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抗擊疫情 我們始終在一起 > 最新動態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西滑封紅旗飄揚的“密碼”
更新時間:2022-3-22 10:53:58    來源:焦作日報

  武陟縣西陶鎮西滑封村是和新鄉市七裏營鎮劉莊村、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一樣全國有名的“明星村”,西滑封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在富,是與史來賀、吳仁寶齊名的“時代先鋒”。時過境遷,今天的西滑封變成了啥模樣?

  驚蟄時節,記者走進西滑封村,通過深入采訪深深地感到西滑封這麵旗幟非但沒有褪色,而是越來越紅、高高飄揚。

  頭發已經花白,現年55歲的西滑封村黨委書記王有利,從2004年當上該村“掌舵人”後,團結帶領全村人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村集體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成功挺進“中國名村影響力300強”;人民群眾生活越過越甜,人人住高樓、戶戶有股金、年年有分紅,少有教、病有醫,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月月都能領到養老金,精神文明生活越來越豐富,建成了展覽館、體驗館、康養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先後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發展是最好的銘記,行動是最好的傳承。”王有利說

  改革創新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堅持改革創新,發展集體經濟,堅持共同富裕,是西滑封村不變的準則。

  西滑封村的集體企業,是從“五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進入新世紀後,這些村辦企業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

  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挑戰,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集體企業“大鍋飯”的弊端,導致不少高汙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業“病入膏肓”,每年要靠村集體“輸血”生存,少則三五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

  向保守思想、落後產能、僵死的機製體製亮劍,是西滑封村的必然選擇。

  為統一思想,該村黨委分三批組織班子、黨員幹部、企業中層幹部、村民職工代表到新鄉劉莊、江蘇華西村等地參觀學習,回村後又召開村民大會,贏得了全村80%以上群眾的支持。

  該村對產品不適應市場、虧損嚴重的預製廠果斷關停;對不符合環保政策純靠集體“輸血”維持經營的覆銅板廠實行了村企剝離的特殊政策。對有一定規模、市場、品牌效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隻因管理不善、效益不明顯的塑膠廠,在競聘上崗、轉租經營的基礎上,向社會公開拍賣轉讓。對電纜廠、汽車彈簧廠,在原有經營團隊重組的基礎上實行了股份製改造。對彩印廠、汽車隊則實行了租賃經營。

  此外,該村還對因經營不善被迫停產的造紙廠開展招商引資,在“出讓51%股權+獨立經營”的基礎上盤活了企業。為讓引進的企業家安下心、留得住、有錢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村推動紙廠與熱電廠的重組,重組後的熱電廠,由年虧兩三百萬元變為年收入800萬元。

  該村還采取集體絕對控股的模式,從龍頭企業“斯美特”拿出20%股份向村民職工出售,讓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企業改製換來了巨大效應,盤活了集體資產,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企業扭虧為盈,村集體化“包袱”為“財富”,有了穩定收益,鄉親們也由此受益。村集體出錢為全村所有符合條件的村民買了養老保險,村民實現了全麵就業,購買股份的村民每年還能享受15%的發展紅利。

  進入新發展階段,該村黨委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先後投資5億元建成了焦作中能天然氣、青海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合資合作公司,拓展了經營領域,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為承接鄭州產業轉移,在武陟縣政府支持下,該村建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健康產業園,現有“華矩食品”“眾盛食品”等8家入駐企業,產業集聚功能凸顯,帶動了農民就業。

  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第一追求”

  3月12日下午,西滑封村在大禮堂召開建設四代房征求意見大會,200多名村民代表參加,大家一致同意建設方案。

  西滑封人從一代“土坯房”、二代“排子房”、三代“樓房+電梯房”,到建設第四代住房,這既是村集體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的真實寫照,更是堅持共同富裕的力證。

  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西滑封村的“第一追求”。

  西滑封村在實行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基礎上,構建了“土地股+勞力股+現金股”的多重保障機製。該村從1998年倒推至1988年,根據10年間村民在集體企業發放的工資總額,按1∶1比例記在村集體賬麵上。這筆錢叫“勞力股”,用於村民水費、電費、燃氣費、村民公寓的支出。村民王大龍說:“我家現在還有8萬元‘勞力股’,這次蓋四代房時就能用上。”

