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部門做實兜底保障倡樹文明新風
|
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 蔣 鑫 攝 |
王蕙麗 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發布人:
卜慶正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主發布人)
薛慧慶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陳富山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翟福友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謝運升 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震宇 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科科長
全市所有養老、救助、兒童福利等民政服務機構零感染、零疑似,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應兜盡兜”,慈善聚愛心同戰“疫”,倡導“雲祭掃”讓清明更“清明”……昨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我市民政部門重點介紹了疫情下如何保障民生的工作情況,積極回應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清明期間安全祭掃、移風易俗倡樹新風等民生問題和社會關切。
疫情發生後,市民政局第一時間建立防控應急機製,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5個專項督導組,壓實防控責任,先後9次召開局黨組會、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央決策部署,製定印發一係列公告通告通報、工作指引,進行不間斷地明察暗訪督導,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在民政領域落實落細落地。
強化服務機構防控,確保服務對象安全。市民政局始終把養老、救助、兒童福利等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建立了領導聯點包片責任製,精準指導各地加強疫情防控。所有民政服務機構采取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通過壓實屬地責任、行業主管責任、領導分包責任、機構主體責任等,堅決做到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隻出不進”,暫停一切室內外集體活動,努力把民政服務機構營造成溫馨舒適的“安全島”。截至目前,全市各級民政服務機構實現了零感染、零疑似。
疫情防控抓在手,困難群眾記心頭。市民政局優化審批程序,將新申請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的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先行救助,事後補齊相關程序;對已納入低保的困難家庭,暫停動態調整入戶排查,全麵推行社會救助申請審核審批網上辦理。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直接給予臨時救助;對因疫情感染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力度。做好低保提標和發放工作。一季度,全市足額發放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低保金5990萬元,涉及全市7.9萬名低保對象、5191名特困人員;發放資金239萬元,臨時救助1223人次;發放1月份困難群眾價格補貼313萬元,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市民政局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募捐,利用網站、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發布社會捐贈公告和捐贈指引,暢通捐贈渠道,嚴格捐贈資金管控。截至3月23日,全市各級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共接受社會捐贈3891.5萬元,其中捐贈資金2910.4萬元,捐贈物資折合資金981.1萬元。
寄托哀思,不忘安全。今年的清明節正值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複工複產的關鍵時期,情況不同於往年。市民政局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成立清明期間祭掃工作專班,設立祭掃工作辦公室,指導督促全市殯葬服務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和祭掃安全保障工作。清明期間,全市各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暫不舉辦現場祭掃、悼念等活動,暫停組織集體(社區)公祭等人員聚集活動。各殯葬服務機構按照統一部署,對到公墓、殯儀館辦理骨灰安葬業務的群眾,可采取預約登記、限定人數、錯峰祭掃、服從管理等措施。
倡導“雲祭掃”讓清明更“清明”。大力宣傳當地疫情防控和清明期間祭掃服務管理政策措施,倡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不在街區燒紙祭奠,防止汙染環境,可選擇非現場祭掃、分時錯峰祭掃等多種形式,做到文明祭祀、綠色祭祀,嚴防火災發生,樹立尊重生命、綠色文明的殯葬新風。市殯儀館、市鳳凰山陵園等殯葬服務機構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暫停現場祭掃,盡全力提供網絡祭掃、代祭服務、敬獻鮮花、掛黃絲帶和寄心語卡等簡約文明的替代性祭掃服務。
(記者 朱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