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近年來,經濟前景、通貨膨脹、國際局勢等成為人們日常討論的話題。未來十年我們的投資環境走勢如何? 2023年要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快速複蘇,各項指標全麵向好,居民收入預期與風險偏好有望穩步回升。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指引下,2023年大財富管理市場蓄勢待發,或將迎來一場“全麵複蘇”。
在財富管理熱潮的驅動下,中信銀行一直在思考如何深入理解客戶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如何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方案。4月7日,中信銀行“資產配置視圖”在中信銀行APP重磅上線,旨在幫助投資者優化資產配置組合,科學打理自己的“錢袋子”。
定製化資產配置 實現投資理財的“非對稱優勢”
據央行公開數據,2022年國內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7.94萬億元。今年1月,住戶存款繼續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7900億元。但在中國“超額儲蓄”時代,麵對複雜的市場、層出不窮的產品,每一個普通投資者都可能陷入這樣的困境:投資選擇困難,導致缺失合理配置,錯失理想收益。
在財富管理3.0時代,中信銀行通過大數據研究發現,多數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都是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同時滿足資金的流動性需求。而現實中單一產品的投資往往風險和收益呈正比,呈現“對稱性交易”特征,無法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投資需求。
那麼,如何實現投資理財的“非對稱優勢”呢?這意味著客戶需要一份個人風險偏好和資金需求定製的方案。中信銀行圍繞“適當降低風險,適當提高收益,同時滿足資金流動性需求”,為客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方案,旨在實現“收益大於風險”的非對稱優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平滑單一資產波動,實現單一資產波動和組合風險的非對稱,使客戶能在“核心資產”上拿的住、拿的久,享受長期複利的回報。二是降低組合波動率,實現持有心態和收益風險的非對稱,不擊穿投資者的心理底線。三是實現收益大於風險的非對稱,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幫助客戶追求相對較高的收益。
數據顯示,曆史上沒有哪類資產是“常勝將軍”,任何資產都會回撤。降低資產的波動和回撤,遠比盲目追求資產的上漲幅度更重要,因為一旦市場大跌,需要用更大的成本來填“坑”;做好資產配置,分散組合風險,才能防止“翻車”,從而收獲長期合理回報。
可視化資產配置 為客戶全麵資產配置增添新“注腳”
隨著中國經濟的長期較快發展,居民財富持續增長。據Wind數據統計,從2010年至今,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增長超288%。更重要的是,隨著新一輪財富管理浪潮興起,財富管理行業正在麵臨一場重塑——從產品創設與遴選,到客戶體驗全旅程優化,再到客戶關係的重新定位,甚至整個財富生態的重構。據麥肯錫調研顯示,在越來越不確定的市場中,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和陪伴客戶”成為優化體驗的關鍵。
為了破解這些痛點,中信銀行APP升級了資產配置功能,綜合客戶的投資目標、投資風格與偏好,通過“四筆錢”規劃法,幫客戶合理配置“要花的錢”“投資的錢”“保本的錢”“保障的錢”,把客戶的每一塊錢都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實現投資價值最大化。
中信銀行集合中信研究院、行內專家、合作資管機構的專業投研力量,組建資產配置委員會,實現多層次、多市場、多資產覆蓋,定期輸出專業的資產配置策略建議。中信銀行APP此次重磅上線“資產配置視圖”,可直觀展示投資者上述四筆錢的配置情況,對持倉情況進行動態分析,及時預警並出具產品推薦和優化建議,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保駕護航。
“資產配置視圖”以雷達圖的形式向投資者展現“四筆錢”持倉情況,並配有持倉建議,更加立體直觀。當投資者點擊某條配置建議時,會立刻跳轉至“資產配置視圖”主界麵。不僅如此,中信銀行“資產配置視圖”還擁有資配情況預警與展示的個性化功能。
過去幾年,中信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突飛猛進。中信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中信銀行APP線上月活用戶達3,274.73萬戶,手機銀行APP實現交易金額達12.74萬億元。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也是未來支撐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走的更遠、更好的動力,就是中信銀行“數字化理念和思維方式”。
手機銀行作為銀行連接和服務用戶的核心陣地毋庸置疑。作為專業的財富顧問,中信銀行APP不會引導投資者博取不確定的超額收益,而是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幫助投資者“賺該賺的錢,不虧不該虧的錢。”這也是中信銀行在資產配置的“非對稱交易”裏,一直追尋的“對稱性”。
