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意識裏,“95後”成長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享受到了無與倫比的物質條件,成長之路一帆風順,形成了自己的個性。但是,在庚子鼠年這個特殊的春天,這群最具個性的青年,麵對嚴峻的疫情,收起自己的個性,響應號召成為青春戰“疫”突擊隊的一員,為這場必須打贏的戰“疫”貢獻力量。
“我是預備黨員,我決心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家鄉幫上一點忙,獻出一分力。”徐可涵是鄭州大學外語學院2017級本科生,家住中站區李封街道衡苑社區,原本準備趁著這個寒假在家陪陪老人,為考研作準備,可麵對疫情防控的升級,徐可涵主動向社區請纓加入疫情防控隊伍。
徐可涵的工作是在防控卡點值守,每天負責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排查車輛、測量體溫、宣傳防控知識等工作,單調且重複的工作,她一絲不苟對待。真正的困難是到了複工複產後,來往人員眾多,測量體溫、登記工作量陡然而增。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員密集,她和同事們將卡點功能向前延伸,消毒、測量體溫、登記流水線進行,加快了通行效率。
“昨晚寫作業時,我看了一篇英語文章,中國的防控能力是很出色的。”對徐可涵來說,學校開始上網課是一項重大挑戰,英語學習閱讀量是關鍵,完成一項作業有時需要讀完幾十頁英文文獻,每項作業都要耗費她很多精力。學校安排每天11時50分下課,為了12時準時到崗,她常常是一下課匆匆吃幾口飯就跑出門。為了不影響工作和上課,她熬夜寫作業是家常便飯。回到防控卡點的她正能量滿滿,用自己在媒體上看到的信息從另一個層麵為群眾答疑解惑,做好宣傳工作。
“今年開學雖然延遲了,但是我們可以在社會上學習,可以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可以把踐行價值觀的‘寒假作業’書寫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徐可涵說。在中站區,徐可涵的故事不是個例,醫學生守一線的陳晨、主動請纓防控的大學生黨員張雯傑……他們用青春築牢防疫城牆,用奉獻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是戰“疫”一線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