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20多年來,許琳娟助老助幼、服務社會,組織成立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建立雷鋒精神文化基地、雷鋒精神文化研究中心等,積極開展各類誌願服務活動,將點滴愛心和善舉傳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這不,2022年國慶節前後,麵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許琳娟格外忙碌,每天早早起床,簡單吃個早飯、收拾一下,便戴上口罩、穿上誌願者服裝來到焦作火車站疫情防控執勤點,開始她一天的工作。“請大家保持安全距離,佩戴好口罩,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打開健康碼、行程碼,有序排隊進入……”記者在焦作火車站南廣場看到,許琳娟等誌願者不斷重複著對旅客的溫馨提示,每一位進站的旅客都要經過她們的嚴格檢查才能進入車站。
今年64歲的許琳娟出生在一個紅色家庭,從小在父輩的革命故事熏陶下成長,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早早便在她心裏紮了根。
2000年,許琳娟發動身邊的朋友,成立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焦作市雷鋒服務隊,為社會提供誌願服務。2016年8月,她注冊了我省唯一一個以學雷鋒名義命名的誌願者協會——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並擔任會長和法人。在誌願服務精神的引領下,許琳娟用堅守、擔當、奉獻,傳遞著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學習雷鋒不能光掛在嘴上,關鍵要落實在行動上。2013年,許琳娟腰椎骨折。當時正值解放區“美麗樓院”創建時期,她躺在床上一刻也沒閑著,花了6個月的時間,用電腦設計出100多幅“美麗樓院”宣傳畫,張貼在解放區的大街小巷,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2014年,許琳娟不幸罹患子宮癌,身體飽受病痛折磨的她仍拄著拐杖奔走在各個誌願服務站點,聚焦教育、養老、助殘、鄉村振興等民生熱點,積極開展扶弱幫困、敬老愛幼、捐資助學等學雷鋒活動。她說:“與其躺在床上胡思亂想,還不如用實際行動做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身體漸漸好轉之後,2017年,許琳娟在博愛縣寨豁鄉江嶺村建立焦作市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把江嶺村作為幫扶點,組織誌願者幫助困難家庭修補房頂、建設水衝式衛生間和愛心洗浴間、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在誌願者的幫助下,江嶺村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
除了建立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許琳娟還牽頭在中站區龍翔街道十二會村建立了學雷鋒紅色基地。2019年年底,許琳娟在十二會村開展誌願服務活動時,發現缺乏飲用水是村民麵臨的頭等難題。於是,她拿出自己一年的退休金,在鋼材市場製作了一個集中供水塔,想方設法將供水塔運上山並架設管網。集中供水塔不僅解決了村民的飲用水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田澆灌問題。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焦作火車站成為疫情防控的前哨和重要防線。在這關鍵時期,許琳娟挺身而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組織200餘名學雷鋒誌願者,迅速進入戰“疫”角色。
“這點苦這點累算不了什麼,隻要能讓群眾安居樂業、健康平安,我的心裏就踏實。”許琳娟說。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麵對未知的困難和風險,她與誌願者並肩戰“疫”,牢牢堅守在崗位上。據統計,堅守焦作火車站抗疫一線6個月時間,他們服務進出站旅客86萬人次,誌願服務時長1.4萬多個小時。
做一件好事不難,但20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事,就需要堅守和擔當。目前,在許琳娟的帶領下,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榮獲中國AAA社會組織、全國誌願組織標識單位等稱號,注冊誌願者達2200人;建立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學雷鋒紅色基地、雷鋒精神文化基地等15個基地,常態化開展幫助殘疾人、愛心助學、關愛老人、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30多個雷鋒公益項目。許琳娟先後榮獲中國好人、河南省學雷鋒標兵、河南省學雷鋒先進個人、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記者手記
雷鋒,是一個劃時代的名字,更是一種永恒的精神。許多人會問許琳娟參加誌願服務到底圖什麼?她說,當聽到服務對象說一聲謝謝、看到幫扶對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就已經實現了當誌願者的價值。
誌願者很平凡,平凡的麵容、平凡的製服、平凡的崗位,但正是這種平凡給了我們最多感動!一城之美,始於文明。當誌願服務成為每個人的人生信條,我們的社會將成為溫暖和諧的大家園。
主人公座右銘
掃碼看視頻
