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聚焦精準抓落實 創新機製提質效
更新時間:2020-12-17 15:24:18    來源:焦作日報

  核心提示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陟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麵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聚焦精準要求,壓實工作責任,盡銳出戰、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五年來,通過強化幫扶攻堅克難,創造了卓越減貧成效。通過全縣各級扶貧幹部的合力攻堅,全縣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3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減幅達到100%。

  ●五年來,通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補齊了基層民生短板。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23億元,對接項目557個,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產生活環境,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五年來,通過不忘初心擔當實幹,凝聚了強大攻堅合力。成立了脫貧攻堅“兩室九組”領導機構,書記、縣長帶頭抓,四大班子全參與,構建了職責明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五年來,通過發揮優勢創新提效,形成了武陟特色經驗。先後探索推行了“兩定製兜底線”“慈善+扶貧”“星級評定”“五養八延伸”等扶貧理念,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點讚,闖出了一條武陟特色的扶貧路。

  截至目前,全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39戶23446人,內含脫貧享受政策3006戶10698人、脫貧不享受政策3133戶12748人。其中,2020年共實現572戶1507人脫貧,圓滿完成了全麵脫貧目標。全縣共有35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除質保金外,2020年投入的6459.7萬元項目資金已全部支付到位。

  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責任落實

  深化學習強意識,扛牢政治責任。武陟縣委常委會、黨政班子會、政府常務會先後103次專題學習、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分析脫貧攻堅形勢,安排部署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

  黨建引領聚人心,建強攻堅堡壘。近年來,該縣新建、改擴建村級黨建陣地218個,實現村級黨建陣地全覆蓋,為脫貧攻堅提供了陣地保障。2016年以來,該縣累計選派156名駐村第一書記到35個貧困村和46個非貧困村任職,強化日常管理,築牢脫貧攻堅黨建基礎保障。

  領導上陣抓落實,凝聚攻堅合力。2016年以來,該縣先後召開高規格、大範圍動員會、推進會33次,工作調度會79次,分層次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該縣縣委書記秦迎軍、縣長申琳先後帶頭深入扶貧一線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其他縣級領導也多次深入所聯係鄉、村街以及貧困戶,把脈問診,解決實際問題;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各村街黨支部書記利用每周蹲點日活動,深入貧困村街、貧困戶家中,逐戶巡診,落實各項政策。

  強化責任促擔當,健全推進機製。該縣縣委、縣政府和15個鄉鎮(街道)簽訂了目標明晰、嚴肅可追責的脫貧攻堅目標管理責任書,縣直行業部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抓政策落實,幫扶單位圍繞“群眾滿意度”抓入戶幫扶。同時,該縣建立科學管用的扶貧工作推進機製,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實行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組織幫扶責任人落實每周蹲點日活動任務,推動扶貧措施落實。

  聚焦精準要求 狠抓政策落實

  推進健康扶貧,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該縣持續推進兩定製兜底線“3+3”健康扶貧模式,組建110支健康服務團隊,製訂醫療服務方案1092份,共隨訪11936人次,免費體檢1976人次。實行“3+3”醫保定製服務,累計救助58094人次,支出8096.09萬元。共為2745名貧困群眾辦理慢性病救助43107人次,支出1141.5萬元,為33名患有腎透析等重症困難群眾發放乘車券1450餘張,免費提供午餐700餘份。為72名貧困患者發放慈善救助款7.64萬元。投入8億元打造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醫療設備、人才培養引進、醫院軟環境等,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達93.99%。

  強化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該縣真正把扶貧與扶智結合起來,構建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保障體係,目前共資助27999人次1295.24萬元,實現了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投入“全麵改薄”、校舍維修改造、教師周轉房、宿舍等資金13416萬元,實施項目85個,改善提升了縣鄉村三級學校硬件水平。

  開展危房改造,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該縣共排查危房855戶,其中C級危房199戶、D級危房656戶,已全部改造到位,實現了貧困戶危房清零目標。

