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題區
“九縱成立大會現場人山人海,大會正在進行時,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但戰士們巋然不動。後來,秦基偉在回憶錄裏寫道:全都佇立在水天相連的滂沱大雨中,沒有一個人亂動,從戰士到司令員、政委,沒有一個人打傘披蓑衣……”近日,在焦作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參觀點——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蘇家作鄉寨卜昌村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以下簡稱九縱)紀念館前,該村68歲的講解員王興平,正慷慨激昂地為光電集團70多名黨員講述著九縱成立的革命故事。
王興平是寨卜昌村走出的一個大學生,曾在河南教育學院任教的他退休後定居上海。5年前,王興平放棄上海優渥的生活條件,把繁忙的家族生意交給兒子,自己一個人回到家鄉擔任紅色講解員。
“不了解中國農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國。退休後,我在農村生活了5年,仿佛又上了一次大學。作為一名黨員,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王興平說。
寨卜昌村3號院是建於1886年的古建築,由清末武舉人王大謨所建。日前,在3號院裏,王大謨的第五代後人、今年53歲的王繼東向遊客介紹屋內屏風上掛著的一麵錦旗:“1947年8月,太行軍區四地委、四專署贈送給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這麵錦旗,繡有‘太行子弟結長纓、跨河南征縛蒼龍’字樣。8月15日,九縱成立暨南征誓師大會在寨卜昌村村頭隆重舉行。九縱政委黃鎮宣讀晉冀魯豫軍區關於組建九縱和任命旅以上幹部的命令後,太行軍區第四專署專員杜毓雲代表太行行署600萬人民,向九縱贈送了這麵錦旗。”1947年,九縱首任司令員秦基偉曾在3號院裏辦公居住。王繼東92歲的姑姑王文仙至今還記得秦基偉在此居住時的情景。
王繼東從小在3號院居住,對房屋結構、曆史文化知道不少。正在此處采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董雁對王繼東很欣賞,誇他房屋保護、義務紅色宣傳工作做得好。
2009年10月28日,空降兵第十五軍原軍長姚恒斌少將帶領1500多名官兵訓練路過焦作時,專程到寨卜昌村舉行“尋根勵誌”宣誓儀式,令王繼東十分震撼。王繼東如今是村裏的一名義務紅色講解員。他每天從市裏坐第一班22路公交車到寨卜昌村,負責紅色講解工作,“下班”後再坐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市裏。“我是一名黨員,講好黨史中的戰鬥故事、奮鬥故事是我的職責。”王繼東說。
(記者朱曉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九縱成立大會現場人山人海,大會正在進行時,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但戰士們巋然不動。後來,秦基偉在回憶錄裏寫道:全都佇立在水天相連的滂沱大雨中,沒有一個人亂動,從戰士到司令員、政委,沒有一個人打傘披蓑衣……”近日,在焦作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參觀點——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蘇家作鄉寨卜昌村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以下簡稱九縱)紀念館前,該村68歲的講解員王興平,正慷慨激昂地為光電集團70多名黨員講述著九縱成立的革命故事。
王興平是寨卜昌村走出的一個大學生,曾在河南教育學院任教的他退休後定居上海。5年前,王興平放棄上海優渥的生活條件,把繁忙的家族生意交給兒子,自己一個人回到家鄉擔任紅色講解員。
“不了解中國農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國。退休後,我在農村生活了5年,仿佛又上了一次大學。作為一名黨員,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王興平說。
寨卜昌村3號院是建於1886年的古建築,由清末武舉人王大謨所建。日前,在3號院裏,王大謨的第五代後人、今年53歲的王繼東向遊客介紹屋內屏風上掛著的一麵錦旗:“1947年8月,太行軍區四地委、四專署贈送給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這麵錦旗,繡有‘太行子弟結長纓、跨河南征縛蒼龍’字樣。8月15日,九縱成立暨南征誓師大會在寨卜昌村村頭隆重舉行。九縱政委黃鎮宣讀晉冀魯豫軍區關於組建九縱和任命旅以上幹部的命令後,太行軍區第四專署專員杜毓雲代表太行行署600萬人民,向九縱贈送了這麵錦旗。”1947年,九縱首任司令員秦基偉曾在3號院裏辦公居住。王繼東92歲的姑姑王文仙至今還記得秦基偉在此居住時的情景。
王繼東從小在3號院居住,對房屋結構、曆史文化知道不少。正在此處采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董雁對王繼東很欣賞,誇他房屋保護、義務紅色宣傳工作做得好。
2009年10月28日,空降兵第十五軍原軍長姚恒斌少將帶領1500多名官兵訓練路過焦作時,專程到寨卜昌村舉行“尋根勵誌”宣誓儀式,令王繼東十分震撼。王繼東如今是村裏的一名義務紅色講解員。他每天從市裏坐第一班22路公交車到寨卜昌村,負責紅色講解工作,“下班”後再坐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市裏。“我是一名黨員,講好黨史中的戰鬥故事、奮鬥故事是我的職責。”王繼東說。
(記者朱曉琳)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