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我們的節日七夕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七夕有愛更“乞巧”
更新時間:2020-8-24 18:27: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七夕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的星紀崇拜,進而升華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愛情故事。七夕之夜成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靈手巧的浪漫之夜。

  七夕節俗的豐富與圓滿是在六朝時期。六朝時期關於七夕有多種生動地記述,晉人周處《風土記》描述了民間七夕節俗的生動場景:七月七日,其夜將庭院灑掃幹淨,擺上茶幾飯桌,設酒脯時果,說河鼓、織女二星神此夕相會。守夜的人都隱懷私願,向上天表達你的求富、求貴、求壽或者求子的願望。漢魏以後,七夕主要成為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七夕乞巧習俗豐富多樣,除了仰觀星漢,乞求富貴子嗣、容顏美好外,心靈手巧是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特別要求。甘肅隴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詞,“巧娘娘,快給我姐妹賜花瓣,莫賜寶貝莫賜錢,賜我一副巧心眼”。巧心眼屬於心智之巧,巧婦是民間社會推崇的偶像。古代“婦功”同樣重要,它強調女性紡織、針線等技藝的掌握。因此,七夕乞巧在後代特別重視女性手藝的精巧。近代山東有拜巧姐乞巧,唱乞巧歌:“我請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縫袍子。我請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學紡織。我請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學繡花。”穿針乞巧是自漢代以來的七夕乞巧項目,月夜穿針要求快、準、巧,這是難度很高的技術活。在民間還有一個特別的園藝乞巧方式,那就是種巧芽。人們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麥芽,到七夕活動期間,婦女帶著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獻給巧娘娘,同時讓大家品評,看誰的巧芽長得茁壯順溜,誰就得巧。這是種植技藝的比試,是對女性智慧的激發與農事技藝成果的肯定。

  當代社會在傳統節日複興過程,人們對七夕節重新發生興趣。七夕節再次得到社會重視。七夕節是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節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應對的是西方的情人節。中國本來沒有情人的概念,中國重視的是家族社會關係,節日服務於這種家族文化需要。20世紀末葉以來,西方節慶文化進入中國,情人節受到年輕人青睞。由於西方節日的啟發,或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人們發現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中有兩情相悅的節日元素,於是對七夕進行改造,有意識地遺忘乞巧節俗,擴張男女相會的節俗傳說,提出七夕為中國情人節或愛情節的說法。但是,這些以兩性交往為七夕主題的節日改造對於純正的傳統七夕節來說是有偏差的。因為傳統七夕以乞巧為主,所有活動圍繞女性之“巧”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祈求展開。

  七夕作為傳統的女性節日,在當代社會要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既傳承曆史文化傳統,也要變革創新。

  其一,複興傳統乞巧內涵、重視手工實踐。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七夕乞巧活動主要強調人們的心靈手巧。當代社會雖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製,但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節日調動人們對手工技藝的興趣,以巧藝展示與巧技競賽的方式激發青少年的創造欲望與創造動力,磨煉心智,在技巧的比試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將七夕節作為傳承技藝傳統、倡導重視技藝實踐的民俗節日,結合中小學教學中的手工課與課外興趣教學活動開展七夕乞巧的展示與競賽,如手工小製作、美術作品、小的技術發明、電腦動畫、程序設計等。

  其二,傳揚牛郎織女傳說,強調愛情忠貞。將七夕作為兩性交往的時機與兩性倫理、情感教育的特別時間。七夕節因為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被認為是中國的愛情節,兩情相悅與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題之一。七夕節俗中強調男女的彼此欣賞,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時機與空間。同時七夕也強調人們對感情的忠貞,這種忠貞經受著時間流逝與空間分隔的考驗。在快節奏的今天,人們的情感生活麵臨著比傳統社會更大的挑戰,一方麵兩性交往合作的機會增多,所麵臨的情感困擾也隨之增長;另一方麵由於學習與工作的原因,情侶常常分隔兩地。在這樣的社會境遇麵前,七夕所承載的牛郎織女矢誌不渝的愛情傳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可以依托七夕節作適當的兩性倫理與兩性情感的社會教育,同時倡導男女情感忠貞、家庭和美的社會風氣。

  七夕節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節日,唐宋時期,演變為社會節日,明清時期七夕節回歸庭院。到了當代,七夕節由家庭節日重新擴張為社會節日,人們可以在七夕節的儀式展演與人際交流,加強地方社會的聯係,活躍與豐富地方民眾生活。(蕭 放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子課題“社會轉型期文化習俗及生活方式的嬗變與重構”成果之一)

文章編輯:陳東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七夕有愛更“乞巧”
    2020-8-24 18:27: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七夕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的星紀崇拜,進而升華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愛情故事。七夕之夜成為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靈手巧的浪漫之夜。

