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百年奮鬥路 百城訪初心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中原首府的紅色魅力
更新時間:2021-7-26 10:53:58    來源:焦作日報



  上圖 中原軍區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
  陳 桉 攝 
 



 
  左下圖 日新月異的平頂山市。
  記者 牛智廣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盛夏時節,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北張莊自然村的一處農家院落,幽靜而略顯神秘。院門上方懸掛的“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牌匾和門前高聳的哨樓,顯示了這座院落的非同尋常。

  73年前,就是在這裏,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共產黨人運籌帷幄,相繼指揮部署了宛東戰役、宛西戰役等六大戰役,摧毀了國民黨在中原的防禦體係,建立行署以下各級人民政權,為在淮海地區組織戰略決戰創造了良好條件。

  小村莊成紅色首府

  從寶豐縣城沿241省道向北行駛到商酒務鎮,順著鄉間道路再前行約兩公裏,便來到了北張莊村。村裏有不少古槐樹和古皂角樹,環境清幽。

  一個偏僻小村莊,怎麼會成為中原紅色首府?寶豐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郜現鬆給出了答案。

  1947年,寶豐縣城雖已解放,但匪情嚴重,周圍的魯山、寶豐和郟縣都是有名的“蹚將窩”(匪窩)。北邊的鄭州、南邊的南陽等地均有國民黨重兵,而距縣城不遠的北張莊,房少樹多,便於隱蔽,且與周邊村子相距不遠,各機關方便聯係。於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就成了“焦點”和“中心”。

  194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成立中原局,由鄧小平任書記。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也稱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千裏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1948年4月底,劉伯承、鄧小平率中原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遷駐寶豐縣。5月26日前後,中原局、中原軍區司令部分別進駐縣城西北趙官營及北張莊村。

  運籌帷幄經略中原

  “院門上懸掛的牌匾,是劉伯承元帥之子劉蒙將軍題寫的。”寶豐縣紅色革命遺址管理所負責人司少樂說,此處是當時的地主楊濟武家的宅院,占地0.467公頃,院落四周寨牆高築。

  今年84歲的楊玉民是楊濟武的孫子,當年司令部進駐時他隻有12歲。雖然曆經70餘年,但當時的場景,老人至今記憶猶新。“劉伯承司令員住的是我三爺的房子,鄧小平政委的住處原來是我爺爺的母親住的……”雖然腿腳不太靈便,但楊玉民仍興致盎然地領著記者逐一參觀。

  楊玉民回憶說,當時情況複雜,對劉鄧等首長,大家均以“一號”“二號”等代號相稱,不喊名字。

  出司令部後門,不到百米就是一條名為洹河的小河。當年,鄧小平等人經常從院子後門出來,到河邊散步、談工作。這裏也是孩子們的樂園,楊玉民和小夥伴們經常在河裏洗澡。“鄧小平看到我們,就喊‘小鬼,這裏危險,上來耍’。”楊玉民笑著回憶說。

  在司令部舊址大院東側,一座八角草頂涼亭玲瓏別致。在八角亭的東邊,當時有一大片楊樹林,是團級以上幹部會議會址。郜現鬆說,1948年6月17日至19日,中原軍區在楊樹林召開了團級以上幹部會議,鄧小平、劉伯承、陳毅、鄧子恢、李雪峰、張際春、李達等出席,中原軍區機關和豫西二、五軍分區及直屬隊團以上幹部共1000多人參加了會議。

  中原軍區進駐北張莊村後,相繼指揮部署了宛東戰役、宛西戰役、豫東戰役、襄樊戰役、鄭州戰役和桐柏江漢戰役六大戰役。

  紅色文化代代傳承

  近年來,寶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紅色革命文化保護利用工作,縣財政先後投入3億多元,用於紅色革命文化的搶救、發掘、保護、開發和利用,進一步擦亮紅色文化底色。先後修繕了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寶豐會議會址和豫西行政幹部學校舊址,讓紅色革命遺址重煥新光;建設了中原解放紀念館、寶豐革命紀念館、八一公園、解放廣場等,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對烈士紀念碑進行了重修,讓全縣上下充盈著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這些紅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30萬人次前來參觀、旅遊。

  “時代前行的力量需要在傳承中凝聚。2020年,商酒務鎮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全鎮GDP突破40億元,稅收突破5500萬元。”商酒務鎮黨委書記郭書東表示,該鎮將“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積極作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如今的北張莊村,與周邊村莊合力推進環境重新塑形,已成為一個有故事、有記憶、有溫度的紅色文化鄉村。
 
 

(記者 田秀忠 巫 鵬)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原首府的紅色魅力
    2021-7-26 10:53:58    來源:焦作日報