  實施提升工程,實現飲水安全有保障。該縣投入1810.26萬元,為33個村實施了飲水安全提升項目、為202個村實施了維修養護項目,解決了貧困戶的安全問題。對347個村街飲水安全情況進行了全麵監測,實現了水質監測全覆蓋,水質全部達標。

  聚焦特殊群體,實現兜底救助有保障。該縣全麵落實民政低保、特困供養、殘疾救助等救助政策,救助農村低保2098戶4271人,發放低保金3072.75萬元;救助特困供養209人,發放特困金333.03萬元;實施臨時救助1228戶,發放救助金149.57萬元;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775戶,為1676名貧困殘疾人和769名重度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522萬元;將年滿60周歲的貧困群眾全部納入養老保險待遇範圍,2016年以來,共發放養老保險金1.6萬人次2020.1萬元。

  抓住關鍵環節 狠抓工作落實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進項目建設。2020年,該縣共投入各級扶貧資金6459.7萬元,對接項目158個,目前已全部完工,已撥付資金6163.78萬元,資金支付率達95.42%。強化項目監管,嚴格入庫項目,2021年共入庫項目239個,涉及資金10871.9萬元,其中產業扶貧項目114個,涉及資金6602萬元,占比為60.7%。

  完善帶貧模式,推進產業發展。該縣加大產業資金投入力度。2016年以來,投入產業資金8724.7萬元,建立產業扶貧基地84個。持續壯大特色產業,推行“產業+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模式,打造喬廟鎮菡香稻米、大虹橋鄉草莓種植、詹店福滿園等32個產業扶貧基地;實施“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工程,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打造喬廟鎮彙力康公司、三陽鄉旭瑞養鴨、小董鄉翔勝製帶等52個就業基地。完善產業帶貧模式,開發保潔、護路、防疫、飲水安全管理等產業公益崗位1381個,帶動貧困戶增收678.41萬元。

  強化金融服務,推進金融扶貧。該縣落實小額信貸政策。2016年以來,共發放貧困戶貸款2669筆11751.43萬元。落實精準扶貧企業貸款政策。創新“企業+產業”“基地+就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項目”等模式,目前已落實黃河集團、翔勝製帶5個項目,貸款金額6600萬元,帶動貧困戶660戶。

  助力白河鎮脫貧,推進結對幫扶。該縣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00萬元,用於2個產業類項目和2個基礎設施項目。幫助白河鎮招商引資100萬元用於發展特色產業。投入60萬元援建白河鎮黃柏樹村、下寺村、大青村、上河村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加強人才支援,開展愛心捐助。累計為白河鎮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愛心物資,用於扶貧濟困和疫情防控。累計組織20家企業開展專場招聘會,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貧困勞動力95人。

  創新方式方法 突出亮點特色

  針對解決兜底貧困戶脫貧難、返貧易問題,創新推行“五養八延伸”工作機製。截至目前,該縣465戶兜底戶已全部簽訂了“五養”協議,418戶簽訂協議托養家庭全部定製了“八延伸”政策,兜底戶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幸福指數明顯提高,脫貧內生動力更加充足。

  針對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創新推行脫貧光榮戶星級評定工作機製。該縣累計投入資金300餘萬元,評出各類星30萬顆。湧現出了“創業典型”何小彩、“身殘誌堅”李小六、“北郭網紅”索羅森等一批勤勞致富典型,獲得五顆星貧困戶比例由5%上升到46%,貧困戶內生動力有效激發。

  針對社會兜底救助問題,創新推行“慈善+扶貧”工作機製。2016年以來,該縣共募集慈善資金2890餘萬元,累計發放善款2559餘萬元,惠及困難群眾22萬人次。慈善助力精準扶貧項目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該縣作為全國唯一非貧困縣在2019年全國扶貧論壇上作了典型發言。

  針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積極探索“五創三治”“三變五合”兩項改革。該縣累計創建五類示範村173個,發放獎補資金706.9萬元,“五創三治”鄉村治理模式被人民網評為全國民生示範工程;全麵推進“三變五合”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組建資產、土地、勞務、旅遊、置業五大合作社,開展集體產權“三清”(清資產、清合同、清欠款),全縣村街集體年收入增加近千萬元,為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聚焦精準抓落實 創新機製提質效
    2020-12-17 15:24:18    來源:焦作日報

