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抗擊疫情 我們始終在一起 > 焦作楷模在戰“疫”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宅”在幕後的戰“疫”英雄
——記溫縣法院網絡辦負責人王魁
更新時間:2020-3-18 9:06:41    來源:焦作日報

  溫縣法院網絡辦負責人王魁。


  張世偉 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沒有衝上戰鬥一線,而是“安逸”地留在後方;他天天麵對的不是疫情和病人,而是密密麻麻的電線和網線;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可每一個法官都離不開他的幫助;他雖然身居後方,卻為戰“疫”一線提供了強力援助。他就是被法官視為“保姆”的幕後英雄——溫縣法院網絡辦負責人王魁。

  閃亮的“前台” 煩瑣的幕後

  “守土有責,如果法庭是我們的戰場,那麼這些庭審設備就是彈藥和糧草。”王魁說。熟悉王魁的人都知道,他平常話不多,工作起來卻心細如發。全院內、外網上的電腦有400多台,網線、電話線錯綜複雜,王魁和助手田椏臣一台台調適、一條條檢測,確保每台設備都能運轉正常。

   對王魁來說,疫情防控期間最難操作的就是刑事審判庭開庭了。因為訴訟參與人多,看守所無法正常提押,律師無法到庭,運用互聯網開庭端口多、調試難度大,要讓控辯雙方充分表達、保障被告人的訴權,必須要有清晰的畫質和音質,網絡不能掉線,還得穩定暢通。在第一次網上開庭審理一起詐騙案時,王魁和助手用了一晌的時間進行調試,聯係檢察院、看守所和律師事務所,無數次嚐試、無數次探索,最終將四方連線,實現了“無接觸”審理。雖然案件庭審過程僅用了半小時,但很少人知道他在背後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燃燒的生命 無聲的守望

  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廣應用網上法院是每個幹警麵臨的一次大考。全員培訓、大練兵這個重擔,一下子落在了王魁的肩上。

  二話不說,直接開幹。為避免人員聚集,王魁迅速在網上辦起了培訓班,以部門為單位,分批輪訓,全程視頻,全員“廣播”,對年輕人和老同誌進行分類輔導,白天和晚上進行錯時指導。有的老法官不懂信息化操作,往往教了一遍忘了,再教一遍又忘了。王魁說,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看到老法官學習熱情那麼高,覺得多花些功夫也沒什麼,隻要老同誌願意學,別說教十幾次,幾十次也得教好。無數次上機操作、現場演示、“一對一”輔導,使全體幹警學會了網上辦公辦案,全院近200名幹警實現了從“小白”到“熟練工”的轉變,網上辦案業務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目前,全院網上審理結案249件,居全市前列。

  不懈的追求 簡單的快樂

  “我們不能滿足於網上立幾個案、開幾個庭,我們要用信息化徹底打通各個環節,真正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王魁經常和助手講,要多換位思考,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從法官、律師的角度思考。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樣?”這是王魁在疫情防控期間想的最多的事情,從立案、調解、審理、合議、裁判、執行、結案、歸檔等環節確保全要素網上辦理,到幹警電腦和打印機等維修,再到計算機網絡安全、機關監控,再到視頻會議、協同辦公,每一項都要實時關注和查看。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方便律師查閱卷宗,王魁打通檔案室和業務部門的節點,通過“雲櫃中間庫”,實現了電子卷宗在立案、審理、歸檔等各個環節上的可調用、可查詢、可監控,對需要閱卷的律師耐心地引導,教會使用方法,讓律師在家或在律師事務所就能進行“不接觸”、無障礙閱卷,節約了訴訟成本,保障了當事人的權益,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院共接受律師網上閱卷183人次。

  “時代的一粒塵土,落在個人頭上是一座山。我雖不在抗疫前線,但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減少一些疫情風險、給大家帶來方便,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談起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的作用時,王魁很樸實地說。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