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題區
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2503戶,35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
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責任落實
該縣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認真落實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扶貧要求,調整充實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兩室九組”領導機構,縣委書記、縣長負總責,所有縣委常委參與抓,縣五大班子齊上陣,15個鄉鎮(街道)和各村(街)都成立完善的組織機構,23個行業部門把脫貧攻堅作為主責主業,形成盡銳出戰、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該縣建立科學管用的扶貧工作推進機製,每周一下午,縣委副書記、分管副縣長和縣扶貧辦主任組織召開脫貧攻堅調度會,聽取各鄉鎮(街道)扶貧工作彙報,每周二為扶貧蹲點日,確定幫扶主題,縣、鄉、村三級幹部進村入戶,推動扶貧措施落實。
同時,該縣實行縣級幹部包鄉聯村到戶製度,選優配強106名駐村第一書記,選派118名機關幹部到67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組織2313名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會聚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聚焦精準要求
狠抓政策落實
健康扶貧方麵,實行定製醫療服務、定製醫保救助和社會兜底救助,貧困戶住院可享受“3+3”醫療救助,即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保“三重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醫保托底救助、慈善救助“三重救助”。2019年共隨訪病人14352人次,免費體檢病人5764人次,累計救助6324人次2956萬元,有效減輕了貧困群眾的就醫負擔。
教育扶貧方麵,建立貧困學生幫扶責任體係,構建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保障體係,確保貧困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產業扶貧方麵,實施“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工程,推行“產業+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模式,建成84個產業就業帶貧基地。2019年以來,帶動貧困戶增收323.5萬元,實現了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
就業扶貧方麵,提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目標,建立貧困勞動力就業台賬、貧困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台賬、未脫貧零就業家庭安置台賬,通過定製培訓、對接幫扶、公益崗位安置等方式,幫助343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業。
創新方式方法
突出亮點特色
聚焦因病致貧,探索健康扶貧模式。為減少貧困戶的醫療支出,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該縣建立了“兩定製兜底線”“3+3”健康扶貧模式,其經驗做法在全市推廣,並受到國務院督查組的通報表揚。
聚焦誌智雙扶,開展星級評定活動。將扶貧同扶智、扶誌相結合,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持續開展“爭當脫貧光榮戶、文明勤勞奔小康”星級評定活動,貧困戶所得的星,可折換積分,憑慈善愛心積分卡到慈善愛心驛站免費兌換商品;各鄉鎮(街道)每月組織1次先進事跡報告會,湧現出了一批典型人物,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得到有效激發。
聚焦社會保障,完善慈善扶貧模式。借助慈善品牌力量助力精準扶貧,原則上50%以上的慈善資金投入扶貧領域,重點用於急難困家庭和日常因學、因病救助以及公益事業等。
聚焦特困群體,加快建設醫養中心。在全市先行先試,利用現有養老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資源優勢,建設醫養中心8個,對全縣重度殘疾人實行集中醫養,目前入住重度貧困殘疾人162人,入住貧困家庭初步實現了“醫養一個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標。
聚焦全民扶貧,深化“五創三治”鄉村治理模式。把脫貧攻堅作為農村“五類示範村”創建、五個協商小組議事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縣、鄉、村三級幹部和村民小組長、農村黨員、鄉賢老人及廣大群眾參與脫貧、支持脫貧的積極性。通過黨支部建設示範村,促進村兩委會幹部脫貧責任落實;通過黨風廉政示範村創建,監督扶貧政策落實、扶貧事項公示,減少侵害群眾利益情況的發生;通過平安法治示範村創建,及時解決貧困戶的信訪問題、法律問題;通過鄉風文明示範村創建,鼓勵更多群眾參與到慈善捐助等工作中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截至2019年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2503戶,35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
提高政治站位
狠抓責任落實
該縣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認真落實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扶貧要求,調整充實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兩室九組”領導機構,縣委書記、縣長負總責,所有縣委常委參與抓,縣五大班子齊上陣,15個鄉鎮(街道)和各村(街)都成立完善的組織機構,23個行業部門把脫貧攻堅作為主責主業,形成盡銳出戰、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該縣建立科學管用的扶貧工作推進機製,每周一下午,縣委副書記、分管副縣長和縣扶貧辦主任組織召開脫貧攻堅調度會,聽取各鄉鎮(街道)扶貧工作彙報,每周二為扶貧蹲點日,確定幫扶主題,縣、鄉、村三級幹部進村入戶,推動扶貧措施落實。
同時,該縣實行縣級幹部包鄉聯村到戶製度,選優配強106名駐村第一書記,選派118名機關幹部到67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組織2313名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會聚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聚焦精準要求
狠抓政策落實
健康扶貧方麵,實行定製醫療服務、定製醫保救助和社會兜底救助,貧困戶住院可享受“3+3”醫療救助,即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保“三重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醫保托底救助、慈善救助“三重救助”。2019年共隨訪病人14352人次,免費體檢病人5764人次,累計救助6324人次2956萬元,有效減輕了貧困群眾的就醫負擔。
教育扶貧方麵,建立貧困學生幫扶責任體係,構建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保障體係,確保貧困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產業扶貧方麵,實施“百企幫百村”產業扶貧工程,推行“產業+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帶貧模式,建成84個產業就業帶貧基地。2019年以來,帶動貧困戶增收323.5萬元,實現了產業扶貧項目全覆蓋。
就業扶貧方麵,提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目標,建立貧困勞動力就業台賬、貧困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台賬、未脫貧零就業家庭安置台賬,通過定製培訓、對接幫扶、公益崗位安置等方式,幫助343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業。
創新方式方法
突出亮點特色
聚焦因病致貧,探索健康扶貧模式。為減少貧困戶的醫療支出,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該縣建立了“兩定製兜底線”“3+3”健康扶貧模式,其經驗做法在全市推廣,並受到國務院督查組的通報表揚。
聚焦誌智雙扶,開展星級評定活動。將扶貧同扶智、扶誌相結合,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持續開展“爭當脫貧光榮戶、文明勤勞奔小康”星級評定活動,貧困戶所得的星,可折換積分,憑慈善愛心積分卡到慈善愛心驛站免費兌換商品;各鄉鎮(街道)每月組織1次先進事跡報告會,湧現出了一批典型人物,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得到有效激發。
聚焦社會保障,完善慈善扶貧模式。借助慈善品牌力量助力精準扶貧,原則上50%以上的慈善資金投入扶貧領域,重點用於急難困家庭和日常因學、因病救助以及公益事業等。
聚焦特困群體,加快建設醫養中心。在全市先行先試,利用現有養老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資源優勢,建設醫養中心8個,對全縣重度殘疾人實行集中醫養,目前入住重度貧困殘疾人162人,入住貧困家庭初步實現了“醫養一個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標。
聚焦全民扶貧,深化“五創三治”鄉村治理模式。把脫貧攻堅作為農村“五類示範村”創建、五個協商小組議事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縣、鄉、村三級幹部和村民小組長、農村黨員、鄉賢老人及廣大群眾參與脫貧、支持脫貧的積極性。通過黨支部建設示範村,促進村兩委會幹部脫貧責任落實;通過黨風廉政示範村創建,監督扶貧政策落實、扶貧事項公示,減少侵害群眾利益情況的發生;通過平安法治示範村創建,及時解決貧困戶的信訪問題、法律問題;通過鄉風文明示範村創建,鼓勵更多群眾參與到慈善捐助等工作中來。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