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江姐故居。
記者 宋姿熠 攝
俯瞰江姐村。
記者 宋姿熠 攝
掃描二維碼看精彩視頻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姐村,湧現出兩名“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長征途中血灑遵義城下;小說《紅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重慶解放前夕被殺害於渣滓洞的江竹筠烈士。他們的事跡激勵和影響了幾代人。
1949年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昔日靠天吃飯的小山村,逐步發展為東部新城核心區、內自同城化的橋頭堡,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地,江姐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姑姑是1928年去的重慶,那一年天幹,李白河都見底了……我父親挑著籮筐一直送到大山鋪……”71歲的江子剛是江姐故居管理員,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江竹筠的侄子,他經常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講上一段從長輩處聽來的故事,然後應對方要求一起合影留念。
時代發展鄉村巨變
“以前是靠天吃飯,爬坡上坎惱火得很!”以傳統農耕為主的江姐村屬典型丘陵地貌,在上了年紀村民的記憶裏,趕場天挑著瓜果蔬菜到大山鋪賣,出入隻有一條機耕道:天晴一身汗,下雨一腳泥。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大力推廣龍都早香柚,村民生活逐漸好轉,交通條件也得到改善,三輪車成了主要運輸和代步工具。進入21世紀,江姐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提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2007年,修複後的江姐故居正式對外開放,鄧萍故居於2011年修複完成,作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眾多遊客前來緬懷英烈。同時,村民的收入也芝麻開花節節高,修起了小洋樓,開上了小汽車,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萬元。
近年來,隨著自貢城市化建設推進,地處東部新城核心區的江姐村更吸引了碧桂園、嘉祥外國語學校、中華彩燈大世界、四川輕化工大學李白河校區等重大項目落地,全市麵積最大的濕地公園也即將建成開園。
江姐村的變遷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和商機,外出務工或經商的村民紛紛留了下來,有的經過培訓成了收入不菲的製燈工人,有的帶著打拚多年的積累返鄉二次創業,為家鄉建設出一分力。
江姐精神代代相傳
今年年初走馬上任的江姐村黨委書記張平,從部隊轉業後幹過工程,搞過餐飲,經營的彩燈公司也做得有聲有色。實現財務自由後,張平開始琢磨“如何體現自我價值”,於是將公司交給妻子打理,把全部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帶領鄉親共同發展”上。
“村委會的工資基本上隻夠油錢。”為了省油,張平把大越野換成了小波羅。他告訴記者,舍棄安逸生活擔此重任,是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更是一名“江姐村人”。
同樣在外打拚多年並闖出了一片天的吳明全則表示,談生意時會主動介紹自己來自江姐村,對方的態度頓時轉變。
“江姐村人就是不一樣,這一點已經融入血液。”村黨委副書記陳仲良介紹,2017年5月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動工修建,方案一出,丈量土地工作迅速鋪開,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目前,江姐村征用土地超過7000畝,農轉非人員超過4000人,沒發生一起阻撓施工或上訪事件。
江姐村的幹部說:“革命先烈是拿命來幹,我們現在隻需要多花上一點時間,多跑上兩趟路……”
江姐村的村民說:“江姐是從我們村走出去的,作為江姐的後人,我們不能給她丟臉……”
去年疫情發生後,江姐村是全市首個發出捐款倡議的村級單位,倡議發出當晚,一位名叫王尚武的老黨員連夜趕到村委會,捐出了200元愛心款。
“一個村出了兩個‘雙百’人物,放在全國都不多見。”張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姐村將依托鄧萍故居、江姐故居以及中華彩燈大世界,走以“紅”帶“彩”特色旅遊發展之路,帶領群眾進一步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記者 張 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江姐故居。
記者 宋姿熠 攝
俯瞰江姐村。
記者 宋姿熠 攝
掃描二維碼看精彩視頻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姐村,湧現出兩名“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長征途中血灑遵義城下;小說《紅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重慶解放前夕被殺害於渣滓洞的江竹筠烈士。他們的事跡激勵和影響了幾代人。
1949年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昔日靠天吃飯的小山村,逐步發展為東部新城核心區、內自同城化的橋頭堡,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地,江姐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姑姑是1928年去的重慶,那一年天幹,李白河都見底了……我父親挑著籮筐一直送到大山鋪……”71歲的江子剛是江姐故居管理員,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江竹筠的侄子,他經常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講上一段從長輩處聽來的故事,然後應對方要求一起合影留念。
時代發展鄉村巨變
“以前是靠天吃飯,爬坡上坎惱火得很!”以傳統農耕為主的江姐村屬典型丘陵地貌,在上了年紀村民的記憶裏,趕場天挑著瓜果蔬菜到大山鋪賣,出入隻有一條機耕道:天晴一身汗,下雨一腳泥。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大力推廣龍都早香柚,村民生活逐漸好轉,交通條件也得到改善,三輪車成了主要運輸和代步工具。進入21世紀,江姐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提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的發展思路。2007年,修複後的江姐故居正式對外開放,鄧萍故居於2011年修複完成,作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眾多遊客前來緬懷英烈。同時,村民的收入也芝麻開花節節高,修起了小洋樓,開上了小汽車,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萬元。
近年來,隨著自貢城市化建設推進,地處東部新城核心區的江姐村更吸引了碧桂園、嘉祥外國語學校、中華彩燈大世界、四川輕化工大學李白河校區等重大項目落地,全市麵積最大的濕地公園也即將建成開園。
江姐村的變遷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和商機,外出務工或經商的村民紛紛留了下來,有的經過培訓成了收入不菲的製燈工人,有的帶著打拚多年的積累返鄉二次創業,為家鄉建設出一分力。
江姐精神代代相傳
今年年初走馬上任的江姐村黨委書記張平,從部隊轉業後幹過工程,搞過餐飲,經營的彩燈公司也做得有聲有色。實現財務自由後,張平開始琢磨“如何體現自我價值”,於是將公司交給妻子打理,把全部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帶領鄉親共同發展”上。
“村委會的工資基本上隻夠油錢。”為了省油,張平把大越野換成了小波羅。他告訴記者,舍棄安逸生活擔此重任,是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更是一名“江姐村人”。
同樣在外打拚多年並闖出了一片天的吳明全則表示,談生意時會主動介紹自己來自江姐村,對方的態度頓時轉變。
“江姐村人就是不一樣,這一點已經融入血液。”村黨委副書記陳仲良介紹,2017年5月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動工修建,方案一出,丈量土地工作迅速鋪開,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目前,江姐村征用土地超過7000畝,農轉非人員超過4000人,沒發生一起阻撓施工或上訪事件。
江姐村的幹部說:“革命先烈是拿命來幹,我們現在隻需要多花上一點時間,多跑上兩趟路……”
江姐村的村民說:“江姐是從我們村走出去的,作為江姐的後人,我們不能給她丟臉……”
去年疫情發生後,江姐村是全市首個發出捐款倡議的村級單位,倡議發出當晚,一位名叫王尚武的老黨員連夜趕到村委會,捐出了200元愛心款。
“一個村出了兩個‘雙百’人物,放在全國都不多見。”張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姐村將依托鄧萍故居、江姐故居以及中華彩燈大世界,走以“紅”帶“彩”特色旅遊發展之路,帶領群眾進一步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記者 張 才)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