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網絡中國節·清明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網絡中國節·清明】麵對天價墓地節地生態葬如何“叫好又叫座”?
更新時間:2021-4-2 8:42:06    來源:焦作日報

  又到一年清明時。隨著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殯葬改革、深化移風易俗,骨灰撒海、網上祭祀等新型殯葬方式為越來越多人所熟悉。但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人在抱怨天價墓地難以承受的同時,與“入土為安”傳統觀念接近的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墓地價格低廉卻依然難獲人們的認同,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傳統墓價超過房價

  生態墓區來者寥寥

  “太貴了!太貴了!”站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一處墓地售賣點前,54歲的沈陽市民袁女士麵露難色,一旁的愛人不斷地對她說:“實在不行別在沈陽買,去周邊的鐵嶺看看吧。”

  與袁女士一樣,廣西南寧市民梁先生近來尋訪多個公墓銷售點,了解的價格也讓他難以接受。“現在南寧房價大約1.4萬/平方米,墓地都超過4萬/平方米了。”

  不修墓穴,不建石碑,將逝者骨灰葬於綠樹紅花之下。相比傳統墓穴,以樹葬、草坪葬等為代表的生態葬法不僅節地環保,且售價低廉,但在許多地方生態葬墓區賣得並不太好。

  清明節前,記者在遼寧、廣西、上海等地一些公墓看到,許多墓園裏都多了一片生態葬區。但是與傳統白色公墓區域祭祀者、前來參觀選購者絡繹不絕相比,生態墓區顯得頗為冷清。

  在遼寧省鞍山市弘蓮墓園樹葬區域,成片的油鬆、雲杉、銀杏等在微風下搖曳,樹木間飄蕩的輕音樂讓園區毫無壓抑感。“埋葬一個人,種下一棵樹。”弘蓮墓園負責人葛繼紅說,從事樹葬20多年來,弘蓮墓園已栽種樹木7萬多棵,綠化荒山20多公頃,“一路艱難前行,至今墓園已埋葬骨灰6000多份。”

  而一些近幾年才推廣生態葬法的墓園則沒有這麼幸運。在甘肅蘭州城郊一座公墓,盡管每份樹葬的價格隻有4000元至8000元,比一旁的傳統墓穴低了三分之二還多,但推出兩年來隻賣出了不到100份,還不到樹葬區域的5%。公墓負責人洪先生無奈地說:“沒辦法,現在老百姓還不認這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伍用文介紹,當前廣西已有12個縣市開展節地生態安葬,2020年以骨灰撒海、花壇葬等方式,安葬骨灰2457份,比2019年增長了15%。但顯然這樣的數字與傳統葬法相比,還是相當不成比例。

  ●傳統葬法仍占主導

  “當前,我國生態葬發展在區域間的差別很大。”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盧軍說,東部沿海地區受土地資源緊張、傳統墓穴售價太高,而政府對生態葬法補貼力度較大、百姓思想觀念較先進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生態葬推行程度尚可。但在中西部地區,推行效果仍不是很理想。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許多地方都要求每個墓園必須配備生態葬區,一些公墓從行業發展趨勢考慮,也由傳統墓穴向節地生態葬法轉型。以鞍山市為例,目前生態葬麵積占墓園總麵積10%左右,“十四五”規劃末期,這一比例將達30%以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生態葬麵積已占到公墓麵積的20%以上。

  “與國家、企業推行生態葬的強烈意願相比,市場需求卻有些跟不上。當前,傳統葬法的主導地位短期內仍難撼動。”盧軍說。

  “人們很重視入土為安,現在接受生態葬的人相對較少,普通家庭仍偏向傳統墓葬。”廣西登朝嶺生態墓園盧經理認為,部分人仍存有“厚葬”觀念,認為通過傳統墓碑祭祀,才能寄托哀思,體現孝道。南寧市民覃先生說,我還是傾向傳統墓葬,這不僅是一種儀式,也是精神寄托。當我想祭拜的時候,總得能找到一個祭拜的地方吧。

  此外,一些殯葬商家賺取暴利的經營模式,也在固化人們的傳統殯葬觀。“比如,有的公墓雇請花圈店、風水先生等幫助推銷,這些人為了提取高額回扣,自然會推薦高價墓地。而喪戶既然多花了錢,也偏向於見到更多實物。”一位生態樹葬從業者說。