      核心提示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陟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麵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聚焦精準要求,壓實工作責任,盡銳出戰、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五年來,通過強化幫扶攻堅克難,創造了卓越減貧成效。通過全縣各級扶貧幹部的合力攻堅,全縣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3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減幅達到100%。

      ●五年來,通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補齊了基層民生短板。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23億元,對接項目557個,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產生活環境,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五年來,通過不忘初心擔當實幹,凝聚了強大攻堅合力。成立了脫貧攻堅“兩室九組”領導機構,書記、縣長帶頭抓,四大班子全參與,構建了職責明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五年來,通過發揮優勢創新提效,形成了武陟特色經驗。先後探索推行了“兩定製兜底線”“慈善+扶貧”“星級評定”“五養八延伸”等扶貧理念,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點讚,闖出了一條武陟特色的扶貧路。

      截至目前,全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39戶23446人,內含脫貧享受政策3006戶10698人、脫貧不享受政策3133戶12748人。其中,2020年共實現572戶1507人脫貧,圓滿完成了全麵脫貧目標。全縣共有35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除質保金外,2020年投入的6459.7萬元項目資金已全部支付到位。

      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責任落實

      深化學習強意識,扛牢政治責任。武陟縣委常委會、黨政班子會、政府常務會先後103次專題學習、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分析脫貧攻堅形勢,安排部署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

      黨建引領聚人心,建強攻堅堡壘。近年來,該縣新建、改擴建村級黨建陣地218個,實現村級黨建陣地全覆蓋,為脫貧攻堅提供了陣地保障。2016年以來,該縣累計選派156名駐村第一書記到35個貧困村和46個非貧困村任職,強化日常管理,築牢脫貧攻堅黨建基礎保障。

      領導上陣抓落實,凝聚攻堅合力。2016年以來,該縣先後召開高規格、大範圍動員會、推進會33次,工作調度會79次,分層次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該縣縣委書記秦迎軍、縣長申琳先後帶頭深入扶貧一線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其他縣級領導也多次深入所聯係鄉、村街以及貧困戶,把脈問診,解決實際問題;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各村街黨支部書記利用每周蹲點日活動,深入貧困村街、貧困戶家中,逐戶巡診,落實各項政策。

      強化責任促擔當,健全推進機製。該縣縣委、縣政府和15個鄉鎮(街道)簽訂了目標明晰、嚴肅可追責的脫貧攻堅目標管理責任書,縣直行業部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抓政策落實,幫扶單位圍繞“群眾滿意度”抓入戶幫扶。同時,該縣建立科學管用的扶貧工作推進機製,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實行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組織幫扶責任人落實每周蹲點日活動任務,推動扶貧措施落實。

      聚焦精準要求 狠抓政策落實

      推進健康扶貧,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該縣持續推進兩定製兜底線“3+3”健康扶貧模式,組建110支健康服務團隊,製訂醫療服務方案1092份,共隨訪11936人次,免費體檢1976人次。實行“3+3”醫保定製服務,累計救助58094人次,支出8096.09萬元。共為2745名貧困群眾辦理慢性病救助43107人次,支出1141.5萬元,為33名患有腎透析等重症困難群眾發放乘車券1450餘張,免費提供午餐700餘份。為72名貧困患者發放慈善救助款7.64萬元。投入8億元打造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醫療設備、人才培養引進、醫院軟環境等,貧困患者縣域內就診率達93.99%。

      強化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該縣真正把扶貧與扶智結合起來,構建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保障體係,目前共資助27999人次1295.24萬元,實現了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投入“全麵改薄”、校舍維修改造、教師周轉房、宿舍等資金13416萬元,實施項目85個,改善提升了縣鄉村三級學校硬件水平。

      開展危房改造,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該縣共排查危房855戶,其中C級危房199戶、D級危房656戶,已全部改造到位,實現了貧困戶危房清零目標。

