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百年奮鬥路 百城訪初心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母子英雄”勵後人
更新時間:2021-7-15 9:39:36    來源:焦作日報



  ⬆滄州老城風貌。宗增順 攝 
 



 
  ⬇大運河穿滄州而過。記者 魏誌廣 攝



 
 
  馬本齋紀念館。 記者 魏誌廣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河北省滄州市,東臨渤海,西望太行,南接齊魯,北依京津。這裏是紅色革命老區。早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滄州就有了黨的聲音和活動。抗日戰爭時期,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成為黨領導下的著名抗日武裝力量,在滄州大地上上演了波瀾壯闊的對敵鬥爭史,樹起了巍峨的紅色豐碑。

  在滄州市區大運河畔,馬本齋廣場上遊人如織,人們或悠閑漫步,或跳舞唱歌。廣場中央聳立的馬本齋塑像,仿佛在注視著這和平喜樂的盛世景象。

  2009年,國家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抗日英雄馬本齋位列其中。

  馬本齋是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人。如今,在他的故鄉本齋回族鄉本齋東村,馬本齋紀念館莊重肅穆。紀念館前,一尊馬本齋揮刀躍馬的塑像,盡顯抗日英雄英勇傳奇的一生。32年來致力於回民支隊曆史拍攝的獻縣農民攝影師趙文嶺做向導,帶記者走進馬本齋紀念館。

  “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奮勇殺敵,經曆大小戰鬥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被毛澤東主席譽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臨終前,還鼓勵回民支隊的戰士們要跟黨走,跟毛主席走,一定要抗戰到底!母子兩代的故事更讓人感動。”在趙文嶺的講解下,馬本齋光榮的一生鋪展在我們麵前。

  1903年,馬本齋出生在獻縣一個回族農民家庭。他早年投身奉軍,“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棄官返鄉。全民族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奮起抗日。1938年,他率部參加八路軍,改稱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1938年10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馬本齋率部在廣闊的冀中平原馳騁縱橫,屢建奇功。

  1941年9月,日軍抓捕了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企圖讓她給兒子寫勸降信。白文冠堅貞不屈,絕食抗爭,光榮殉國。她留下遺言:“不吃東西,就是抗日。”

  馬本齋聽到母親犧牲的噩耗後,強忍悲憤,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誌,繼續鬥爭。”

  由於長期艱苦作戰,馬本齋身患重病。1944年1月,在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前,他抱病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報告,叮囑同誌們“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抗戰到底”!2月7日,馬本齋在河南省濮陽市病逝,時年41歲。

  1944年3月17日,延安各界代表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題寫的挽詞是“馬本齋同誌不死”,周恩來題寫的是“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題寫的是“壯誌難移,漢回民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為了紀念馬本齋,政府將他的出生地命名為本齋村和本齋鄉。馬本齋的家鄉本齋東村充分展示馬本齋、回民支隊、馬母白文冠的英勇抗日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打造集紅色曆史、研學教育、工業旅遊、餐飲娛樂於一體的新鄉村。

  馬本齋紀念館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很多單位把參觀馬本齋紀念館作為推動黨史教育、學習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組織黨員幹部前來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追憶英雄事跡。還有很多市民自發驅車而來,表達對革命烈士馬本齋和回民支隊的崇敬與懷念。

  多年來,滄州人民在“母子英雄”精神的激勵下,把黨的初心、使命銘刻於心,用辛勤的汗水改天換地,百姓生活安定幸福,城鄉麵貌翻天覆地。

  奮進新征程,滄州人民正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沿海經濟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飛速前行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
 
 

(記者 楊金麗 魏誌廣)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母子英雄”勵後人
    2021-7-15 9:39:36    來源:焦作日報



      ⬆滄州老城風貌。宗增順 攝 
     



     
      ⬇大運河穿滄州而過。記者 魏誌廣 攝



     
     
      馬本齋紀念館。 記者 魏誌廣 攝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河北省滄州市,東臨渤海,西望太行,南接齊魯,北依京津。這裏是紅色革命老區。早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滄州就有了黨的聲音和活動。抗日戰爭時期,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成為黨領導下的著名抗日武裝力量,在滄州大地上上演了波瀾壯闊的對敵鬥爭史,樹起了巍峨的紅色豐碑。

      在滄州市區大運河畔,馬本齋廣場上遊人如織,人們或悠閑漫步,或跳舞唱歌。廣場中央聳立的馬本齋塑像,仿佛在注視著這和平喜樂的盛世景象。

      2009年,國家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抗日英雄馬本齋位列其中。

      馬本齋是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人。如今,在他的故鄉本齋回族鄉本齋東村,馬本齋紀念館莊重肅穆。紀念館前,一尊馬本齋揮刀躍馬的塑像,盡顯抗日英雄英勇傳奇的一生。32年來致力於回民支隊曆史拍攝的獻縣農民攝影師趙文嶺做向導,帶記者走進馬本齋紀念館。

      “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奮勇殺敵,經曆大小戰鬥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被毛澤東主席譽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臨終前,還鼓勵回民支隊的戰士們要跟黨走,跟毛主席走,一定要抗戰到底!母子兩代的故事更讓人感動。”在趙文嶺的講解下,馬本齋光榮的一生鋪展在我們麵前。

      1903年,馬本齋出生在獻縣一個回族農民家庭。他早年投身奉軍,“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棄官返鄉。全民族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奮起抗日。1938年,他率部參加八路軍,改稱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1938年10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馬本齋率部在廣闊的冀中平原馳騁縱橫,屢建奇功。

      1941年9月,日軍抓捕了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企圖讓她給兒子寫勸降信。白文冠堅貞不屈,絕食抗爭,光榮殉國。她留下遺言:“不吃東西,就是抗日。”

      馬本齋聽到母親犧牲的噩耗後,強忍悲憤,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誌,繼續鬥爭。”

      由於長期艱苦作戰,馬本齋身患重病。1944年1月,在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前,他抱病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報告,叮囑同誌們“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抗戰到底”!2月7日,馬本齋在河南省濮陽市病逝,時年41歲。

      1944年3月17日,延安各界代表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題寫的挽詞是“馬本齋同誌不死”,周恩來題寫的是“民族英雄,吾黨戰士”,朱德題寫的是“壯誌難移,漢回民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為了紀念馬本齋,政府將他的出生地命名為本齋村和本齋鄉。馬本齋的家鄉本齋東村充分展示馬本齋、回民支隊、馬母白文冠的英勇抗日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打造集紅色曆史、研學教育、工業旅遊、餐飲娛樂於一體的新鄉村。

      馬本齋紀念館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很多單位把參觀馬本齋紀念館作為推動黨史教育、學習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組織黨員幹部前來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追憶英雄事跡。還有很多市民自發驅車而來,表達對革命烈士馬本齋和回民支隊的崇敬與懷念。

      多年來,滄州人民在“母子英雄”精神的激勵下,把黨的初心、使命銘刻於心,用辛勤的汗水改天換地,百姓生活安定幸福,城鄉麵貌翻天覆地。

      奮進新征程,滄州人民正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沿海經濟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飛速前行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
     
     

    (記者 楊金麗 魏誌廣)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