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題區
荷殘猶有傲霜枝。
李商隱有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雙節長假期間,記者去市龍源湖公園感受秋天之美。銀杏飄黃,蘆葦漸衰,碧空高遠,秋意更濃。不經意間,來到一處水灣旁,高高低低的荷莖上,荷葉已然枯萎、皺縮。
殘荷之美,如詩如畫。
它曾經那麼青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它曾經那麼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它曾經那麼有性格: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它曾經活得那樣孤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盡管頹敗,仍執著的堅守綠的到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仿佛就在轉眼間,曾經鮮豔明媚的荷花凋殘了。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客思殘荷外,農功晚稻前。”“亂菊殘荷,節物驚秋暮。”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欣賞過這秋天裏的殘荷,讀懂了它特有的美。
殘荷之美,在於蓮蓬;殘荷之美,在於枯葉。
秋水如鏡,殘荷如歌。秋風蕭瑟處,雖是枯枝敗葉,卻依然優雅,娉娉婷婷,續寫著曾經的繁華與美麗。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存在的意義,殘荷也是一種生命的必然狀態。
在搖曳的秋風中托舉著幹枯的蓮蓬、荷葉,所有的絢麗被歲月掩埋在那一泓綠波之下,留下殘枝在寒風中獨舞,敘說著前世和今生。這種生命的狀態,誰又能躲得過?
從青翠到枯黃,從盛開到凋落,從輝煌到寂寞,從擁有到失去,荷始終是荷,優雅從容,來去從心,去留無意,伴隨其生命始終的,是不變的風骨。
花自飄零水自流。
生命可以經曆風霜雨雪的摧殘,靈魂卻蒙不得半點風塵。堅守著生命美麗的本質,即使隻有殘缺和清寥,也會成為撼人心魄的風景。
不戀繁華,無懼凋零,殘荷留給我們一個簡煉的背影,一個思索的符號。
池有殘荷掩映秋。
這個秋天的童話,已在越來越近的寒冷中,悄悄在水下積蓄力量,孕育來年的生機。
如果您想欣賞殘之美,可以到市龍源湖公園、河南理工大學、大沙河公園等欣賞。在市龍源湖公園,殘荷漂浮水麵,有如油畫;河南理工大學的殘荷,有如蝴蝶飛舞;大沙河公園的殘荷,獨在橋邊,有一種遺世獨立之美。
去留無意,風骨無變。
讓我們用一雙慧眼,去發現殘荷的詩意之美。
(記者 趙改玲/文 吉亞南/圖)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荷殘猶有傲霜枝。
李商隱有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雙節長假期間,記者去市龍源湖公園感受秋天之美。銀杏飄黃,蘆葦漸衰,碧空高遠,秋意更濃。不經意間,來到一處水灣旁,高高低低的荷莖上,荷葉已然枯萎、皺縮。
殘荷之美,如詩如畫。
它曾經那麼青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它曾經那麼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它曾經那麼有性格: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它曾經活得那樣孤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盡管頹敗,仍執著的堅守綠的到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仿佛就在轉眼間,曾經鮮豔明媚的荷花凋殘了。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客思殘荷外,農功晚稻前。”“亂菊殘荷,節物驚秋暮。”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欣賞過這秋天裏的殘荷,讀懂了它特有的美。
殘荷之美,在於蓮蓬;殘荷之美,在於枯葉。
秋水如鏡,殘荷如歌。秋風蕭瑟處,雖是枯枝敗葉,卻依然優雅,娉娉婷婷,續寫著曾經的繁華與美麗。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存在的意義,殘荷也是一種生命的必然狀態。
在搖曳的秋風中托舉著幹枯的蓮蓬、荷葉,所有的絢麗被歲月掩埋在那一泓綠波之下,留下殘枝在寒風中獨舞,敘說著前世和今生。這種生命的狀態,誰又能躲得過?
從青翠到枯黃,從盛開到凋落,從輝煌到寂寞,從擁有到失去,荷始終是荷,優雅從容,來去從心,去留無意,伴隨其生命始終的,是不變的風骨。
花自飄零水自流。
生命可以經曆風霜雨雪的摧殘,靈魂卻蒙不得半點風塵。堅守著生命美麗的本質,即使隻有殘缺和清寥,也會成為撼人心魄的風景。
不戀繁華,無懼凋零,殘荷留給我們一個簡煉的背影,一個思索的符號。
池有殘荷掩映秋。
這個秋天的童話,已在越來越近的寒冷中,悄悄在水下積蓄力量,孕育來年的生機。
如果您想欣賞殘之美,可以到市龍源湖公園、河南理工大學、大沙河公園等欣賞。在市龍源湖公園,殘荷漂浮水麵,有如油畫;河南理工大學的殘荷,有如蝴蝶飛舞;大沙河公園的殘荷,獨在橋邊,有一種遺世獨立之美。
去留無意,風骨無變。
讓我們用一雙慧眼,去發現殘荷的詩意之美。
(記者 趙改玲/文 吉亞南/圖)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