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抗擊疫情 我們始終在一起 > 最新動態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武漢發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收盡收的總攻
更新時間:2020-2-10 12:16:20    來源:新華社

  “春節以來我們統計社區實際居住人數有8042人,其中4例確診患者,17例疑似病例。”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桂小妹組織開展拉網式排查,每天睡眠不到4個小時,“這21人都已經全部送至醫院、隔離點,實現應收盡收”。

  為完成全部確診及疑似患者得到及時收治,一場應收盡收的戰鬥,正在武漢全麵打響!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區,武漢的疫情防控目前正處於最關鍵、最緊急關頭。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連日來,武漢市采取多項舉措,全市動員對“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全力以赴做到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工人村街青和居共有19棟居民樓,常住人口8200多人,是武漢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區。由於居住人員混雜,春節前人員流動大,疫情防控形勢複雜。

  青和居社區組織25名工作人員,不少身穿雨衣當作防護服,連日來全麵排查轄區內5235戶實際居住情況,組織居民測量體溫,進入小區人員必須先測體溫,對體溫異常居民逐人建立健康檔案。

  “這段時間大家繃緊了弦,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點多,都特別辛苦,但工作成效也十分明顯。”桂小妹說,通過“拉網式”排查,把確診患者、疑似病例、發燒居民、親密接觸者“四類群體”識別出來,相應采取隔離措施,“疫情防控就能從陣地戰,轉變成殲滅戰”。

  應收盡收,刻不容緩!從9日上午開始,武漢再動員全力推進全市1100多個社區危重病人收治、疑似患者隔離、核酸檢測“三清零”工作,將排查出的所有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全部集中收治、分類隔離,確保落實到位,做到應收盡收、應診盡診。

  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介紹,目前全市28家定點醫療機構床位數量超過8800張,新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共有2600張床位,全部用於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投入使用的三家方艙醫院與由五所學校改造的醫療點,將增加9600多張床位,收治確診的輕症患者。

  來自全國各地超過1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投身疫情防控、患者救治一線。經過3天培訓,支援武漢的第二批青海醫療隊隊員韓金豔,8日帶領護士團隊進駐“方艙醫院”上崗。這個“方艙醫院”由新洲區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館改造而成,最多可以容納200名確診患者,韓金豔說:“輕症感染者治療項目不多,我們更多是提供心理護理,疏導情緒。”

  社區排查是“四類人員”分類集中收治、實現應收盡收最基礎的關口。武漢市按照“應下盡下、就近就便”的原則,充分整合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力量,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化整為零,對口支援,充實疫情防控一線幹部力量。

  記者9日在江岸區永清街新天地社區采訪時,遇到正在為居民測體溫的江岸區法院執行庭幹部劉江。他和區法院另外5名幹部、4名出租車誌願者、10名來自武漢港務局員工,來到新天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一起為居民服務,“今天又有2名市人大機關的幹部加入。”

  新天地居委會黨委委員謝耀說,當天這個社區有3名確診輕症病患由集中隔離點轉到方艙醫院,此外還有1名在家中隔離的疑似病人剛被確診,將由小區送到方艙醫院。

  目前,武漢市共有市直機關、市屬國有企業等單位的1.67萬名幹部職工,下沉到疫情較重的社區,統一編入街道社區工作隊。15個城區統籌區直單位和街道(鄉鎮)共計1.77萬名黨員幹部,全覆蓋聯係包保社區(村),共計3.4萬名幹部職工下沉社區,共同抗“疫”。

  新天地社區居委會辦事大廳牆上寫著:“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社區黨委書記王瑩介紹,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此前最擔心病人轉不出去,住不進醫院,“解決不了問題,心裏真不是滋味”。

  “現在隨著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集中隔離點的增加,應收盡收在紮實推進,加上有大家的支持幫助,我們對做好工作信心更足了。”王瑩說。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