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鳥瞰通遼城。張啟民 攝
麥新雕像。 張啟民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大刀進行曲》是麥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誕生在中華民族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聲中,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旋律。
慷慨激昂的進行曲中,“革命音樂家”麥新的名字也深深鐫刻進這片土地。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有一個鎮、一個村都是以“麥新”命名的。
麥新,1914年12月生於上海。11歲時父親去世,依靠母親縫洗做工為生。九一八事變後,17歲的麥新在許多愛國進步人士影響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以音樂報國,創作了多篇抗日救亡歌曲。抗戰勝利後,麥新調任內蒙古自治區原哲裏木盟開魯縣工作,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和武裝鬥爭。
1947年2月,開魯縣第二次解放,麥新任中共開魯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等職,並主動深入到匪患猖獗的五區萬發永村開展工作。一到萬發永村,麥新就入農戶、下田地,帶領群眾搞清算鬥爭,組織春耕生產,培養發展了一批農村黨員。1947年6月6日,麥新遭土匪襲擊,壯烈犧牲,年僅33歲。
麥新同誌遺體安葬那天,開魯縣的父老鄉親紛紛前去悼念,哭聲震天動地。中共開魯縣委、縣政府舉辦隆重的追悼大會,並將五區命名為“麥新區”、萬發永村改為“麥新村”,表達對麥新烈士的懷念。
至今,麥新村的男女老少還傳頌著一個關於麥新的故事——麥新村的肖家有一個“傳家寶”,那是麥新烈士的半頂氈帽。
1947年3月,天還泛著冷,麥新來到萬發永村大柳樹下教鄉親們唱歌。他看到有位村民光著腦袋,凍得瑟瑟發抖,便立即摘下氈帽,從帽簷處轉圈揭開,一分為二,把裏層的氈子戴在了這位村民的頭上,自己隻戴薄薄的單層。
這位村民叫肖廣清。當他滿是凍瘡的耳朵被暖和的氈帽包住的那一刻,他的心裏熱乎乎的,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共產黨人就是有一頂氈帽,也要分一半給老百姓。
在麥新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肖廣清決定讓自己的弟弟參軍報國。經麥新介紹,肖廣清的弟弟肖廣珠成為一名光榮的革命軍人。
1947年6月1日,麥新帶領通訊員王振江去參加縣委工作會議。6月6日返回途中,遭到土匪包圍。麵對百餘名土匪,麥新臨危不懼,當即命令王振江保護好黨的重要文件返回縣委報告,他單身匹馬與土匪頑強戰鬥,為王振江爭取脫險的時間。他獨自占領一個小沙丘作為掩體,奮勇殺敵,身中數彈,最後壯烈犧牲在科爾沁草原上。
賡續紅色基因,奮進偉大時代。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開魯縣麥新鎮憑借出色的脫貧攻堅“成績單”,榮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麥新鎮以“六個精準”為出發點,堅持分類施策,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8戶貧困戶種植水稻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42戶貧困戶發展林果產業人均增收4300元以上,366戶貧困戶發展養鴿業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276戶貧困戶種植鮮椒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悠夫鴿業、麥新鮮椒、水泉稻米、林發果品四大特色產業,惠及全鎮3000多農牧戶帶動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如今,麥新鎮正積極探索紅色產業發展新路徑,實施集紅色教育、觀光農業、生態旅遊、軍事主題訓練等於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紅色教育基地。
草原兒女正在紅色精神引領下,踏上更加輝煌的新征程。
(記者 賈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鳥瞰通遼城。張啟民 攝
麥新雕像。 張啟民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大刀進行曲》是麥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誕生在中華民族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聲中,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旋律。
慷慨激昂的進行曲中,“革命音樂家”麥新的名字也深深鐫刻進這片土地。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有一個鎮、一個村都是以“麥新”命名的。
麥新,1914年12月生於上海。11歲時父親去世,依靠母親縫洗做工為生。九一八事變後,17歲的麥新在許多愛國進步人士影響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以音樂報國,創作了多篇抗日救亡歌曲。抗戰勝利後,麥新調任內蒙古自治區原哲裏木盟開魯縣工作,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和武裝鬥爭。
1947年2月,開魯縣第二次解放,麥新任中共開魯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等職,並主動深入到匪患猖獗的五區萬發永村開展工作。一到萬發永村,麥新就入農戶、下田地,帶領群眾搞清算鬥爭,組織春耕生產,培養發展了一批農村黨員。1947年6月6日,麥新遭土匪襲擊,壯烈犧牲,年僅33歲。
麥新同誌遺體安葬那天,開魯縣的父老鄉親紛紛前去悼念,哭聲震天動地。中共開魯縣委、縣政府舉辦隆重的追悼大會,並將五區命名為“麥新區”、萬發永村改為“麥新村”,表達對麥新烈士的懷念。
至今,麥新村的男女老少還傳頌著一個關於麥新的故事——麥新村的肖家有一個“傳家寶”,那是麥新烈士的半頂氈帽。
1947年3月,天還泛著冷,麥新來到萬發永村大柳樹下教鄉親們唱歌。他看到有位村民光著腦袋,凍得瑟瑟發抖,便立即摘下氈帽,從帽簷處轉圈揭開,一分為二,把裏層的氈子戴在了這位村民的頭上,自己隻戴薄薄的單層。
這位村民叫肖廣清。當他滿是凍瘡的耳朵被暖和的氈帽包住的那一刻,他的心裏熱乎乎的,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共產黨人就是有一頂氈帽,也要分一半給老百姓。
在麥新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肖廣清決定讓自己的弟弟參軍報國。經麥新介紹,肖廣清的弟弟肖廣珠成為一名光榮的革命軍人。
1947年6月1日,麥新帶領通訊員王振江去參加縣委工作會議。6月6日返回途中,遭到土匪包圍。麵對百餘名土匪,麥新臨危不懼,當即命令王振江保護好黨的重要文件返回縣委報告,他單身匹馬與土匪頑強戰鬥,為王振江爭取脫險的時間。他獨自占領一個小沙丘作為掩體,奮勇殺敵,身中數彈,最後壯烈犧牲在科爾沁草原上。
賡續紅色基因,奮進偉大時代。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開魯縣麥新鎮憑借出色的脫貧攻堅“成績單”,榮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麥新鎮以“六個精準”為出發點,堅持分類施策,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8戶貧困戶種植水稻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42戶貧困戶發展林果產業人均增收4300元以上,366戶貧困戶發展養鴿業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276戶貧困戶種植鮮椒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悠夫鴿業、麥新鮮椒、水泉稻米、林發果品四大特色產業,惠及全鎮3000多農牧戶帶動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如今,麥新鎮正積極探索紅色產業發展新路徑,實施集紅色教育、觀光農業、生態旅遊、軍事主題訓練等於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紅色教育基地。
草原兒女正在紅色精神引領下,踏上更加輝煌的新征程。
(記者 賈雪)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