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百年奮鬥路 百城訪初心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鐵道遊擊隊精神永放光彩
更新時間:2021-6-1 10:16:33    來源:焦作日報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新貌。

記者 郭緒雷 攝

 



 
  鐵道遊擊隊紀念園舊貌。

張 龍 攝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這首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電影《鐵道遊擊隊》插曲。遊擊隊員堅強的革命意誌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歌聲中廣為流傳。

  鐵道遊擊隊即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魯南鐵道大隊”,是戰鬥在津浦鐵路兗徐段和臨棗支線上的一支小型抗日武裝。自1939年在情報站基礎上創立到1946年編入主力部隊,在敵人的心腹地區堅持戰鬥達8年之久。8年中,他們以山區主力部隊為後盾,以微山湖為依托,在鐵道線及其兩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悲壯的抗日史劇。

  棗莊市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孫中啟介紹,鐵道遊擊隊搞情報、捉漢奸、截火車、打洋行、炸鐵路、毀橋梁,人民群眾稱之為能飛簷走壁的“俠客”,日偽軍稱之為從天而降的“飛虎隊”,八路軍首長稱之為插入敵人心髒的“懷中利劍、袖中匕首”。1942年至1943年,先後護送劉少奇、蕭華、朱瑞、陳光、陳毅等領導同誌及千餘名幹部、愛國青年安全通過津浦鐵路封鎖線。

  “作家劉知俠曾兩次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敵人封鎖線,采訪遊擊隊員,並與他們一起生活和戰鬥,根據洪振海、王誌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魯南鐵道大隊抗戰英雄事跡,創作了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現已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經典之作。”孫中啟說。

  5月24日,記者連線了老鐵道遊擊隊員張再新的妻侄女陳新紅女士,並通過她采訪到現住河北唐山的張再新老人。張再新於1924年出生在山東省微山湖畔,1940年參加八路軍蘇魯支隊。1941年2月,受八路軍一一五師派遣到臨城建立情報站,負責搜集津浦鐵路沿線日軍封鎖鐵路和對山區掃蕩的信息。1943年在山東抗大學習畢業後,到魯南鐵道大隊擔任文化教員。1944年,張再新任短槍隊指導員,參加了奇襲臨城偽公所、沙溝奪機槍等戰鬥。2015年9月,張再新老人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采訪結束時,張再新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年輕一代了解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曆史,珍惜幸福生活,傳承好鐵道遊擊隊精神,建設好美麗家園。

  棗莊市薛城區臨山公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不時見到遊人在公園內參觀遊覽。在鐵道遊擊隊紀念館,記者看到一批批接受紅色教育的黨政幹部、學生和群眾正有序參觀。

  據介紹,依托鐵道遊擊隊紅色文化,薛城區打造了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該基地建有鐵道遊擊隊紀念碑、將軍碑廊、紀念館、棗莊人民英雄紀念園、紀念廣場等。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設是棗莊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弘揚鐵道遊擊隊精神、打造棗莊紅色文化品牌實施的市級重點工程,也是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於2019年建成使用,拓展了鐵道遊擊隊紀念園的紀念空間,為打造“立足棗莊、麵向山東、輻射全國的一流黨性教育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看到,紀念館中的主體展覽共分《抗日烽火燃魯南》《初露鋒芒顯身手》《鐵道飛虎出奇兵》《凝聚力量同抗日》《沙溝受降載史冊》《紅色基因代代傳》六部分,再現了鐵道遊擊隊的光輝曆程,彰顯了“赤誠報國、不怕犧牲、機智靈活、勇於亮劍”的鐵道遊擊隊精神。

  如今,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已成為棗莊及其周邊地區幹部群眾、青年學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打卡地”。薛城區舜耕實驗學校高二學生杜月月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被英雄事跡和戰時實物深深震撼,一定要努力學習,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徐暘,清華大學教師,在紀念館參觀學習後深受鼓舞。他表示,作為一名黨員科技工作者,將發揚鐵道遊擊隊精神,立足崗位不斷創新,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美好。
 


