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長沙:以“繡花功”精準攻破“插花貧”
更新時間:2020-7-13 16:28:20    來源:新華社

  一個辣椒炒肉、一個清炒南瓜,這是年過六旬的羅金樹老漢給自己做的午餐。84歲的母親年初過世後,享受到“五保”待遇的他,又養了幾十頭豬,順利脫了貧,在長沙城郊的黑麋峰過著平靜而充實的日子。

  作為湖南省會,長沙市經濟較為發達,但一些像羅金樹這樣因孤寡年老或因病因殘致貧的農戶,依然如“插花般”星羅棋布。這種“插花式貧困”,一直是非貧困地區小康建設的難點、堵點。

  近年來,長沙市通過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走出了一條攻破“插花貧”的有效路徑。

  精準識別“插花貧”

  長沙市望城區橋驛鎮黑麋峰村,距離長沙主城區僅30多公裏。在長沙市民眼中,黑麋峰村是城市近郊風景秀麗、山好水好的“森林氧吧”“城市綠肺”,但曾經在世居於此的村民眼中,這裏隻是個地貧人窮的“山窩窩”。

  黑麋峰村黨總支書記李誌國介紹說,盡管黑麋峰村離長沙城區很近,貧困人口卻不少。作為湖南省定貧困村,全村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291人。

  黑麋峰村是長沙市“插花貧”的一個縮影。通過深入調查和動態調整,到2017年,長沙市共精準識別出貧困村8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4.67萬戶、134865人。

  長沙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吳石平說,長沙市84個貧困村分布在4個區縣(市)的49個鄉鎮(街道)。13.4萬餘名貧困人口分布在6個區縣(市)的857個村(社區)。這些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相對分散,沒有連成片,是典型的“插花貧”。

  “因病和因殘,是相對發達地區出現貧困人口的主要原因,分別占到6成和2成以上。”瀏陽市扶貧事務中心主任羅永誌說,還有少數人是因孤、因災陷入貧困,這與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致貧原因有較大差別,因此幫扶思路也應有所不同。

  “貧困戶比較分散,有的組少,有的組多,要確保不漏一人,就得拿著‘放大鏡’看。”瀏陽市張坊鎮田溪村黨總支書記李紀煌說。

  精準施策“補短板”

  針對“插花式貧困”的特點和成因,長沙市製定出台了一套精準聚焦“補短板”的政策體係和幫扶辦法。

  黑麋峰村生態茶園內,5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帥印正在除草。前些年,由於母親年老體衰,愛人身有殘疾,兒女都在上學,一家人日子緊巴巴的。現如今,在扶貧幹部幫助下,他找到了合適的脫貧門路。

  “家裏養了20多頭豬、60多隻雞,我還在茶園做點事,去年家裏收入有六七萬塊錢,日子好過多了。”楊帥印說。

  盛夏時節,湘東羅霄山中草木葳蕤。在瀏陽市大圍山鎮同幸村黃泥塘組,45歲的汪炳生正在家門前清理蜂箱。他告訴記者,由於夫妻二人都體弱多病,不能外出務工,不能做重體力活兒,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開始,同幸村迎來一批批山外“遠親”。道路硬化、橋梁加固、易地搬遷、特色養殖……在長沙市委辦公廳、長沙市工信局等單位幫助下,同幸村補齊了基礎設施、扶貧產業等“短板”。

  “我家世代養蜂,這幾年,每年都能得到4000元產業扶貧資金。”汪炳生說,在政府幫扶下,養蜂規模不斷擴大,從父親當初傳下來的幾箱已增長到150多箱。去年收了2000多斤蜂蜜,全部銷售一空,賺了3萬多塊錢。

  黑麋峰村第一書記周若愚說,每個貧困村和貧困戶,各有各的資源和“短板”。“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扶貧幹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找準問題、找準出路。”

  精準幫扶“防返貧”

  瀏陽市大瑤鎮上升村的“脫貧戶”李達福,最近又當上“雞司令”。與他結對幫扶的企業老板拿出2000元錢,購買了一批雞苗,讓沒有養殖經驗的他先試養。

  “我要抓緊學習養雞知識,爭取把這個產業做好,以後收入更有保障。”李達福說。

  上升村位於湘贛邊,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01人,依靠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不過,村支兩委深入摸排發現,一些村民脫貧質量不高,很可能因病、因災返貧。

  村裏決定引入社會力量,聯手鞏固扶貧成果。通過努力,21戶有返貧風險的“脫貧戶”與愛心人士“結對認親”。村黨總支書記胡顯謀說:“有了愛心人士‘一對一’精準幫扶,這些‘脫貧戶’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近幾年來,長沙市通過出台獎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參與扶貧開發,促成155家企業、商會與全市84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共對接項目113個,簽約金額近30億元。

  長沙縣金井鎮副鎮長孫應德說:“我們加大對脫貧‘不穩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力度,一旦發現因病、因災返貧的苗頭,就及時介入幫扶,確保脫貧成果‘不打折’。”

  長沙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脫貧4.45萬戶、130657人,剩餘的貧困戶預計年內可全部脫貧。


