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
元宵之夜得令,淩晨報名完畢,通宵達旦準備,次日上午集合,下午抵達武漢……來自廈門的264名白衣戰士,從自願報名應征到“全副武裝”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最前線,隻用了短短的十餘個小時。
9日下午,這些來自廈門16家醫院的醫護戰士,前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穀院區,接管兩個重症病區。
2月8日,正月十五,晚21時。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醫療救治組發來信息:征集新一批出征湖北抗疫的醫護人員。隨即,廈門市衛健委和各醫院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緊急下達征召令。
“我報名!”
“我報名!”
……
應征的醫護人員一個接一個,沉寂的微信群立即熱鬧起來。
僅五個小時,264人的隊伍宣告組建完成。
快速集結的背後,是許多人枕戈待旦的準備。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多次請戰,要求馳援抗疫火線。
剛剛結婚、年前飛往東北見公婆的馬愛平副主任醫師,早在1月26日就緊急趕回,並向所在的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發信:“我報名參加,正在飛機上,一定要等我回來簽!”
還有大年初二就寫了請戰書的“李醫生”。“命令來得如此緊急,值完24小時班無法休息,匆忙扒拉一口出征前的餃子,抱抱大頭兒子和媽媽就趕去武漢前線了!”她的丈夫在朋友圈中寫下了這樣的文字:“我家最硬的龍鱗送去武漢了,隻希望平安歸來。”
淩晨2點,出征的醫護人員無法入睡,支援單位工作人員也沒有休息,都在通宵達旦地做著出發的準備。
“剃光它!”9日早上7時,廈門市中醫院的王魯平、石玉林、陳威楊三個小夥子,在院裏互相把頭發剃了。王魯平說,這是第一批去支援武漢的同事傳授的經驗:剃光頭發可以減少傳染風險,還方便工作。
理發,這是出發前不少醫護人員不約而同地做的事情,不分男女。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葉劍鴻,含淚為出征的醫護勇士理發,這是他第一次當理發師。
上午11時30分,264名白衣戰士們集結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登機大廳。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廈門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白衣戰士的話語響徹大廳。
這些出征的白衣戰士中,有手裏緊握著妻子煮的雞蛋的廈門市兒童醫院朱其國醫生,有掛掉哥哥送別視頻的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胡群醫師,有匆忙與9歲女兒告別的廈門市仙嶽醫院李曉雲護士,還有王醫生、李醫生、周護士、陳護士……
“女兒,國家有難,您是逆行者,祖國加油,武漢加油,女兒加油!”這是一位父親和出征女兒的微信聊天,他使用了尊稱“您”:“我把您借給祖國,您要好好的,等您凱旋歸來!”
家人、同事、領導都紛紛趕來,為白衣戰士壯行,相信他們一定能戰勝病魔,勝利歸來!
9日下午13時30分許,264名廈門醫護人員搭乘廈航兩架包機騰空而起。隨後,兩支醫療隊攜帶的大量無創呼吸機、除顫儀等“武器”和其他醫療“輜重”,由廈航另一架包機護送飛往武漢。
下午14時40分許,他們飛抵武漢,旋即前往接管兩個重症病區。
在他們之前,來自全國的一個個支援隊伍陸續抵達。
在他們之後,來自各地的一位位白衣戰士還在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