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
記者 肖玉珍 攝
⬆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站。
記者 肖玉珍 攝
⬆發展綠色產業園區之前的塔拉灘(局部)。
(資料照片)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2020年9月26日,伴隨著調度員的一聲“開關合閘”,一條連接著青海和河南的“綠色天路”啟動雙極低端係統送電。
這條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為支撐青海新能源大規模開發規劃建設的第一條特高壓輸電通道,也是世界首條主要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的外送通道。
青豫直流工程起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止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78.5公裏,總投資約226億元,輸送容量800萬千瓦,每年可為河南省輸入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電”亮萬家燈火。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30日,青豫直流工程已累計向河南輸送“綠電”12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原煤消耗369.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09萬噸。
盛夏時節,放眼水碧山青的海南大地,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鄉風文明的幸福小康畫卷正徐徐展開。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牧區與東部農業區的連接地帶,居於“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的腹心區域,集民族地區、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和高寒地區於一體,農牧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海南藏族自治州認真貫徹黨的治藏方略,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譜寫了從封閉、貧窮、落後走向開放、富裕、文明的宏偉篇章。
“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是海南州昔日的真實寫照。記者了解到,依托獨特的水光風互補條件,2012年,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落戶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
在當地,塔拉灘意為荒蕪的草原,這裏海拔3000米以上,氧氣含量是平原地帶的64%。去過塔拉灘的人都知道,不下雨的塔拉灘隻有兩樣東西,暴曬的日光和漫天的沙塵。如今,放眼望去,一台台矗立的風機綿延數百公裏,大麵積的太陽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禿禿的沙石地麵,變成了“光伏海洋”。
尤其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麵小康以來,海南藏族自治州著力打造三江源綠色產業集聚發展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行區,轉變發展思路、大膽改革創新,搶抓新能源發展的曆史時機,建立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將塔拉灘荒灘納入園區統一規劃,建設集光伏、風力發電和工業加工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記者了解到,這個園區規劃麵積為3028.5平方公裏(光伏發電園609.6平方公裏、風力發電園2400平方公裏、工業加工製造區18.9平方公裏),規劃裝機容量3550萬千瓦,將達到3個千萬千瓦級水平,力爭打造全省清潔能源高地。
2019年海南州整體實現脫貧摘帽,新型清潔能源已成為海南州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形成了以水風光儲為支柱的產業集群。現在,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區兩園)已形成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製造、電力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於一體的全球最大綜合性示範園區。5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85萬千瓦世界單體規模最大水光互補發電項目、全國首座百兆瓦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均已落戶園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1864萬千瓦。
當前,海南州正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加強與華為、阿裏、騰訊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走進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隻見一塊塊深藍色的光伏板、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風電塔,仿若一塊塊晶瑩剔透的鑽石和耀眼的巨人,閃爍著璀璨的光芒,綻放著助農增收的希望。
生態立州,綻放“海藏通衢”,扮靚青海湖畔。
(記者 肖玉珍)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
記者 肖玉珍 攝
⬆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站。
記者 肖玉珍 攝
⬆發展綠色產業園區之前的塔拉灘(局部)。
(資料照片)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2020年9月26日,伴隨著調度員的一聲“開關合閘”,一條連接著青海和河南的“綠色天路”啟動雙極低端係統送電。
這條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為支撐青海新能源大規模開發規劃建設的第一條特高壓輸電通道,也是世界首條主要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的外送通道。
青豫直流工程起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止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78.5公裏,總投資約226億元,輸送容量800萬千瓦,每年可為河南省輸入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電”亮萬家燈火。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30日,青豫直流工程已累計向河南輸送“綠電”12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原煤消耗369.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09萬噸。
盛夏時節,放眼水碧山青的海南大地,一幅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鄉風文明的幸福小康畫卷正徐徐展開。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牧區與東部農業區的連接地帶,居於“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的腹心區域,集民族地區、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和高寒地區於一體,農牧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海南藏族自治州認真貫徹黨的治藏方略,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譜寫了從封閉、貧窮、落後走向開放、富裕、文明的宏偉篇章。
“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是海南州昔日的真實寫照。記者了解到,依托獨特的水光風互補條件,2012年,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落戶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
在當地,塔拉灘意為荒蕪的草原,這裏海拔3000米以上,氧氣含量是平原地帶的64%。去過塔拉灘的人都知道,不下雨的塔拉灘隻有兩樣東西,暴曬的日光和漫天的沙塵。如今,放眼望去,一台台矗立的風機綿延數百公裏,大麵積的太陽能光伏板代替了光禿禿的沙石地麵,變成了“光伏海洋”。
尤其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麵小康以來,海南藏族自治州著力打造三江源綠色產業集聚發展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行區,轉變發展思路、大膽改革創新,搶抓新能源發展的曆史時機,建立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將塔拉灘荒灘納入園區統一規劃,建設集光伏、風力發電和工業加工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記者了解到,這個園區規劃麵積為3028.5平方公裏(光伏發電園609.6平方公裏、風力發電園2400平方公裏、工業加工製造區18.9平方公裏),規劃裝機容量3550萬千瓦,將達到3個千萬千瓦級水平,力爭打造全省清潔能源高地。
2019年海南州整體實現脫貧摘帽,新型清潔能源已成為海南州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形成了以水風光儲為支柱的產業集群。現在,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區兩園)已形成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製造、電力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於一體的全球最大綜合性示範園區。5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85萬千瓦世界單體規模最大水光互補發電項目、全國首座百兆瓦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均已落戶園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1864萬千瓦。
當前,海南州正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加強與華為、阿裏、騰訊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走進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隻見一塊塊深藍色的光伏板、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風電塔,仿若一塊塊晶瑩剔透的鑽石和耀眼的巨人,閃爍著璀璨的光芒,綻放著助農增收的希望。
生態立州,綻放“海藏通衢”,扮靚青海湖畔。
(記者 肖玉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