 
(記者 王兆虎)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鐵道遊擊隊精神永放光彩
    2021-6-1 10:16:33    來源:焦作日報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新貌。

    記者 郭緒雷 攝

     



     
      鐵道遊擊隊紀念園舊貌。

    張 龍 攝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這首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電影《鐵道遊擊隊》插曲。遊擊隊員堅強的革命意誌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歌聲中廣為流傳。

      鐵道遊擊隊即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魯南鐵道大隊”,是戰鬥在津浦鐵路兗徐段和臨棗支線上的一支小型抗日武裝。自1939年在情報站基礎上創立到1946年編入主力部隊,在敵人的心腹地區堅持戰鬥達8年之久。8年中,他們以山區主力部隊為後盾,以微山湖為依托,在鐵道線及其兩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悲壯的抗日史劇。

      棗莊市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孫中啟介紹,鐵道遊擊隊搞情報、捉漢奸、截火車、打洋行、炸鐵路、毀橋梁,人民群眾稱之為能飛簷走壁的“俠客”,日偽軍稱之為從天而降的“飛虎隊”,八路軍首長稱之為插入敵人心髒的“懷中利劍、袖中匕首”。1942年至1943年,先後護送劉少奇、蕭華、朱瑞、陳光、陳毅等領導同誌及千餘名幹部、愛國青年安全通過津浦鐵路封鎖線。

      “作家劉知俠曾兩次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敵人封鎖線,采訪遊擊隊員,並與他們一起生活和戰鬥,根據洪振海、王誌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魯南鐵道大隊抗戰英雄事跡,創作了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現已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經典之作。”孫中啟說。

      5月24日,記者連線了老鐵道遊擊隊員張再新的妻侄女陳新紅女士,並通過她采訪到現住河北唐山的張再新老人。張再新於1924年出生在山東省微山湖畔,1940年參加八路軍蘇魯支隊。1941年2月,受八路軍一一五師派遣到臨城建立情報站,負責搜集津浦鐵路沿線日軍封鎖鐵路和對山區掃蕩的信息。1943年在山東抗大學習畢業後,到魯南鐵道大隊擔任文化教員。1944年,張再新任短槍隊指導員,參加了奇襲臨城偽公所、沙溝奪機槍等戰鬥。2015年9月,張再新老人獲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采訪結束時,張再新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年輕一代了解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曆史,珍惜幸福生活,傳承好鐵道遊擊隊精神,建設好美麗家園。

      棗莊市薛城區臨山公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不時見到遊人在公園內參觀遊覽。在鐵道遊擊隊紀念館,記者看到一批批接受紅色教育的黨政幹部、學生和群眾正有序參觀。

      據介紹,依托鐵道遊擊隊紅色文化,薛城區打造了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該基地建有鐵道遊擊隊紀念碑、將軍碑廊、紀念館、棗莊人民英雄紀念園、紀念廣場等。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設是棗莊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弘揚鐵道遊擊隊精神、打造棗莊紅色文化品牌實施的市級重點工程,也是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鐵道遊擊隊紀念館於2019年建成使用,拓展了鐵道遊擊隊紀念園的紀念空間,為打造“立足棗莊、麵向山東、輻射全國的一流黨性教育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看到,紀念館中的主體展覽共分《抗日烽火燃魯南》《初露鋒芒顯身手》《鐵道飛虎出奇兵》《凝聚力量同抗日》《沙溝受降載史冊》《紅色基因代代傳》六部分,再現了鐵道遊擊隊的光輝曆程,彰顯了“赤誠報國、不怕犧牲、機智靈活、勇於亮劍”的鐵道遊擊隊精神。

      如今,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已成為棗莊及其周邊地區幹部群眾、青年學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打卡地”。薛城區舜耕實驗學校高二學生杜月月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被英雄事跡和戰時實物深深震撼,一定要努力學習,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徐暘,清華大學教師,在紀念館參觀學習後深受鼓舞。他表示,作為一名黨員科技工作者,將發揚鐵道遊擊隊精神,立足崗位不斷創新,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美好。
     


     
    (記者 王兆虎)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