  該村花錢建成了“田園養生”家居式康養中心,居住在這裏的村民邢玉花說:“我今年85歲,老伴90歲,每月都能領到村裏發的養老金4800多元。我們不想和孩子們一起住,就住到這裏來享福,姑娘每天來照顧,不讓孩子白伺候,每個月還給她發工資2000元。”

  不光是老年人每月能領到養老金,村裏還給上班的年輕人發住房公積金,每月每人500元。

  為了讓鄉親們過上更舒適的生活,該村聘請浙江大學專業人員規劃設計了西滑封特色小鎮;累計投資1.3億元,建成了潤豐園人工湖,實施了居民樓外牆保溫能效提升工程,重新改造了入村道路和村街路麵,對沿街房屋外牆全部進行立麵改造;建成了商貿一條街,實施了沁河生態濕地修複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紅色黨建”盛開精神文明之花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這是王在富抓政治思想的好傳統。今天的西滑封人把好傳統更加發揚光大,讓精神文明之花越開越鮮豔。

  近年來,該村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黨史學習和精神文明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村裏建成了集聲、光、電、多媒體為一體的西滑封展覽館,如今這裏成了黨性黨史、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此外,該村還建成了“斯美特”體驗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市委黨校西滑封教學區,根據王在富的先進事跡編排了“讓賢”“捐獎金”“生為人民死為黨”等情景劇,經常在村裏村外巡演,通過以黨史立魂、政治立心、教育立身,在全村傳遞了弘揚好傳統、好家風,積極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武漢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斯美特公司是全國第一批保物資供應的企業。為了確保防疫物資供應,村裏的退休人員自願投入裝車的人流中,不講報酬,不辭辛苦,分班輪流裝車。“我們20多名退休人員,一連幹了兩天,沒人要一分錢報酬。”該村退休人員王在哲說。

  去年7月20日,我市突降曆史罕見的大暴雨,沁河水位暴漲,村裏因年輕人在企業上班,老黨員、老幹部踴躍報名上堤,分4班倒,日夜巡堤查險,一幹就是40多天。

  去年底今年初疫情發生後,該村組織了誌願者服務隊,分4班倒,在村口設卡值守,從去年12月8日一直堅守到今年2月16日,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隻為西滑封紅旗飄揚。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西滑封紅旗飄揚的“密碼”
2022-3-22 10:53:58    來源:焦作日報

  武陟縣西陶鎮西滑封村是和新鄉市七裏營鎮劉莊村、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一樣全國有名的“明星村”,西滑封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在富,是與史來賀、吳仁寶齊名的“時代先鋒”。時過境遷,今天的西滑封變成了啥模樣?

  驚蟄時節,記者走進西滑封村,通過深入采訪深深地感到西滑封這麵旗幟非但沒有褪色,而是越來越紅、高高飄揚。

  頭發已經花白,現年55歲的西滑封村黨委書記王有利,從2004年當上該村“掌舵人”後,團結帶領全村人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村集體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成功挺進“中國名村影響力300強”;人民群眾生活越過越甜,人人住高樓、戶戶有股金、年年有分紅,少有教、病有醫,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月月都能領到養老金,精神文明生活越來越豐富,建成了展覽館、體驗館、康養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先後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發展是最好的銘記,行動是最好的傳承。”王有利說

  改革創新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堅持改革創新,發展集體經濟,堅持共同富裕,是西滑封村不變的準則。

  西滑封村的集體企業,是從“五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進入新世紀後,這些村辦企業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

  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挑戰,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集體企業“大鍋飯”的弊端,導致不少高汙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業“病入膏肓”,每年要靠村集體“輸血”生存,少則三五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

  向保守思想、落後產能、僵死的機製體製亮劍,是西滑封村的必然選擇。

  為統一思想,該村黨委分三批組織班子、黨員幹部、企業中層幹部、村民職工代表到新鄉劉莊、江蘇華西村等地參觀學習,回村後又召開村民大會,贏得了全村80%以上群眾的支持。

  該村對產品不適應市場、虧損嚴重的預製廠果斷關停;對不符合環保政策純靠集體“輸血”維持經營的覆銅板廠實行了村企剝離的特殊政策。對有一定規模、市場、品牌效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隻因管理不善、效益不明顯的塑膠廠,在競聘上崗、轉租經營的基礎上,向社會公開拍賣轉讓。對電纜廠、汽車彈簧廠,在原有經營團隊重組的基礎上實行了股份製改造。對彩印廠、汽車隊則實行了租賃經營。