  葛繼紅介紹,直至今日,殯葬行業暗箱操作,殯儀師魚龍混雜,有的甚至宣揚封建迷信的現象還未消除,這仍在助推百姓盲目消費,進而使得傳統殯葬大操大辦的風氣遲遲難以消除。

  ●行業改革與移風易俗並重

  業內人士認為,殯葬破千年舊俗、樹一代新風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行業改革與移風易俗並重。

  針對一些地方在豪華殯葬上的攀比傾向,葛繼紅認為,相關部門可出台更多剛性規範約束。比如,可規定新建公墓不允許建設永久性建築,不允許建造鋼筋、混凝土的人造景觀,必須配備一定比例的節地、生態葬區等。此外,國家在審批新公墓時,指標更多向環保型、綠色型墓園傾斜,盡量減少新建白色公墓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

  同時,管好殯儀師這一關鍵群體也很重要。遼寧省殯葬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直接跟喪戶接觸的一線從業者,殯儀師對百姓觀念的影響不容小視。“目前,多數地方的殯儀師群體普遍存在人員流動性大、無正規培訓、素質不高等問題,他們在服務中的種種亂象,直接影響著國家倡導的陽光、綠色殯葬。”這位負責人說,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可以從完善落實法規和製定行業標準入手,建立從業人員檔案庫,提高準入門檻,督促殯儀師等殯葬服務人員加強自律。

  此外,加強市場端創新和優質產品供給同樣重要。盧軍認為,殯葬簡辦並不等於簡陋,一方麵,生態墓地可以建設成為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載體,以莊嚴肅穆而不失典雅溫馨的環境,讓逝者家屬感受到生命回歸自然;另一方麵,公墓要加大符合人們文化品位和精神需求產品的供給,節地生態葬法尤其要在莊嚴感和儀式感上有更高標準,體現對逝者的尊重。“如果該實行的政策和服務都到位,那麼生態葬肯定會‘叫好又叫座’。”

  (記者 王炳坤 白湧泉)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網絡中國節·清明】麵對天價墓地節地生態葬如何“叫好又叫座”?
    2021-4-2 8:42:06    來源:焦作日報

      又到一年清明時。隨著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殯葬改革、深化移風易俗,骨灰撒海、網上祭祀等新型殯葬方式為越來越多人所熟悉。但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人在抱怨天價墓地難以承受的同時,與“入土為安”傳統觀念接近的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墓地價格低廉卻依然難獲人們的認同,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傳統墓價超過房價

      生態墓區來者寥寥

      “太貴了!太貴了!”站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一處墓地售賣點前,54歲的沈陽市民袁女士麵露難色,一旁的愛人不斷地對她說:“實在不行別在沈陽買,去周邊的鐵嶺看看吧。”

      與袁女士一樣,廣西南寧市民梁先生近來尋訪多個公墓銷售點,了解的價格也讓他難以接受。“現在南寧房價大約1.4萬/平方米,墓地都超過4萬/平方米了。”

      不修墓穴,不建石碑,將逝者骨灰葬於綠樹紅花之下。相比傳統墓穴,以樹葬、草坪葬等為代表的生態葬法不僅節地環保,且售價低廉,但在許多地方生態葬墓區賣得並不太好。

      清明節前,記者在遼寧、廣西、上海等地一些公墓看到,許多墓園裏都多了一片生態葬區。但是與傳統白色公墓區域祭祀者、前來參觀選購者絡繹不絕相比,生態墓區顯得頗為冷清。

      在遼寧省鞍山市弘蓮墓園樹葬區域,成片的油鬆、雲杉、銀杏等在微風下搖曳,樹木間飄蕩的輕音樂讓園區毫無壓抑感。“埋葬一個人,種下一棵樹。”弘蓮墓園負責人葛繼紅說,從事樹葬20多年來,弘蓮墓園已栽種樹木7萬多棵,綠化荒山20多公頃,“一路艱難前行,至今墓園已埋葬骨灰6000多份。”

