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專題區
太極拳是將中國的古典哲學原理運用於拳理的拳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外還可以延年益壽,修養情操,防身搏擊的功效。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各地已有兩億多人的習練者。但太極拳套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讓許多太極拳愛好者不知所措。雖然普及甚廣,但想要入門卻依然很難,那麼太極拳究竟要如何入門呢?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下有關太極入門的一些問題。
學習太極拳前的準備
一
學習太極拳想要入門,必須要良好端正的心態,不可急躁,不可冒進。端正自己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首先保持了心態才有可能將太極拳練到極致。同樣,保持良好的心態是練習太極拳必備的基礎,無論是用氣還是用力再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二
其次,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拳法。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拳法,體弱多病的一定不要選擇過於激進的套路,盡量選擇一些舒緩,輕靈的套路,否則,不但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身體較好的則可以選擇一些鋒利穩健的套路,加強自身的鍛煉,修身悟性和防身同步訓練。
三
再者,一定要遵規矩守準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練習太極拳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按部就班。
最後,要定好自己的目標。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要有明確的指導方向,像學生一樣要求自己,層層深入,理解,掌握。
呼吸練習
學拳之初對呼吸是沒有特別要求的,隻要做到純任自然。打拳時,絕不要在意呼吸,讓呼吸自然即可。由於拳架緩慢,呼吸自然就慢了下來,比平常還要深、還要細、還長。待到練出氣沉丹田、下盤穩固並使之穩定下來之後,就可以練習順腹式呼吸了。開吸合呼、屈吸伸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蓄勢時吸進擊時呼。但是有些動作配合不上這些原則,則應任其自然,千萬不要強行憋氣,以致違反鬆柔的要求。
吸時小腹逐漸外突,呼時小腹逐漸內收,以鼓蕩內髒蠕動,促進內分泌正常,久之,精神自然充沛,對身體大有俾益。
呼吸方法談來簡單,但練來不易。在練習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遇到問題時,切忌不可執著蠻練。
鬆沉
學習鬆沉之道,隻有鬆了,才能通;隻有通了,才能順暢地沉。要去僵化柔,然後在虛靈頂勁、沉肩墜肘、鬆腰落胯、尾閭中正的指導原則下,將重心落於湧泉,逐漸找到鬆沉的感覺。
練好鬆沉勁必須要循序漸進,從“懸臂功”起步,找到兩臂鬆沉的感覺,然後“站樁功”擴展,體會全身鬆沉的感覺。最後在行拳中修煉,達到勢勢鬆沉。
鬆沉練習法
兩腳開立同肩寬,立身中正,周身放鬆,找到無極樁鬆靜的感覺,自然向前彎腰90度,兩臂自然在體前下垂,意念兩臂從肩關節脫開,然後腰胯左右擺動,帶動兩臂像鍾擺一樣自由擺動。兩臂隻靠重量下垂,絲毫不用力,要用意細細體認兩掌發脹、兩臂像灌了鉛一樣向下沉墜的感覺。
當有了明顯的沉重感覺後,兩臂鬆垂,保持沉重感,慢慢起身。感覺明顯後,可進一步用太極拳起勢中兩臂起落的動作體會兩臂鬆沉的感覺。
腰功的練習
有拳諺雲:"練拳不練腰,到老藝不高"。《十三勢歌》中,"刻刻留意在腰間"、"命意源頭在腰隙"等等,這些主要是說明腰的重要性,雖然有些誇大,但更證明了腰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打拳時,要以腰為軸心,用軸心帶動身體。腰軸先動,手腳才隨之而動;腰軸不動,手腳不會自動。所以,意念時時刻刻留心在腰際。能用腰軸帶動拳架後,再更進一步注意拳架之細微轉折處,哪怕是一個手上細小的圓弧,都是腰走圓弧的外在表現。這時,上下內外,牽動往來,動靜虛實,隨屈就伸,無不相合,表現出完整一致的功夫。拳架中若有變化轉折不順暢之處,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腳,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腳上探求。要明確在移動重心和做腰的變化時,是腰以下先動。即以腰為界,下麵不動,上麵就不動。下麵托著上麵走。腰胯轉,肩相隨。兩肩對著兩胯,齊進齊退齊轉,可謂"上下相隨"。切忌用力轉腰扭動上身發勁,以免傷到脊椎。因為人的脊椎隻有縱向的支撐力,沒有橫向的勁力。橫向勁力來自"兩胯"。
太極拳的虛實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姿勢。”在太極拳中,虛實是很重要的觀念,也是組成太極拳的重要元素。古書上常言:太極生兩儀。兩儀就陰陽,而陰陽應用在太極之中就是虛實。所以整個太極拳就是在虛實的交互中形成的。
