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核心提示:
黨的聲音如何迅速傳達到每一位村民?村民的心事怎樣精準收集並盡快解決?馬村區待王街道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創新方式方法,構建“一聯三化一平台”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建立民情聯絡員製度、創新設立“民情驛站”、創新實行村(社區)“紅黃藍”三色監督考核工作辦法,架起幹群“連心橋”,成功構建黨建基層末梢組織體係。
創新一 …………………
民情聯絡員進門入戶順民心
“村裏那幾間空置的老房子都快塌了,誰家的孩子要是鑽進去玩,砸著可咋辦?”“村裏主幹道上,有些汽車行駛車速很快,存在安全隱患,建議設置隔離帶。”
馬村區待王街道,一群人熱烈討論著。他們是普通的老百姓,深知村民最關心關注的事情,他們也有另一個新的身份——民情聯絡員。
待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東方說,待王街道60名民情聯絡員自今年4月1日集體上崗以來,“零距離”深耕鄉村,用心用情解決身邊小事300餘件、化解矛盾糾紛50餘起。“有事就找民情聯絡員”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待王街道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從轄區6個村的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離退休幹部、退伍軍人中選聘出60人,擔任家門口的民情聯絡員,受街道黨工委和駐村第一書記雙重管理。
4月25日,王莊村民情聯絡員李大軍像往常一樣在片區巡查走訪,走到村西頭時忽聽王大姐指著一處空置的老房子吵吵著說房子快塌了。李大軍馬上給村黨支部書記打電話反映情況,並在第二天的民情聯絡員周例會上向村“兩委”彙報。當天下午,村裏就安排人對危房進行了加固。這是每一位民情聯絡員的日常,按照工作職責,民情聯絡員每周在片區巡查走訪至少5天,每天要把走訪情況寫入《民情日誌》,且《民情日誌》每周上報街道黨工委,對信息進行分析歸類,實行“三級分流”處理,即瑣事不出門、小事不出村、難事協調街道解決。
民情聯絡員知民情,善於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幾天前,待王村村民賈焦生和史毛蛋找民情聯絡員趙小全主持公道,兩家為承包地邊界發生糾紛。趙小全找到當年的分地憑證,叫上村幹部和兩家人一起丈量土地,並當眾劃分清楚、打上灰橛,賈史兩家握手言和。待王村黨支部書記宋新亮感慨地說:“這樣化解矛盾既快又準,群眾咋能不滿意”。
創新二 ……………
農家小院化身“民情驛站”
“傳黨聲、聽民意、解民憂”的隊伍有了,待王街道黨工委又高起點謀劃服務陣地建設工作。6月16日一早,“民情驛站”揭牌儀式在待王街道舉行,在基層治理最前沿、服務群眾最直接的民情聯絡員家中,設立“民情驛站”,懸掛溫馨的木質牌匾,使為民服務常態化,讓民情聯絡便捷化。
在待王街道,按村子大小和人口多少,一個民情聯絡員的聯絡範圍多則七八十戶、少則十五六戶,主要負責鄰裏間的民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政策信息傳達、環境衛生監督,實現基本信息掌握無盲點,小事不出村快速解決。
馬村區委副書記、待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婕說:“‘民情驛站’的正式掛牌,標誌著民情聯絡員為群眾解決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有了一個動態的實踐陣地。”
小驛站,可有大作為。6月28日以來,待王街道各村“民情驛站”積極組織轄區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活動,慶祝建黨百年華誕。王莊村的黨史知識競賽、待王村的詩歌朗誦會、小莊村的觀看紅色電影、西待王村的黨史知識競賽……村民齊聚“民情驛站”,學黨史、唱紅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營造出濃厚氛圍。“民情驛站”成為傳遞黨的政策的小喇叭,撬動了2.9萬名群眾的聯係服務工作。
創新三 ………………………
“三色監督”打通基層治理“神經元”
激發村“兩委”班子戰鬥力是抓好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待王街道探索實行村(社區)“紅黃藍”三色監督考核工作辦法,根據村“兩委”幹部工作任務完成進度,確定“紅黃藍”旗(紅旗表示按時完成,黃旗表示延時完成,藍旗表示未完成),周通報、月排名、季獎懲,根據各村所得“紅黃藍”旗數進行排名打分,並給予一定獎懲。
“三色監督”考核辦法的實施,形成“人人肩上有任務,人人頭上有指標”,倒逼村(社區)“兩委”委員由“無事幹”“打亂仗”向“主動幹”“精準幹”轉變,激發了村(社區)“兩委”委員幹事創業的動力與活動,提升了村“兩委”班子工作的積極性和戰鬥力。