      七夕節俗的豐富與圓滿是在六朝時期。六朝時期關於七夕有多種生動地記述,晉人周處《風土記》描述了民間七夕節俗的生動場景:七月七日,其夜將庭院灑掃幹淨,擺上茶幾飯桌,設酒脯時果,說河鼓、織女二星神此夕相會。守夜的人都隱懷私願,向上天表達你的求富、求貴、求壽或者求子的願望。漢魏以後,七夕主要成為表達女性願望、比試與展示女性巧藝的節日。

      七夕乞巧習俗豐富多樣,除了仰觀星漢,乞求富貴子嗣、容顏美好外,心靈手巧是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特別要求。甘肅隴南西和以撒花瓣的方式乞巧,乞巧歌詞,“巧娘娘,快給我姐妹賜花瓣,莫賜寶貝莫賜錢,賜我一副巧心眼”。巧心眼屬於心智之巧,巧婦是民間社會推崇的偶像。古代“婦功”同樣重要,它強調女性紡織、針線等技藝的掌握。因此,七夕乞巧在後代特別重視女性手藝的精巧。近代山東有拜巧姐乞巧,唱乞巧歌:“我請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縫袍子。我請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學紡織。我請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學繡花。”穿針乞巧是自漢代以來的七夕乞巧項目,月夜穿針要求快、準、巧,這是難度很高的技術活。在民間還有一個特別的園藝乞巧方式,那就是種巧芽。人們在七夕之前,培植豆芽或麥芽,到七夕活動期間,婦女帶著各自精心培植的作品,奉獻給巧娘娘,同時讓大家品評,看誰的巧芽長得茁壯順溜,誰就得巧。這是種植技藝的比試,是對女性智慧的激發與農事技藝成果的肯定。

      當代社會在傳統節日複興過程,人們對七夕節重新發生興趣。七夕節再次得到社會重視。七夕節是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節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應對的是西方的情人節。中國本來沒有情人的概念,中國重視的是家族社會關係,節日服務於這種家族文化需要。20世紀末葉以來,西方節慶文化進入中國,情人節受到年輕人青睞。由於西方節日的啟發,或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人們發現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中有兩情相悅的節日元素,於是對七夕進行改造,有意識地遺忘乞巧節俗,擴張男女相會的節俗傳說,提出七夕為中國情人節或愛情節的說法。但是,這些以兩性交往為七夕主題的節日改造對於純正的傳統七夕節來說是有偏差的。因為傳統七夕以乞巧為主,所有活動圍繞女性之“巧”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祈求展開。

      七夕作為傳統的女性節日,在當代社會要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既傳承曆史文化傳統,也要變革創新。

      其一,複興傳統乞巧內涵、重視手工實踐。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七夕乞巧活動主要強調人們的心靈手巧。當代社會雖然在乞巧形式上不一定追求古製,但可效法古意,利用七夕節日調動人們對手工技藝的興趣,以巧藝展示與巧技競賽的方式激發青少年的創造欲望與創造動力,磨煉心智,在技巧的比試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將七夕節作為傳承技藝傳統、倡導重視技藝實踐的民俗節日,結合中小學教學中的手工課與課外興趣教學活動開展七夕乞巧的展示與競賽,如手工小製作、美術作品、小的技術發明、電腦動畫、程序設計等。

      其二,傳揚牛郎織女傳說,強調愛情忠貞。將七夕作為兩性交往的時機與兩性倫理、情感教育的特別時間。七夕節因為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被認為是中國的愛情節,兩情相悅與相互守望是七夕的主題之一。七夕節俗中強調男女的彼此欣賞,為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提供時機與空間。同時七夕也強調人們對感情的忠貞,這種忠貞經受著時間流逝與空間分隔的考驗。在快節奏的今天,人們的情感生活麵臨著比傳統社會更大的挑戰,一方麵兩性交往合作的機會增多,所麵臨的情感困擾也隨之增長;另一方麵由於學習與工作的原因,情侶常常分隔兩地。在這樣的社會境遇麵前,七夕所承載的牛郎織女矢誌不渝的愛情傳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可以依托七夕節作適當的兩性倫理與兩性情感的社會教育,同時倡導男女情感忠貞、家庭和美的社會風氣。

      七夕節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節日,唐宋時期,演變為社會節日,明清時期七夕節回歸庭院。到了當代,七夕節由家庭節日重新擴張為社會節日,人們可以在七夕節的儀式展演與人際交流,加強地方社會的聯係,活躍與豐富地方民眾生活。(蕭 放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子課題“社會轉型期文化習俗及生活方式的嬗變與重構”成果之一)

    文章編輯:陳東 
     
    相關信息:
    相伴70年,夫妻七夕話衷腸
    七夕節的鬥巧習俗
    七夕當天吃什麼
    民俗專家談“七夕”
    重慶縉雲山的“綠色辯證法”
    浙江衢州的鄉村蝶變
    呼蘭河畔“不走的工作隊”
    浙北小鎮的“美麗經濟”
    清除“疙疙瘩瘩” 織密服務“針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