要分清虛實,盤架子時,左右兩腳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不可驟變、頓變、突變,必須又慢又勻地交代得越清楚越好。要嚴守分寸、力求中定:無論前弓、後坐、左顧、右盼均要保持體態端正,重心不隻不要超出兩腳構成之底盤內,而且還要緊緊係於腰軸。虛腳應虛得能隨意起落,實腳則要自然彎曲保持彈性,重心落在湧泉穴上。
在整個太極拳中,“實”所代表的是一種穩定的情況,我們把重心放入實之中,而虛就能自由變化,所以實是太極拳之根,而虛則是枝葉。在不斷的虛實變換中,重心就不斷在二者之間流動,這時會產生流動的動能。我們在練拳時,並不需要使用意念去支配身體,而是要去感覺身體的虛實流動,流動快與慢都可以,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內在的知覺。
練習虛實要注意架正骨骼,將自己全身重量完全落入湧泉,這時肌肉及筋才能放鬆的掛在骨上,如果骨架不正,則肌肉及筋一定要拉住格體,避免傾倒,這時就難免要用力了。要除去外在想控製身體運作的意念,要真正的讓身體去感覺,讓重量在兩腳湧泉中自然變換流動。當重量落在實腳,另一腳為虛腳,當要由實流到虛時,要讓重量自然去流動,將心完全靜下,去體會如何不用力而能流動重量。
步法練習
俗話說,傳拳不傳步,傳步打師父。可見步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常言道“百練不如一走”,靈活多變的步法既可使對方凶猛的攻勢化為無有,又可出奇製勝,轉危為安。另外,在前進、後退、左閃右躲的移動中,始終保持重心的穩定平衡,這就需要有正確、科學的步法動作,這樣才能達到“步到手到,出招見效”。
起落輕靈,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掌握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緩起緩落的步法原則。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淵”時,思想高度集中,謹慎小心,輕緩、窺探,隨時可以收回、邁出的精神。同時,還應勻速、連貫、綿綿不斷。否則,既會影響步法的任意互換,又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拳論講,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又說“五行運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於足”;拳諺也說“步不穩則拳亂”,這些都充分說明,走步是太極拳入門的基礎和先導。
初學者可以找一些步法訓練的視頻和教程進行學習,其中一圓太極步、兩儀陽步,三才交替步,四象循環步,五行梅花步,六方錯合步,七星鬥移步,八卦走圈步,十全組合步這九種步法最適宜初學者練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太極拳是將中國的古典哲學原理運用於拳理的拳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外還可以延年益壽,修養情操,防身搏擊的功效。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各地已有兩億多人的習練者。但太極拳套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讓許多太極拳愛好者不知所措。雖然普及甚廣,但想要入門卻依然很難,那麼太極拳究竟要如何入門呢?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下有關太極入門的一些問題。
學習太極拳前的準備
一
學習太極拳想要入門,必須要良好端正的心態,不可急躁,不可冒進。端正自己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首先保持了心態才有可能將太極拳練到極致。同樣,保持良好的心態是練習太極拳必備的基礎,無論是用氣還是用力再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二
其次,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拳法。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拳法,體弱多病的一定不要選擇過於激進的套路,盡量選擇一些舒緩,輕靈的套路,否則,不但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身體較好的則可以選擇一些鋒利穩健的套路,加強自身的鍛煉,修身悟性和防身同步訓練。
三
再者,一定要遵規矩守準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練習太極拳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按部就班。
最後,要定好自己的目標。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要有明確的指導方向,像學生一樣要求自己,層層深入,理解,掌握。
呼吸練習
學拳之初對呼吸是沒有特別要求的,隻要做到純任自然。打拳時,絕不要在意呼吸,讓呼吸自然即可。由於拳架緩慢,呼吸自然就慢了下來,比平常還要深、還要細、還長。待到練出氣沉丹田、下盤穩固並使之穩定下來之後,就可以練習順腹式呼吸了。開吸合呼、屈吸伸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蓄勢時吸進擊時呼。但是有些動作配合不上這些原則,則應任其自然,千萬不要強行憋氣,以致違反鬆柔的要求。