      上圖 中原軍區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
      陳 桉 攝 
     



     
      左下圖 日新月異的平頂山市。
      記者 牛智廣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盛夏時節,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北張莊自然村的一處農家院落,幽靜而略顯神秘。院門上方懸掛的“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牌匾和門前高聳的哨樓,顯示了這座院落的非同尋常。

      73年前,就是在這裏,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共產黨人運籌帷幄,相繼指揮部署了宛東戰役、宛西戰役等六大戰役,摧毀了國民黨在中原的防禦體係,建立行署以下各級人民政權,為在淮海地區組織戰略決戰創造了良好條件。

      小村莊成紅色首府

      從寶豐縣城沿241省道向北行駛到商酒務鎮,順著鄉間道路再前行約兩公裏,便來到了北張莊村。村裏有不少古槐樹和古皂角樹,環境清幽。

      一個偏僻小村莊,怎麼會成為中原紅色首府?寶豐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郜現鬆給出了答案。

      1947年,寶豐縣城雖已解放,但匪情嚴重,周圍的魯山、寶豐和郟縣都是有名的“蹚將窩”(匪窩)。北邊的鄭州、南邊的南陽等地均有國民黨重兵,而距縣城不遠的北張莊,房少樹多,便於隱蔽,且與周邊村子相距不遠,各機關方便聯係。於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就成了“焦點”和“中心”。

      194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成立中原局,由鄧小平任書記。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也稱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千裏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1948年4月底,劉伯承、鄧小平率中原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遷駐寶豐縣。5月26日前後,中原局、中原軍區司令部分別進駐縣城西北趙官營及北張莊村。

      運籌帷幄經略中原

      “院門上懸掛的牌匾,是劉伯承元帥之子劉蒙將軍題寫的。”寶豐縣紅色革命遺址管理所負責人司少樂說,此處是當時的地主楊濟武家的宅院,占地0.467公頃,院落四周寨牆高築。

      今年84歲的楊玉民是楊濟武的孫子,當年司令部進駐時他隻有12歲。雖然曆經70餘年,但當時的場景,老人至今記憶猶新。“劉伯承司令員住的是我三爺的房子,鄧小平政委的住處原來是我爺爺的母親住的……”雖然腿腳不太靈便,但楊玉民仍興致盎然地領著記者逐一參觀。

      楊玉民回憶說,當時情況複雜,對劉鄧等首長,大家均以“一號”“二號”等代號相稱,不喊名字。

      出司令部後門,不到百米就是一條名為洹河的小河。當年,鄧小平等人經常從院子後門出來,到河邊散步、談工作。這裏也是孩子們的樂園,楊玉民和小夥伴們經常在河裏洗澡。“鄧小平看到我們,就喊‘小鬼,這裏危險,上來耍’。”楊玉民笑著回憶說。

      在司令部舊址大院東側,一座八角草頂涼亭玲瓏別致。在八角亭的東邊,當時有一大片楊樹林,是團級以上幹部會議會址。郜現鬆說,1948年6月17日至19日,中原軍區在楊樹林召開了團級以上幹部會議,鄧小平、劉伯承、陳毅、鄧子恢、李雪峰、張際春、李達等出席,中原軍區機關和豫西二、五軍分區及直屬隊團以上幹部共1000多人參加了會議。

      中原軍區進駐北張莊村後,相繼指揮部署了宛東戰役、宛西戰役、豫東戰役、襄樊戰役、鄭州戰役和桐柏江漢戰役六大戰役。

      紅色文化代代傳承

      近年來,寶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紅色革命文化保護利用工作,縣財政先後投入3億多元,用於紅色革命文化的搶救、發掘、保護、開發和利用,進一步擦亮紅色文化底色。先後修繕了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寶豐會議會址和豫西行政幹部學校舊址,讓紅色革命遺址重煥新光;建設了中原解放紀念館、寶豐革命紀念館、八一公園、解放廣場等,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對烈士紀念碑進行了重修,讓全縣上下充盈著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這些紅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30萬人次前來參觀、旅遊。

      “時代前行的力量需要在傳承中凝聚。2020年,商酒務鎮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全鎮GDP突破40億元,稅收突破5500萬元。”商酒務鎮黨委書記郭書東表示,該鎮將“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積極作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如今的北張莊村,與周邊村莊合力推進環境重新塑形,已成為一個有故事、有記憶、有溫度的紅色文化鄉村。
     
     

    (記者 田秀忠 巫 鵬)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短評不忘初心謀新篇
    紅色基因為宣漢聚氣鑄魂
    短評書寫革命老區新華章
    回望風雨!我們,都是英雄!
    城市防汛安全常識宣傳(二)
    城市防汛安全常識宣傳(一)
    遠大北苑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在疏通下水道
    我市全麵築起城區防汛“安全堤壩”
    沁河大堤範村險工段開展防汛實戰演練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