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中信銀行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中信銀行:打好管理創新“組合拳”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更新時間:2023-12-4 16:20:45    來源:中信銀行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近年來,中信銀行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全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打好管理創新“組合拳”,建立起以產品、運營、風控為代表的數字化發展模式,推動普惠金融“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發展機製更為健全,實現業務規模從小到大、專業隊伍從無到有、服務能力從弱到強的根本性轉變,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貢獻中信力量。自2018年成立普惠金融部至2023年10月末,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從1300億元增長到5300億元,有貸戶從8萬戶增長到27萬戶,資產質量穩定在較好水平。

  加強集約化管理,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專業性

  中信銀行成立黨委書記、董事長任組長的普惠金融領導小組,創新打造“總行六統一+分行四集中”特色模式,專業高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總行端,普惠金融部按照“製度、流程、產品、風險、係統、品牌”六統一原則,統籌業務管理,搭建製度體係,優化業務流程,完善產品體係,提升線上支撐能力,加強業務宣傳,推動普惠金融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分行端,普惠金融部搭建“審查、審批、放款及貸後”四集中的運營管理平台,實行風險派駐和管營合一,設置風險管理專門科室,配置專職客戶經理、專業審批人和專職客戶經理等專業化隊伍,持續提升一線人員專業性。

  加強容錯式管理,激發普惠金融服務創造性

  中信銀行以“盡職免責”為導向,建立普惠金融產品開發試驗田機製,明確先行先試、風險容忍和盡職免責原則,解決產品研發人員後顧之憂。

  在上述機製支持下,中信銀行按照“流水化作業、模塊化組裝、開放式對接”模式建立產品創新工廠,建成涵蓋20多項產品的“中信易貸”標準化產品體係。以供應鏈金融為例,向供應鏈上遊延伸,盤活訂單、應收賬款、票據等小微企業最主要的流動資產,將核心企業信用延伸分發至上遊供應商,開發“訂單e貸、政采e貸、商票e貸”等產品,實現對上遊小微企業的有效覆蓋。向供應鏈下遊拓展,挖掘核心企業鏈條上的交易數據,開發“經銷e貸、信e銷、保兌倉”等產品,實現風險整體識別、客戶批量準入和業務線上操作。以特色行業為例,聚焦國家重點支持的外貿、科創等行業,開發“關稅e貸、科創e貸”等產品,向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化信用貸款,從申請到放款隻需幾分鍾。僅“科創e貸”產品,每年助力超過5000戶“專精特新”小微企業開展“卡脖子”技術研發,目前貸款餘額近300億元。

  加強智能化管理,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精準度

  中信銀行聚焦“真小微、真經營”經營導向,以“數字中信”為支撐,打造億級客戶數據工廠、投產數據分析雲平台、建設“中信大腦”,搭建覆蓋貸前、貸中、貸後的智能風控平台,實現客戶精準畫像、授信精準匹配和貸後精準發力,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精準度。

  貸前,按照“維度更全、時效更高、信息更準”原則,整合利用工商、稅務、征信、司法等公共數據,結合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數據,運用區塊鏈、生物識別、電子證書等技術,建立統一風險視圖和身份認證體係,智能識別潛在風險。貸中,依托真實交易場景,運用數據建模、規則引擎等技術,研發智能審批模型,提升業務自動化審批能力。貸後,從行業、區域、產品、擔保、期限等維度自動開展組合監測和主動預警,推動貸後管理全流程自動化,實現風險管理從“人防”向“智控”轉變。目前,普惠金融智能風險預警精確度超過80%,自動化定檢率超過90%。

  下階段,中信銀行將繼續全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在監管機構指導下加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紮紮實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為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信銀行:打好管理創新“組合拳”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3-12-4 16:20:45    來源:中信銀行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近年來,中信銀行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全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打好管理創新“組合拳”,建立起以產品、運營、風控為代表的數字化發展模式,推動普惠金融“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發展機製更為健全,實現業務規模從小到大、專業隊伍從無到有、服務能力從弱到強的根本性轉變,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貢獻中信力量。自2018年成立普惠金融部至2023年10月末,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從1300億元增長到5300億元,有貸戶從8萬戶增長到27萬戶,資產質量穩定在較好水平。

      加強集約化管理,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專業性

      中信銀行成立黨委書記、董事長任組長的普惠金融領導小組,創新打造“總行六統一+分行四集中”特色模式,專業高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總行端,普惠金融部按照“製度、流程、產品、風險、係統、品牌”六統一原則,統籌業務管理,搭建製度體係,優化業務流程,完善產品體係,提升線上支撐能力,加強業務宣傳,推動普惠金融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分行端,普惠金融部搭建“審查、審批、放款及貸後”四集中的運營管理平台,實行風險派駐和管營合一,設置風險管理專門科室,配置專職客戶經理、專業審批人和專職客戶經理等專業化隊伍,持續提升一線人員專業性。

      加強容錯式管理,激發普惠金融服務創造性

      中信銀行以“盡職免責”為導向,建立普惠金融產品開發試驗田機製,明確先行先試、風險容忍和盡職免責原則,解決產品研發人員後顧之憂。

      在上述機製支持下,中信銀行按照“流水化作業、模塊化組裝、開放式對接”模式建立產品創新工廠,建成涵蓋20多項產品的“中信易貸”標準化產品體係。以供應鏈金融為例,向供應鏈上遊延伸,盤活訂單、應收賬款、票據等小微企業最主要的流動資產,將核心企業信用延伸分發至上遊供應商,開發“訂單e貸、政采e貸、商票e貸”等產品,實現對上遊小微企業的有效覆蓋。向供應鏈下遊拓展,挖掘核心企業鏈條上的交易數據,開發“經銷e貸、信e銷、保兌倉”等產品,實現風險整體識別、客戶批量準入和業務線上操作。以特色行業為例,聚焦國家重點支持的外貿、科創等行業,開發“關稅e貸、科創e貸”等產品,向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化信用貸款,從申請到放款隻需幾分鍾。僅“科創e貸”產品,每年助力超過5000戶“專精特新”小微企業開展“卡脖子”技術研發,目前貸款餘額近300億元。

      加強智能化管理,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精準度

      中信銀行聚焦“真小微、真經營”經營導向,以“數字中信”為支撐,打造億級客戶數據工廠、投產數據分析雲平台、建設“中信大腦”,搭建覆蓋貸前、貸中、貸後的智能風控平台,實現客戶精準畫像、授信精準匹配和貸後精準發力,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精準度。

      貸前,按照“維度更全、時效更高、信息更準”原則,整合利用工商、稅務、征信、司法等公共數據,結合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數據,運用區塊鏈、生物識別、電子證書等技術,建立統一風險視圖和身份認證體係,智能識別潛在風險。貸中,依托真實交易場景,運用數據建模、規則引擎等技術,研發智能審批模型,提升業務自動化審批能力。貸後,從行業、區域、產品、擔保、期限等維度自動開展組合監測和主動預警,推動貸後管理全流程自動化,實現風險管理從“人防”向“智控”轉變。目前,普惠金融智能風險預警精確度超過80%,自動化定檢率超過90%。

      下階段,中信銀行將繼續全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在監管機構指導下加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紮紮實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為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