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
示範區人人爭當“社會疫苗”接種者
更新時間:2021-8-16 8:46:01 來源:焦作日報
“把作好個人防護作為疫情防控的基本屏障”“教育引導示範區25萬名群眾人人作好個人防護,就是對家庭、社會疫情防控的最大貢獻”……連日來,示範區(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沛在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會議和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工作中,每次必提個人防護。示範區嚴格執行的疫情防控“十嚴措施”中的第三條,就是嚴格的個人防護。
被人們稱為“社會疫苗”的個人防護,現已成為示範區大力提倡的最經濟有效的防疫手段。
“社會疫苗”就是人們常說的生物疫苗以外的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用公筷、“一米線”、均衡飲食、合理運動、平衡心理等。
記者近日走進示範區機關大院、農村(社區)、市場商超、工礦企業等處,隨處可見個人防護“社會疫苗”的宣傳畫和圖文解讀等;觀看示範區官方微信視頻等,一個個風趣幽默的個人防護“社會疫苗”順口溜、快板、小短劇豐富多彩。
個人防護“社會疫苗”,有提倡、有示範、有監督。示範區從農村(社區)抓起,大力發起倡議,人人爭當監督員。蘇家作鄉發起了個人防護不到位視頻征集活動,號召大家用手機拍下個人防護不到位的視頻、照片並傳到該鄉微信群,對拍照人進行獎勵,對防護不到位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文昌街道利用村裏的大喇叭提醒村民作好個人防護,還將村子院落衛生清潔、個人防護分解打分作為常態工作,當天評比、當天獎勵,努力形成“戶戶比清潔、人人比防護”的濃厚氛圍。
示範區衛生健康部門利用宣傳平台邀請專家支招“社會疫苗”怎麼“打”,大家不僅由此學到了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均衡飲食等知識,還接種了不信謠、不傳謠的“社會疫苗”。
(記者 郭樹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