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學習民法典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中國法學會強化“智庫”“紐帶”作用助力民法典“落地生根”
更新時間:2020-8-13 15:25:25    來源:新華社

  有“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之稱的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記者日前從中國法學會獲悉,中國法學會將著力強化“智庫”“紐帶”作用,加強民事法律製度研究等工作,努力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法典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後,工作重點轉入推動法律的貫徹落實。中國法學會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理論優勢、人才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民法典理論研究、普法宣傳等工作。

  一方麵,要加強對中國特色民事法律製度的理論研究、話語體係研究,為出台相關法律解釋、司法解釋,為行政機關做好民法典的銜接工作,發揮好自身“智庫”作用。

  另一方麵,要充分動員70多萬名中國法學會會員,通過“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誌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深入工廠、學校、農村、社區、高校等地開展民法典宣傳,有針對性地向群眾解讀民法典,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

  “民法典從通過到施行有近7個月的準備期。在此期間,我們要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讓民法典真正地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張文顯說。


(記者 白陽)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法學會強化“智庫”“紐帶”作用助力民法典“落地生根”
    2020-8-13 15:25:25    來源:新華社

      有“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之稱的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記者日前從中國法學會獲悉,中國法學會將著力強化“智庫”“紐帶”作用,加強民事法律製度研究等工作,努力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民法典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後,工作重點轉入推動法律的貫徹落實。中國法學會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理論優勢、人才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民法典理論研究、普法宣傳等工作。

      一方麵,要加強對中國特色民事法律製度的理論研究、話語體係研究,為出台相關法律解釋、司法解釋,為行政機關做好民法典的銜接工作,發揮好自身“智庫”作用。

      另一方麵,要充分動員70多萬名中國法學會會員,通過“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誌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深入工廠、學校、農村、社區、高校等地開展民法典宣傳,有針對性地向群眾解讀民法典,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

      “民法典從通過到施行有近7個月的準備期。在此期間,我們要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讓民法典真正地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裏。”張文顯說。


    (記者 白陽)

    文章編輯:陳婷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