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抗擊疫情 我們始終在一起 > 焦作楷模在戰“疫”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49天的戰“疫”堅守
——記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楊貴青
更新時間:2020-4-14 8:56:06    來源:焦作日報
  他是院長,也是“戰士”。他叮囑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要注意安全,注意身體,他卻累倒在“戰場”上。

  3月5日那天,學雷鋒紀念日。他正在醫院發熱門診檢查工作突然就喘不上氣,胃頂得難受,被院醫教科主任石亞偉拽去檢查,B超顯示腹部大量積液,穿刺抽出800毫升乳糜樣液體。頓時,他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呼吸暢快,胃部輕鬆。下一刻,他整理好衣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勸他好好休息,他笑笑說:“沒事,疫情過去了再說。”

  他是焦作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楊貴青,負責疫情應急指揮組、疫情防控組、病例診療組、院內感控組工作。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不能休息,更不能倒下。

  但3月8日,他還是倒在了抗疫一線。目前,病情危重。

  疫情防控,他總是未雨綢繆

  3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焦作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我市現有確診病例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已連續36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此時,楊貴青躺在病床上,安靜地接受治療,這個消息讓他為之一振。窗外,陽光明媚,草兒正綠,花兒正紅,回想起疫情發生以來,他和全院醫護人員並肩作戰全力戰“疫”的情景猶如昨天發生的一般。

  楊貴青打起精神,過去的49天,他和時間賽跑,帶領“戰友”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基礎。今後的日子,他將繼續和病魔戰鬥,隻不過,這個戰場隻有他自己。

  2020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現在,讓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撥回1月20日,跟隨時間的腳步,看楊貴青在1月20日到3月8日間為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貢獻和犧牲。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宣布新冠肺炎病毒可人傳人。這一刻,楊貴青立即通知醫院感染科負責人趙智慧,著手準備院內感染防控方麵的工作。

  當天下午,市衛健委緊急通知我市各醫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接到通知,醫院立即召開全院中層幹部會議,對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隨後,醫院黨委成立了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楊貴青為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辦公室主任。楊貴青負責應急指揮組、疫情防控組、病例診療組、院內感控組工作。

   醫療、護理、感染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頭戲,楊貴青接受醫院黨委任命時,就一句話:“我一定會帶頭做好工作,請領導放心。”

  從接到通知到落實,楊貴青在不到2天的時間內,完成了應急指揮組、疫情防控組、病例診療組、院內感控組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職責,設計患者就診流程等。

  1月23日,武漢封城。全國吹響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醫院取消假期,全員上崗。因提前部署,在全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時,醫院的醫護人員已經開始接受消毒、隔離等自我防護措施的培訓。

  石亞偉遺憾地說,楊院長對工作未雨綢繆,卻忽視了自己的身體。他如果能夠少些勞累,多些休息,這個病不會來得如此凶猛。

  抗疫戰場,他總是衝鋒在前

  凡事都要先體驗,才會去落實;凡事都要作表率,才放心交給他人去做。在疫情防控一線,楊貴青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成為一線人員心中的“定心丸”。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院內感染防控尤其重要。病毒看不到摸不著,如何切斷傳播途徑,防止交叉感染,這就需要醫院感染科製定詳細的消殺、隔離製度,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保護醫生護士不被感染,保護患者在醫院的安全。

  “這次戰‘疫’,必須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我們的目標是‘零感染’。”趙智慧說,這是楊院長對她的要求。為了確保達標,每一項製度楊貴青都會認真研究,按照製度實際操作一遍,直到所有的製度都符合院感要求為止。

  2月3日,解放路遠大南北苑小區有2例確診病例,該院下屬山陽區塔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起確診病例所在小區的消殺工作。當天11時,社區服務中心人員準備第一次消殺。現場氣氛有些凝重,楊貴青主動背上幾十公斤重的消毒液,說:“你們都是第一次做這個工作,沒有經驗,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

  從一樓到六樓,再從六樓返回一樓,整個消毒過程將近90分鍾。完成消殺工作後,楊貴青喘得厲害,說話非常吃力。山陽區塔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梅麗感覺楊貴青的反應不正常,楊貴青卻自嘲長期不鍛煉,身體不如以前。

  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王梅麗說,楊院長的身體應該是早就出現了問題,怕耽誤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忍著不說。

  趙智慧也很早就感覺到楊貴青不對。1月25日,醫護人員分批次培訓時,她看到楊貴青的臉色發黃,精神很差,建議楊貴青去做B超檢查,當時楊貴青稱自己沒有休息好。

  2月13日,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市第五人民醫院成為山陽區發熱患者定點治療醫院,楊貴青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休息的時間少之又少。