千帆競渡,各領風騷。在理解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互動基礎上,各類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稟賦,深度擁抱數字化賦能。中信銀行始終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理念,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方案,致力為投資者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年來,經濟前景、通貨膨脹、國際局勢等成為人們日常討論的話題。未來十年我們的投資環境走勢如何? 2023年要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快速複蘇,各項指標全麵向好,居民收入預期與風險偏好有望穩步回升。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目標的指引下,2023年大財富管理市場蓄勢待發,或將迎來一場“全麵複蘇”。
在財富管理熱潮的驅動下,中信銀行一直在思考如何深入理解客戶的多元化投資需求,如何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方案。4月7日,中信銀行“資產配置視圖”在中信銀行APP重磅上線,旨在幫助投資者優化資產配置組合,科學打理自己的“錢袋子”。
定製化資產配置 實現投資理財的“非對稱優勢”
據央行公開數據,2022年國內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7.94萬億元。今年1月,住戶存款繼續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7900億元。但在中國“超額儲蓄”時代,麵對複雜的市場、層出不窮的產品,每一個普通投資者都可能陷入這樣的困境:投資選擇困難,導致缺失合理配置,錯失理想收益。
在財富管理3.0時代,中信銀行通過大數據研究發現,多數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都是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同時滿足資金的流動性需求。而現實中單一產品的投資往往風險和收益呈正比,呈現“對稱性交易”特征,無法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投資需求。
那麼,如何實現投資理財的“非對稱優勢”呢?這意味著客戶需要一份個人風險偏好和資金需求定製的方案。中信銀行圍繞“適當降低風險,適當提高收益,同時滿足資金流動性需求”,為客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方案,旨在實現“收益大於風險”的非對稱優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平滑單一資產波動,實現單一資產波動和組合風險的非對稱,使客戶能在“核心資產”上拿的住、拿的久,享受長期複利的回報。二是降低組合波動率,實現持有心態和收益風險的非對稱,不擊穿投資者的心理底線。三是實現收益大於風險的非對稱,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幫助客戶追求相對較高的收益。
數據顯示,曆史上沒有哪類資產是“常勝將軍”,任何資產都會回撤。降低資產的波動和回撤,遠比盲目追求資產的上漲幅度更重要,因為一旦市場大跌,需要用更大的成本來填“坑”;做好資產配置,分散組合風險,才能防止“翻車”,從而收獲長期合理回報。
可視化資產配置 為客戶全麵資產配置增添新“注腳”
隨著中國經濟的長期較快發展,居民財富持續增長。據Wind數據統計,從2010年至今,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增長超288%。更重要的是,隨著新一輪財富管理浪潮興起,財富管理行業正在麵臨一場重塑——從產品創設與遴選,到客戶體驗全旅程優化,再到客戶關係的重新定位,甚至整個財富生態的重構。據麥肯錫調研顯示,在越來越不確定的市場中,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和陪伴客戶”成為優化體驗的關鍵。
為了破解這些痛點,中信銀行APP升級了資產配置功能,綜合客戶的投資目標、投資風格與偏好,通過“四筆錢”規劃法,幫客戶合理配置“要花的錢”“投資的錢”“保本的錢”“保障的錢”,把客戶的每一塊錢都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實現投資價值最大化。
中信銀行集合中信研究院、行內專家、合作資管機構的專業投研力量,組建資產配置委員會,實現多層次、多市場、多資產覆蓋,定期輸出專業的資產配置策略建議。中信銀行APP此次重磅上線“資產配置視圖”,可直觀展示投資者上述四筆錢的配置情況,對持倉情況進行動態分析,及時預警並出具產品推薦和優化建議,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保駕護航。
“資產配置視圖”以雷達圖的形式向投資者展現“四筆錢”持倉情況,並配有持倉建議,更加立體直觀。當投資者點擊某條配置建議時,會立刻跳轉至“資產配置視圖”主界麵。不僅如此,中信銀行“資產配置視圖”還擁有資配情況預警與展示的個性化功能。
過去幾年,中信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突飛猛進。中信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中信銀行APP線上月活用戶達3,274.73萬戶,手機銀行APP實現交易金額達12.74萬億元。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也是未來支撐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走的更遠、更好的動力,就是中信銀行“數字化理念和思維方式”。
手機銀行作為銀行連接和服務用戶的核心陣地毋庸置疑。作為專業的財富顧問,中信銀行APP不會引導投資者博取不確定的超額收益,而是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幫助投資者“賺該賺的錢,不虧不該虧的錢。”這也是中信銀行在資產配置的“非對稱交易”裏,一直追尋的“對稱性”。
千帆競渡,各領風騷。在理解數字化與財富管理互動基礎上,各類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稟賦,深度擁抱數字化賦能。中信銀行始終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理念,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資產配置方案,致力為投資者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