記者 張 蕊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核心提示:
黨的聲音如何迅速傳達到每一位村民?村民的心事怎樣精準收集並盡快解決?馬村區待王街道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創新方式方法,構建“一聯三化一平台”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建立民情聯絡員製度、創新設立“民情驛站”、創新實行村(社區)“紅黃藍”三色監督考核工作辦法,架起幹群“連心橋”,成功構建黨建基層末梢組織體係。
創新一 …………………
民情聯絡員進門入戶順民心
“村裏那幾間空置的老房子都快塌了,誰家的孩子要是鑽進去玩,砸著可咋辦?”“村裏主幹道上,有些汽車行駛車速很快,存在安全隱患,建議設置隔離帶。”
馬村區待王街道,一群人熱烈討論著。他們是普通的老百姓,深知村民最關心關注的事情,他們也有另一個新的身份——民情聯絡員。
待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東方說,待王街道60名民情聯絡員自今年4月1日集體上崗以來,“零距離”深耕鄉村,用心用情解決身邊小事300餘件、化解矛盾糾紛50餘起。“有事就找民情聯絡員”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待王街道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從轄區6個村的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離退休幹部、退伍軍人中選聘出60人,擔任家門口的民情聯絡員,受街道黨工委和駐村第一書記雙重管理。
4月25日,王莊村民情聯絡員李大軍像往常一樣在片區巡查走訪,走到村西頭時忽聽王大姐指著一處空置的老房子吵吵著說房子快塌了。李大軍馬上給村黨支部書記打電話反映情況,並在第二天的民情聯絡員周例會上向村“兩委”彙報。當天下午,村裏就安排人對危房進行了加固。這是每一位民情聯絡員的日常,按照工作職責,民情聯絡員每周在片區巡查走訪至少5天,每天要把走訪情況寫入《民情日誌》,且《民情日誌》每周上報街道黨工委,對信息進行分析歸類,實行“三級分流”處理,即瑣事不出門、小事不出村、難事協調街道解決。
民情聯絡員知民情,善於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幾天前,待王村村民賈焦生和史毛蛋找民情聯絡員趙小全主持公道,兩家為承包地邊界發生糾紛。趙小全找到當年的分地憑證,叫上村幹部和兩家人一起丈量土地,並當眾劃分清楚、打上灰橛,賈史兩家握手言和。待王村黨支部書記宋新亮感慨地說:“這樣化解矛盾既快又準,群眾咋能不滿意”。
創新二 ……………
農家小院化身“民情驛站”
“傳黨聲、聽民意、解民憂”的隊伍有了,待王街道黨工委又高起點謀劃服務陣地建設工作。6月16日一早,“民情驛站”揭牌儀式在待王街道舉行,在基層治理最前沿、服務群眾最直接的民情聯絡員家中,設立“民情驛站”,懸掛溫馨的木質牌匾,使為民服務常態化,讓民情聯絡便捷化。
在待王街道,按村子大小和人口多少,一個民情聯絡員的聯絡範圍多則七八十戶、少則十五六戶,主要負責鄰裏間的民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政策信息傳達、環境衛生監督,實現基本信息掌握無盲點,小事不出村快速解決。
馬村區委副書記、待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婕說:“‘民情驛站’的正式掛牌,標誌著民情聯絡員為群眾解決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有了一個動態的實踐陣地。”
小驛站,可有大作為。6月28日以來,待王街道各村“民情驛站”積極組織轄區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活動,慶祝建黨百年華誕。王莊村的黨史知識競賽、待王村的詩歌朗誦會、小莊村的觀看紅色電影、西待王村的黨史知識競賽……村民齊聚“民情驛站”,學黨史、唱紅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營造出濃厚氛圍。“民情驛站”成為傳遞黨的政策的小喇叭,撬動了2.9萬名群眾的聯係服務工作。
創新三 ………………………
“三色監督”打通基層治理“神經元”
激發村“兩委”班子戰鬥力是抓好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待王街道探索實行村(社區)“紅黃藍”三色監督考核工作辦法,根據村“兩委”幹部工作任務完成進度,確定“紅黃藍”旗(紅旗表示按時完成,黃旗表示延時完成,藍旗表示未完成),周通報、月排名、季獎懲,根據各村所得“紅黃藍”旗數進行排名打分,並給予一定獎懲。
“三色監督”考核辦法的實施,形成“人人肩上有任務,人人頭上有指標”,倒逼村(社區)“兩委”委員由“無事幹”“打亂仗”向“主動幹”“精準幹”轉變,激發了村(社區)“兩委”委員幹事創業的動力與活動,提升了村“兩委”班子工作的積極性和戰鬥力。
記者 張 蕊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