  楊貴青的母親年近90歲,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楊貴青的孩子在外地讀研究生,妻子長年在娘家照顧自己年邁的母親,家裏的事情全憑楊貴青操持。他每天擠出時間回家給母親做飯,就算忙到淩晨也要回家看一眼母親,然後再回醫院安排工作。

   隨著疫情的發展,工作強度的增大,楊貴青的臉色也越來越差,呼吸越來越困難,但他始終沒有時間休息,更沒有時間檢查身體。

  在疫情防控期間,每一個和楊貴青有過交集的人,都感覺到他身體出現了問題,提醒他檢查或休息。對於大家的好意,楊貴青總是笑著說“沒事”“等等”“今天忙”。而在“沒事”“等等”“今天忙”中,楊貴青的身體終於承受不住了。

  堅守49天,他倒在抗疫一線

  疾病來得那麼突然、洶險。

  3月5日,市第五人民醫院支援市第三人民醫院抗擊疫情的兩位護士圓滿完成任務。楊貴青帶領醫教科、護理部等部門負責人,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兩位護士“回家”,為兩人舉辦了歡迎儀式後,又將兩位護士送到隔離點休整。

  楊貴青從隔離點返回醫院,又到發熱門診檢查工作,就在說話的空隙,楊貴青的臉色由黃變白,他不顧院感要求,伸手去拽了一下口罩,大口地呼吸,一旁的石亞偉感覺不對勁,伸手扶了楊貴青一把,讓醫教科副主任原全利通知彩超室、CT室作檢查準備。彩超室主任張濤為楊貴青檢查,發現楊貴青腹部積液已經將胸膈頂得移位,壓迫到肺和心髒。來不及繼續排查,石亞偉通知外二科主任葛誌江準備手術包。

  楊貴青躺在手術室,葛誌江對其實施腹部穿刺,從楊貴青的腹部抽出了一管乳糜樣的液體,然後第二管、第三管……抽出800毫升液體後,楊貴青感覺呼吸暢通了,胃也不難受了,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抽完腹水,楊貴青整理好衣服走出手術室,對石亞偉說:“走,把發熱門診的事弄完。”

  石亞偉堅決拒絕,希望楊貴青去病房休息。楊貴青答應著,腳卻朝著發熱門診的方向走去,還輕鬆地說:“這段時間,胃不舒服,一直吃胃藥,沒想到是腹水鬧得。”

  離開發熱門診,楊貴青還沒來得及休息,就接到會診通知。患者是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發熱一天,雙肺部有感染,但無流行病學史,血常規等檢查結果正常。幾位專家對這一病例進行了6個小時的會診。院內會診結束後,又申請市級專家組會診,市級專家組同意醫院作出的非疑似病例的診斷意見。此時,已經是3月5日22時,夜色中,街頭冷冷清清,楊貴青騎著車回家陪母親,身影被路燈拉得老長老長。

   3月8日,楊貴青再次出現呼吸困難,又準備抽腹水應急的時候,市第五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常紅專要求楊貴青立即停止手頭一切工作,由原全利陪同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檢查。

  原來,楊貴青之前的腹水檢查結果有問題,常紅專怕結果有誤,又要求檢驗科送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再次檢測。3月8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結果出來,這次結果和第一次一樣。常紅專立即為楊貴青安排住院,讓原全利陪同他到鄭州全麵檢查確定治療方案。

  楊貴青確診為B細胞淋巴瘤。醫生安排化療時,病情出現惡化,經過搶救生命體征恢複正常後,開始了第一個療程的化療。

  楊貴青重病的消息傳回醫院,張建梅吃驚又難過,她不敢相信並肩作戰的抗疫戰友,就這麼倒下了。她為自己的粗心自責。她說,2月13日,她到楊貴青辦公室彙報工作,看到楊貴青正在喝四磨湯(藥名)。辦公桌上還擺著許多藥。當時,她問楊貴青怎麼喝兒童藥。楊貴青說:“胃不舒服,喝四磨湯效果好。”

  “如果那個時候,我們堅持讓院長好好休息,或者讓他做個全麵檢查,說不定就不會發病。”張建梅說。

  “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病魔就會乘虛而入。”石亞偉說。

  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大,楊貴青什麼事情都自己扛著,如果他能夠“偷懶”,說不定情況就沒有這麼嚴重,甚至是不發病。

  可是,沒有如果。

  在抗疫一線戰鬥了49天,楊貴青倒在了阻擊戰全麵勝利的前夜。但楊貴青不後悔,他說,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他還會選擇堅守,護佑他人的生命安全。

  用堅守傳遞希望,用生命守護生命。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健康所係、性命相托。楊貴青用行動履行了醫者誓言。戰“疫”一線,他是我們的驕傲,是最可敬的人!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