(記者 翟倩倩/文 董 蕾/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20多年來,許琳娟助老助幼、服務社會,組織成立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建立雷鋒精神文化基地、雷鋒精神文化研究中心等,積極開展各類誌願服務活動,將點滴愛心和善舉傳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這不,2022年國慶節前後,麵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許琳娟格外忙碌,每天早早起床,簡單吃個早飯、收拾一下,便戴上口罩、穿上誌願者服裝來到焦作火車站疫情防控執勤點,開始她一天的工作。“請大家保持安全距離,佩戴好口罩,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打開健康碼、行程碼,有序排隊進入……”記者在焦作火車站南廣場看到,許琳娟等誌願者不斷重複著對旅客的溫馨提示,每一位進站的旅客都要經過她們的嚴格檢查才能進入車站。
今年64歲的許琳娟出生在一個紅色家庭,從小在父輩的革命故事熏陶下成長,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早早便在她心裏紮了根。
2000年,許琳娟發動身邊的朋友,成立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焦作市雷鋒服務隊,為社會提供誌願服務。2016年8月,她注冊了我省唯一一個以學雷鋒名義命名的誌願者協會——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並擔任會長和法人。在誌願服務精神的引領下,許琳娟用堅守、擔當、奉獻,傳遞著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學習雷鋒不能光掛在嘴上,關鍵要落實在行動上。2013年,許琳娟腰椎骨折。當時正值解放區“美麗樓院”創建時期,她躺在床上一刻也沒閑著,花了6個月的時間,用電腦設計出100多幅“美麗樓院”宣傳畫,張貼在解放區的大街小巷,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2014年,許琳娟不幸罹患子宮癌,身體飽受病痛折磨的她仍拄著拐杖奔走在各個誌願服務站點,聚焦教育、養老、助殘、鄉村振興等民生熱點,積極開展扶弱幫困、敬老愛幼、捐資助學等學雷鋒活動。她說:“與其躺在床上胡思亂想,還不如用實際行動做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身體漸漸好轉之後,2017年,許琳娟在博愛縣寨豁鄉江嶺村建立焦作市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把江嶺村作為幫扶點,組織誌願者幫助困難家庭修補房頂、建設水衝式衛生間和愛心洗浴間、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在誌願者的幫助下,江嶺村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
除了建立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許琳娟還牽頭在中站區龍翔街道十二會村建立了學雷鋒紅色基地。2019年年底,許琳娟在十二會村開展誌願服務活動時,發現缺乏飲用水是村民麵臨的頭等難題。於是,她拿出自己一年的退休金,在鋼材市場製作了一個集中供水塔,想方設法將供水塔運上山並架設管網。集中供水塔不僅解決了村民的飲用水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田澆灌問題。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焦作火車站成為疫情防控的前哨和重要防線。在這關鍵時期,許琳娟挺身而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組織200餘名學雷鋒誌願者,迅速進入戰“疫”角色。
“這點苦這點累算不了什麼,隻要能讓群眾安居樂業、健康平安,我的心裏就踏實。”許琳娟說。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麵對未知的困難和風險,她與誌願者並肩戰“疫”,牢牢堅守在崗位上。據統計,堅守焦作火車站抗疫一線6個月時間,他們服務進出站旅客86萬人次,誌願服務時長1.4萬多個小時。
做一件好事不難,但20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事,就需要堅守和擔當。目前,在許琳娟的帶領下,焦作市學雷鋒誌願者協會榮獲中國AAA社會組織、全國誌願組織標識單位等稱號,注冊誌願者達2200人;建立學雷鋒扶貧示範基地、學雷鋒紅色基地、雷鋒精神文化基地等15個基地,常態化開展幫助殘疾人、愛心助學、關愛老人、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30多個雷鋒公益項目。許琳娟先後榮獲中國好人、河南省學雷鋒標兵、河南省學雷鋒先進個人、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記者手記
雷鋒,是一個劃時代的名字,更是一種永恒的精神。許多人會問許琳娟參加誌願服務到底圖什麼?她說,當聽到服務對象說一聲謝謝、看到幫扶對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就已經實現了當誌願者的價值。
誌願者很平凡,平凡的麵容、平凡的製服、平凡的崗位,但正是這種平凡給了我們最多感動!一城之美,始於文明。當誌願服務成為每個人的人生信條,我們的社會將成為溫暖和諧的大家園。
主人公座右銘
掃碼看視頻
(記者 翟倩倩/文 董 蕾/圖)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