春意敢爭先。

  “春日來信”藝術展現場

  中信銀行自2022年品牌煥新後,持續圍繞“讓財富有溫度”的品牌主張,深化在文化、音樂、體育等領域的跨界合作,賦予金融服務以更豐富的內涵。“春日來信”藝術展不僅是中信銀行探索金融+文化服務融合發展的一次新嚐試,也是中信銀行和中國國家地理的首次品牌級合作,雙方將基於各自的資源優勢,借助文化和藝術的力量傳遞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踏著時代的浪湧,讓信心回暖經濟

  作為國有金融企業,中信銀行一直致力於履行社會責任、傳遞正能量,並持續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做出新貢獻。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正是中信銀行以“暖人心、提信心”的創新形式活躍市場、激發期待的具體實踐。

  為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中信銀行今年重點開展了一係列服務實體經濟的業務舉措。比如,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尤其是向普惠、民營、製造業、涉農、綠色金融、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傾斜,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製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6條舉措,建立重點民企檔案卡跟蹤服務機製,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在服務實體經濟業務的同時,中信銀行還積極推動線下消費複蘇。12月上旬,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上線的“有溫度的資產負債表”,正是基於全生命周期財務規劃的資產配置方法,幫助更多中國家庭實現財務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日來信”藝術展期間,中信銀行推出的信用卡“支付滿立減”“掃碼支付享立減”活動覆蓋眾多城市商圈消費場景,持卡客戶可獲得消費滿減、積分抵現等專屬優惠。本次“春日來信”藝術展覽所在地北京、深圳,兩地特色商圈中覆蓋大量優惠活動商戶,特為前往參展的持卡客戶提供消費福利。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