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我們的節日七夕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七夕乞巧
更新時間:2020-8-24 18:37:36    來源:中國文明網

  織女善織,女子通過拜祭織女來祈求獲得靈巧的技藝和美滿的生活。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說,女子乞巧的活動源於漢初劉邦的後宮:“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晉周處《風土記》中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於庭、祈福祈壽之外,還為七夕首次添加了求子的內涵:“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酺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見者便拜,而願無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曆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發,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文章編輯:陳東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七夕乞巧
    2020-8-24 18:37:36    來源:中國文明網

      織女善織,女子通過拜祭織女來祈求獲得靈巧的技藝和美滿的生活。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說,女子乞巧的活動源於漢初劉邦的後宮:“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晉周處《風土記》中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於庭、祈福祈壽之外,還為七夕首次添加了求子的內涵:“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筵,設酒酺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見者便拜,而願無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將女子乞巧的活動設定在農曆七月初七呢?原來,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初七為“人日”。“七”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發,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文章編輯:陳東 
     
    相關信息:
    女孩兒節
    七七生命周期
    穿越回古代,七夕怎麼過
    七夕的起源和傳說
    七夕節起源
    七夕節:被冷落的愛情神話
    七夕節應重在弘揚傳統節日內涵
    解讀傳統七夕節
    七夕“趣”尋幸福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