吸時小腹逐漸外突,呼時小腹逐漸內收,以鼓蕩內髒蠕動,促進內分泌正常,久之,精神自然充沛,對身體大有俾益。
呼吸方法談來簡單,但練來不易。在練習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遇到問題時,切忌不可執著蠻練。
鬆沉
學習鬆沉之道,隻有鬆了,才能通;隻有通了,才能順暢地沉。要去僵化柔,然後在虛靈頂勁、沉肩墜肘、鬆腰落胯、尾閭中正的指導原則下,將重心落於湧泉,逐漸找到鬆沉的感覺。
練好鬆沉勁必須要循序漸進,從“懸臂功”起步,找到兩臂鬆沉的感覺,然後“站樁功”擴展,體會全身鬆沉的感覺。最後在行拳中修煉,達到勢勢鬆沉。
鬆沉練習法
兩腳開立同肩寬,立身中正,周身放鬆,找到無極樁鬆靜的感覺,自然向前彎腰90度,兩臂自然在體前下垂,意念兩臂從肩關節脫開,然後腰胯左右擺動,帶動兩臂像鍾擺一樣自由擺動。兩臂隻靠重量下垂,絲毫不用力,要用意細細體認兩掌發脹、兩臂像灌了鉛一樣向下沉墜的感覺。
當有了明顯的沉重感覺後,兩臂鬆垂,保持沉重感,慢慢起身。感覺明顯後,可進一步用太極拳起勢中兩臂起落的動作體會兩臂鬆沉的感覺。
腰功的練習
有拳諺雲:"練拳不練腰,到老藝不高"。《十三勢歌》中,"刻刻留意在腰間"、"命意源頭在腰隙"等等,這些主要是說明腰的重要性,雖然有些誇大,但更證明了腰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打拳時,要以腰為軸心,用軸心帶動身體。腰軸先動,手腳才隨之而動;腰軸不動,手腳不會自動。所以,意念時時刻刻留心在腰際。能用腰軸帶動拳架後,再更進一步注意拳架之細微轉折處,哪怕是一個手上細小的圓弧,都是腰走圓弧的外在表現。這時,上下內外,牽動往來,動靜虛實,隨屈就伸,無不相合,表現出完整一致的功夫。拳架中若有變化轉折不順暢之處,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腳,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腳上探求。要明確在移動重心和做腰的變化時,是腰以下先動。即以腰為界,下麵不動,上麵就不動。下麵托著上麵走。腰胯轉,肩相隨。兩肩對著兩胯,齊進齊退齊轉,可謂"上下相隨"。切忌用力轉腰扭動上身發勁,以免傷到脊椎。因為人的脊椎隻有縱向的支撐力,沒有橫向的勁力。橫向勁力來自"兩胯"。
太極拳的虛實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姿勢。”在太極拳中,虛實是很重要的觀念,也是組成太極拳的重要元素。古書上常言:太極生兩儀。兩儀就陰陽,而陰陽應用在太極之中就是虛實。所以整個太極拳就是在虛實的交互中形成的。
要分清虛實,盤架子時,左右兩腳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不可驟變、頓變、突變,必須又慢又勻地交代得越清楚越好。要嚴守分寸、力求中定:無論前弓、後坐、左顧、右盼均要保持體態端正,重心不隻不要超出兩腳構成之底盤內,而且還要緊緊係於腰軸。虛腳應虛得能隨意起落,實腳則要自然彎曲保持彈性,重心落在湧泉穴上。
在整個太極拳中,“實”所代表的是一種穩定的情況,我們把重心放入實之中,而虛就能自由變化,所以實是太極拳之根,而虛則是枝葉。在不斷的虛實變換中,重心就不斷在二者之間流動,這時會產生流動的動能。我們在練拳時,並不需要使用意念去支配身體,而是要去感覺身體的虛實流動,流動快與慢都可以,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內在的知覺。
練習虛實要注意架正骨骼,將自己全身重量完全落入湧泉,這時肌肉及筋才能放鬆的掛在骨上,如果骨架不正,則肌肉及筋一定要拉住格體,避免傾倒,這時就難免要用力了。要除去外在想控製身體運作的意念,要真正的讓身體去感覺,讓重量在兩腳湧泉中自然變換流動。當重量落在實腳,另一腳為虛腳,當要由實流到虛時,要讓重量自然去流動,將心完全靜下,去體會如何不用力而能流動重量。
步法練習
俗話說,傳拳不傳步,傳步打師父。可見步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常言道“百練不如一走”,靈活多變的步法既可使對方凶猛的攻勢化為無有,又可出奇製勝,轉危為安。另外,在前進、後退、左閃右躲的移動中,始終保持重心的穩定平衡,這就需要有正確、科學的步法動作,這樣才能達到“步到手到,出招見效”。
起落輕靈,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掌握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緩起緩落的步法原則。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淵”時,思想高度集中,謹慎小心,輕緩、窺探,隨時可以收回、邁出的精神。同時,還應勻速、連貫、綿綿不斷。否則,既會影響步法的任意互換,又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拳論講,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又說“五行運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於足”;拳諺也說“步不穩則拳亂”,這些都充分說明,走步是太極拳入門的基礎和先導。
初學者可以找一些步法訓練的視頻和教程進行學習,其中一圓太極步、兩儀陽步,三才交替步,四象循環步,五行梅花步,六方錯合步,七星鬥移步,八卦走圈步,十全組合步這九種步法最適宜初學者練習。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