(記者 劉紫淩、劉良恒、周楠)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長沙:以“繡花功”精準攻破“插花貧”
    2020-7-13 16:28:20    來源:新華社

      一個辣椒炒肉、一個清炒南瓜,這是年過六旬的羅金樹老漢給自己做的午餐。84歲的母親年初過世後,享受到“五保”待遇的他,又養了幾十頭豬,順利脫了貧,在長沙城郊的黑麋峰過著平靜而充實的日子。

      作為湖南省會,長沙市經濟較為發達,但一些像羅金樹這樣因孤寡年老或因病因殘致貧的農戶,依然如“插花般”星羅棋布。這種“插花式貧困”,一直是非貧困地區小康建設的難點、堵點。

      近年來,長沙市通過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走出了一條攻破“插花貧”的有效路徑。

      精準識別“插花貧”

      長沙市望城區橋驛鎮黑麋峰村,距離長沙主城區僅30多公裏。在長沙市民眼中,黑麋峰村是城市近郊風景秀麗、山好水好的“森林氧吧”“城市綠肺”,但曾經在世居於此的村民眼中,這裏隻是個地貧人窮的“山窩窩”。

      黑麋峰村黨總支書記李誌國介紹說,盡管黑麋峰村離長沙城區很近,貧困人口卻不少。作為湖南省定貧困村,全村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291人。

      黑麋峰村是長沙市“插花貧”的一個縮影。通過深入調查和動態調整,到2017年,長沙市共精準識別出貧困村8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4.67萬戶、134865人。

      長沙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吳石平說,長沙市84個貧困村分布在4個區縣(市)的49個鄉鎮(街道)。13.4萬餘名貧困人口分布在6個區縣(市)的857個村(社區)。這些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相對分散,沒有連成片,是典型的“插花貧”。

      “因病和因殘,是相對發達地區出現貧困人口的主要原因,分別占到6成和2成以上。”瀏陽市扶貧事務中心主任羅永誌說,還有少數人是因孤、因災陷入貧困,這與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致貧原因有較大差別,因此幫扶思路也應有所不同。

      “貧困戶比較分散,有的組少,有的組多,要確保不漏一人,就得拿著‘放大鏡’看。”瀏陽市張坊鎮田溪村黨總支書記李紀煌說。

      精準施策“補短板”

      針對“插花式貧困”的特點和成因,長沙市製定出台了一套精準聚焦“補短板”的政策體係和幫扶辦法。

      黑麋峰村生態茶園內,5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帥印正在除草。前些年,由於母親年老體衰,愛人身有殘疾,兒女都在上學,一家人日子緊巴巴的。現如今,在扶貧幹部幫助下,他找到了合適的脫貧門路。

      “家裏養了20多頭豬、60多隻雞,我還在茶園做點事,去年家裏收入有六七萬塊錢,日子好過多了。”楊帥印說。

      盛夏時節,湘東羅霄山中草木葳蕤。在瀏陽市大圍山鎮同幸村黃泥塘組,45歲的汪炳生正在家門前清理蜂箱。他告訴記者,由於夫妻二人都體弱多病,不能外出務工,不能做重體力活兒,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開始,同幸村迎來一批批山外“遠親”。道路硬化、橋梁加固、易地搬遷、特色養殖……在長沙市委辦公廳、長沙市工信局等單位幫助下,同幸村補齊了基礎設施、扶貧產業等“短板”。

      “我家世代養蜂,這幾年,每年都能得到4000元產業扶貧資金。”汪炳生說,在政府幫扶下,養蜂規模不斷擴大,從父親當初傳下來的幾箱已增長到150多箱。去年收了2000多斤蜂蜜,全部銷售一空,賺了3萬多塊錢。

      黑麋峰村第一書記周若愚說,每個貧困村和貧困戶,各有各的資源和“短板”。“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扶貧幹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找準問題、找準出路。”

      精準幫扶“防返貧”

      瀏陽市大瑤鎮上升村的“脫貧戶”李達福,最近又當上“雞司令”。與他結對幫扶的企業老板拿出2000元錢,購買了一批雞苗,讓沒有養殖經驗的他先試養。

      “我要抓緊學習養雞知識,爭取把這個產業做好,以後收入更有保障。”李達福說。

      上升村位於湘贛邊,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01人,依靠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不過,村支兩委深入摸排發現,一些村民脫貧質量不高,很可能因病、因災返貧。

      村裏決定引入社會力量,聯手鞏固扶貧成果。通過努力,21戶有返貧風險的“脫貧戶”與愛心人士“結對認親”。村黨總支書記胡顯謀說:“有了愛心人士‘一對一’精準幫扶,這些‘脫貧戶’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近幾年來,長沙市通過出台獎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參與扶貧開發,促成155家企業、商會與全市84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共對接項目113個,簽約金額近30億元。

      長沙縣金井鎮副鎮長孫應德說:“我們加大對脫貧‘不穩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力度,一旦發現因病、因災返貧的苗頭,就及時介入幫扶,確保脫貧成果‘不打折’。”

      長沙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脫貧4.45萬戶、130657人,剩餘的貧困戶預計年內可全部脫貧。


    (記者 劉紫淩、劉良恒、周楠)

    文章編輯:陳婷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