      而一些近幾年才推廣生態葬法的墓園則沒有這麼幸運。在甘肅蘭州城郊一座公墓,盡管每份樹葬的價格隻有4000元至8000元,比一旁的傳統墓穴低了三分之二還多,但推出兩年來隻賣出了不到100份,還不到樹葬區域的5%。公墓負責人洪先生無奈地說:“沒辦法,現在老百姓還不認這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伍用文介紹,當前廣西已有12個縣市開展節地生態安葬,2020年以骨灰撒海、花壇葬等方式,安葬骨灰2457份,比2019年增長了15%。但顯然這樣的數字與傳統葬法相比,還是相當不成比例。

      ●傳統葬法仍占主導

      “當前,我國生態葬發展在區域間的差別很大。”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盧軍說,東部沿海地區受土地資源緊張、傳統墓穴售價太高,而政府對生態葬法補貼力度較大、百姓思想觀念較先進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生態葬推行程度尚可。但在中西部地區,推行效果仍不是很理想。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許多地方都要求每個墓園必須配備生態葬區,一些公墓從行業發展趨勢考慮,也由傳統墓穴向節地生態葬法轉型。以鞍山市為例,目前生態葬麵積占墓園總麵積10%左右,“十四五”規劃末期,這一比例將達30%以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生態葬麵積已占到公墓麵積的20%以上。

      “與國家、企業推行生態葬的強烈意願相比,市場需求卻有些跟不上。當前,傳統葬法的主導地位短期內仍難撼動。”盧軍說。

      “人們很重視入土為安,現在接受生態葬的人相對較少,普通家庭仍偏向傳統墓葬。”廣西登朝嶺生態墓園盧經理認為,部分人仍存有“厚葬”觀念,認為通過傳統墓碑祭祀,才能寄托哀思,體現孝道。南寧市民覃先生說,我還是傾向傳統墓葬,這不僅是一種儀式,也是精神寄托。當我想祭拜的時候,總得能找到一個祭拜的地方吧。

      此外,一些殯葬商家賺取暴利的經營模式,也在固化人們的傳統殯葬觀。“比如,有的公墓雇請花圈店、風水先生等幫助推銷,這些人為了提取高額回扣,自然會推薦高價墓地。而喪戶既然多花了錢,也偏向於見到更多實物。”一位生態樹葬從業者說。

      葛繼紅介紹,直至今日,殯葬行業暗箱操作,殯儀師魚龍混雜,有的甚至宣揚封建迷信的現象還未消除,這仍在助推百姓盲目消費,進而使得傳統殯葬大操大辦的風氣遲遲難以消除。

      ●行業改革與移風易俗並重

      業內人士認為,殯葬破千年舊俗、樹一代新風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行業改革與移風易俗並重。

      針對一些地方在豪華殯葬上的攀比傾向,葛繼紅認為,相關部門可出台更多剛性規範約束。比如,可規定新建公墓不允許建設永久性建築,不允許建造鋼筋、混凝土的人造景觀,必須配備一定比例的節地、生態葬區等。此外,國家在審批新公墓時,指標更多向環保型、綠色型墓園傾斜,盡量減少新建白色公墓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

      同時,管好殯儀師這一關鍵群體也很重要。遼寧省殯葬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直接跟喪戶接觸的一線從業者,殯儀師對百姓觀念的影響不容小視。“目前,多數地方的殯儀師群體普遍存在人員流動性大、無正規培訓、素質不高等問題,他們在服務中的種種亂象,直接影響著國家倡導的陽光、綠色殯葬。”這位負責人說,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可以從完善落實法規和製定行業標準入手,建立從業人員檔案庫,提高準入門檻,督促殯儀師等殯葬服務人員加強自律。

      此外,加強市場端創新和優質產品供給同樣重要。盧軍認為,殯葬簡辦並不等於簡陋,一方麵,生態墓地可以建設成為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載體,以莊嚴肅穆而不失典雅溫馨的環境,讓逝者家屬感受到生命回歸自然;另一方麵,公墓要加大符合人們文化品位和精神需求產品的供給,節地生態葬法尤其要在莊嚴感和儀式感上有更高標準,體現對逝者的尊重。“如果該實行的政策和服務都到位,那麼生態葬肯定會‘叫好又叫座’。”

      (記者 王炳坤 白湧泉)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