      實施提升工程,實現飲水安全有保障。該縣投入1810.26萬元,為33個村實施了飲水安全提升項目、為202個村實施了維修養護項目,解決了貧困戶的安全問題。對347個村街飲水安全情況進行了全麵監測,實現了水質監測全覆蓋,水質全部達標。

      聚焦特殊群體,實現兜底救助有保障。該縣全麵落實民政低保、特困供養、殘疾救助等救助政策,救助農村低保2098戶4271人,發放低保金3072.75萬元;救助特困供養209人,發放特困金333.03萬元;實施臨時救助1228戶,發放救助金149.57萬元;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775戶,為1676名貧困殘疾人和769名重度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522萬元;將年滿60周歲的貧困群眾全部納入養老保險待遇範圍,2016年以來,共發放養老保險金1.6萬人次2020.1萬元。

      抓住關鍵環節 狠抓工作落實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進項目建設。2020年,該縣共投入各級扶貧資金6459.7萬元,對接項目158個,目前已全部完工,已撥付資金6163.78萬元,資金支付率達95.42%。強化項目監管,嚴格入庫項目,2021年共入庫項目239個,涉及資金10871.9萬元,其中產業扶貧項目114個,涉及資金6602萬元,占比為60.7%。

      完善帶貧模式,推進產業發展。該縣加大產業資金投入力度。2016年以來,投入產業資金8724.7萬元,建立產業扶貧基地84個。持續壯大特色產業,推行“產業+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模式,打造喬廟鎮菡香稻米、大虹橋鄉草莓種植、詹店福滿園等32個產業扶貧基地;實施“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工程,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打造喬廟鎮彙力康公司、三陽鄉旭瑞養鴨、小董鄉翔勝製帶等52個就業基地。完善產業帶貧模式,開發保潔、護路、防疫、飲水安全管理等產業公益崗位1381個,帶動貧困戶增收678.41萬元。

      強化金融服務,推進金融扶貧。該縣落實小額信貸政策。2016年以來,共發放貧困戶貸款2669筆11751.43萬元。落實精準扶貧企業貸款政策。創新“企業+產業”“基地+就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項目”等模式,目前已落實黃河集團、翔勝製帶5個項目,貸款金額6600萬元,帶動貧困戶660戶。

      助力白河鎮脫貧,推進結對幫扶。該縣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00萬元,用於2個產業類項目和2個基礎設施項目。幫助白河鎮招商引資100萬元用於發展特色產業。投入60萬元援建白河鎮黃柏樹村、下寺村、大青村、上河村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加強人才支援,開展愛心捐助。累計為白河鎮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愛心物資,用於扶貧濟困和疫情防控。累計組織20家企業開展專場招聘會,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貧困勞動力95人。

      創新方式方法 突出亮點特色

      針對解決兜底貧困戶脫貧難、返貧易問題,創新推行“五養八延伸”工作機製。截至目前,該縣465戶兜底戶已全部簽訂了“五養”協議,418戶簽訂協議托養家庭全部定製了“八延伸”政策,兜底戶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幸福指數明顯提高,脫貧內生動力更加充足。

      針對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問題,創新推行脫貧光榮戶星級評定工作機製。該縣累計投入資金300餘萬元,評出各類星30萬顆。湧現出了“創業典型”何小彩、“身殘誌堅”李小六、“北郭網紅”索羅森等一批勤勞致富典型,獲得五顆星貧困戶比例由5%上升到46%,貧困戶內生動力有效激發。

      針對社會兜底救助問題,創新推行“慈善+扶貧”工作機製。2016年以來,該縣共募集慈善資金2890餘萬元,累計發放善款2559餘萬元,惠及困難群眾22萬人次。慈善助力精準扶貧項目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該縣作為全國唯一非貧困縣在2019年全國扶貧論壇上作了典型發言。

      針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題,積極探索“五創三治”“三變五合”兩項改革。該縣累計創建五類示範村173個,發放獎補資金706.9萬元,“五創三治”鄉村治理模式被人民網評為全國民生示範工程;全麵推進“三變五合”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組建資產、土地、勞務、旅遊、置業五大合作社,開展集體產權“三清”(清資產、清合同、清欠款),全縣村街集體年收入增加近千萬元,為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文章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