  此外,該村還對因經營不善被迫停產的造紙廠開展招商引資,在“出讓51%股權+獨立經營”的基礎上盤活了企業。為讓引進的企業家安下心、留得住、有錢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村推動紙廠與熱電廠的重組,重組後的熱電廠,由年虧兩三百萬元變為年收入800萬元。

  該村還采取集體絕對控股的模式,從龍頭企業“斯美特”拿出20%股份向村民職工出售,讓群眾享受發展紅利。

  企業改製換來了巨大效應,盤活了集體資產,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企業扭虧為盈,村集體化“包袱”為“財富”,有了穩定收益,鄉親們也由此受益。村集體出錢為全村所有符合條件的村民買了養老保險,村民實現了全麵就業,購買股份的村民每年還能享受15%的發展紅利。

  進入新發展階段,該村黨委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先後投資5億元建成了焦作中能天然氣、青海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合資合作公司,拓展了經營領域,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為承接鄭州產業轉移,在武陟縣政府支持下,該村建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健康產業園,現有“華矩食品”“眾盛食品”等8家入駐企業,產業集聚功能凸顯,帶動了農民就業。

  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第一追求”

  3月12日下午,西滑封村在大禮堂召開建設四代房征求意見大會,200多名村民代表參加,大家一致同意建設方案。

  西滑封人從一代“土坯房”、二代“排子房”、三代“樓房+電梯房”,到建設第四代住房,這既是村集體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的真實寫照,更是堅持共同富裕的力證。

  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西滑封村的“第一追求”。

  西滑封村在實行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基礎上,構建了“土地股+勞力股+現金股”的多重保障機製。該村從1998年倒推至1988年,根據10年間村民在集體企業發放的工資總額,按1∶1比例記在村集體賬麵上。這筆錢叫“勞力股”,用於村民水費、電費、燃氣費、村民公寓的支出。村民王大龍說:“我家現在還有8萬元‘勞力股’,這次蓋四代房時就能用上。”

  該村花錢建成了“田園養生”家居式康養中心,居住在這裏的村民邢玉花說:“我今年85歲,老伴90歲,每月都能領到村裏發的養老金4800多元。我們不想和孩子們一起住,就住到這裏來享福,姑娘每天來照顧,不讓孩子白伺候,每個月還給她發工資2000元。”

  不光是老年人每月能領到養老金,村裏還給上班的年輕人發住房公積金,每月每人500元。

  為了讓鄉親們過上更舒適的生活,該村聘請浙江大學專業人員規劃設計了西滑封特色小鎮;累計投資1.3億元,建成了潤豐園人工湖,實施了居民樓外牆保溫能效提升工程,重新改造了入村道路和村街路麵,對沿街房屋外牆全部進行立麵改造;建成了商貿一條街,實施了沁河生態濕地修複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紅色黨建”盛開精神文明之花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這是王在富抓政治思想的好傳統。今天的西滑封人把好傳統更加發揚光大,讓精神文明之花越開越鮮豔。

  近年來,該村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黨史學習和精神文明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村裏建成了集聲、光、電、多媒體為一體的西滑封展覽館,如今這裏成了黨性黨史、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此外,該村還建成了“斯美特”體驗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市委黨校西滑封教學區,根據王在富的先進事跡編排了“讓賢”“捐獎金”“生為人民死為黨”等情景劇,經常在村裏村外巡演,通過以黨史立魂、政治立心、教育立身,在全村傳遞了弘揚好傳統、好家風,積極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武漢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斯美特公司是全國第一批保物資供應的企業。為了確保防疫物資供應,村裏的退休人員自願投入裝車的人流中,不講報酬,不辭辛苦,分班輪流裝車。“我們20多名退休人員,一連幹了兩天,沒人要一分錢報酬。”該村退休人員王在哲說。

  去年7月20日,我市突降曆史罕見的大暴雨,沁河水位暴漲,村裏因年輕人在企業上班,老黨員、老幹部踴躍報名上堤,分4班倒,日夜巡堤查險,一幹就是40多天。

  去年底今年初疫情發生後,該村組織了誌願者服務隊,分4班倒,在村口設卡值守,從去年12月8日一直堅守到今年2月16日,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隻為西滑封紅旗飄揚。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