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留住儀式感,增加新年俗
就拿除夕的年夜飯來說。如今,雖然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年夜飯空前豐盛,但很多人由於種種原因不能按時回家吃年夜飯,使年夜飯減少了年味。“如今,城市之間人口流動性很強,要想吃上除夕夜的團圓飯,不少人需要提前趕回老家。如果除夕當天因各種原因不能按時回家,很多人便會無奈地放棄年夜飯。我希望年夜飯永遠都是中國人團圓、親情的象征,希望這種年俗延續下去。”網友“千言萬語”說。
往年,很多人在網上曬年夜飯,曬當地的特色飯菜,受到眾多網友的追捧。網友“千言萬語”建議,對於部分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人來說,可以通過網絡曬年夜飯的形式和家庭成員溝通交流、增進感情,這也不失為一個彌補親情缺失、營造節日氛圍的好方法。
很多年俗中的儀式或逐漸消失,或逐漸淡化,這也是年味變淡的重要原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網友“笑臉”說,她至今還能熟練地背誦年俗童謠。
網友“笑臉”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童謠裏的很多年俗已經無法恢複,但我們可以為其植入富有時代氣息的“基因”,比如新年逛花市等。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寓意,春節期間,百姓在家裏擺上幾盆花草,同樣可以營造濃厚的喜慶氛圍。
春聯、窗花、燈籠,營造了喜慶氣息,這也是過年的重要標誌。網友“紅兔子”認為,過去很多人買煙花爆竹花數千元都不吝惜,但買窗花、燈籠時卻不願多花錢,其實,這都是觀念的問題。有些人總覺得燃放煙花爆竹很熱鬧,更有過年的味道,但他們卻沒有考慮由此帶來的空氣汙染、噪聲汙染等問題。年俗也應該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大家要倡導文明新年俗,摒棄不文明、不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舊年俗,增加過年的儀式感。
人們常說“沒出正月都是年”,尤其在農村,小孩子在元宵節提著燈籠滿街跑的場景,令網友“春風十裏”記憶猶新。她認為,家長為孩子買燈籠,能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美好,而有關部門也可以圍繞燈籠做文章、下功夫,讓更多人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美好。比如,相關部門可以組織舉辦燈會,通過展示各種造型的花燈營造節日氛圍。近年來,我市許多學校引導孩子們在春節期間親手製作花燈,並在校園集中展出,烘托節日氛圍的效果非常好。
春節,承載著人們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感悟,寄托著人們的美好願望,激勵大家繼續奮鬥、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