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芬正在為群眾測量體溫。
抗擊疫情典型宣傳突擊隊員 記者 翟鵬程 攝
麵對疫情大考,我市各級道德模範、“好人”群體和誌願者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勇於衝鋒、拚盡全力,今年50歲的楊應芬就是其中一員。
楊應芬,博愛縣月山鎮圖王村人,市人大代表、村委會副主任、2014年“中國好人”。這位熱心幫助孤寡老人、兒童、貧困大學生的“中國好人”,在疫情來襲之際,毅然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擔當。
圖王村原名屠王村,村民主要經營屠宰生意,楊應芬也因祖上傳下來的烹飪秘方,經營著屠王大骨頭飯店,生意興隆,食客盈門。
腰包鼓起來的楊應芬沒有忘記村裏的貧困鄉親,誰家老人沒人養活了,她養活;哪家孩子沒人照顧了,她收養。為此,她還專門建了一座慈善堂,用經營飯店掙的錢養活這些老人和孩子。生活在這裏的鄉親都說,他們在“楊眷”裏度過了美好時光。此外,村裏誰家遇到難事,楊應芬都會主動上門提供幫助、送錢送物。該村村民王玉玲說:“應芬心腸好,她這輩子也沒見過比她更心善的人了。”
疫情防控期間,楊應芬依然奉獻著“一碗大骨頭”的情意。
今年春節前,她采購了20多噸合計50萬元的食材,然而疫情發生,無法經營。1月6日,當得知很多村民需要為春節備肉時,她將自家飯店的儲備肉低價賣給村民。為了確保安全,她把肉切好,為村民送貨上門,雖然賠了3萬多元,可看到村民的笑容後,她坦言收獲了幸福感。
疫情發生前,楊應芬做了很多大骨頭熟食並銷售一空,她將所得的2萬元全部捐給了博愛縣月山鎮疫情防控指揮中心。
春節期間,楊應芬還為孤寡老人、無家可歸的孩子送去了美味大骨頭,讓他們在疫情期間吃到了美食、感受到了溫暖。
除了捐錢送美食外,楊應芬還找人製作了32個床墊,送給日夜值守在檢測卡點的黨員幹部群眾。同時,她也值守在檢測卡點,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員”。“哪裏有需要,我就到哪裏堅守!”楊應芬堅定地說。
“楊姐,我們要和你一起捐款、行善,共同抗擊疫魔!”每當聽到村裏年輕人這樣說,楊應芬心裏比蜜還甜。
平日裏,楊應芬以凡人善舉溫暖人心,以無私大愛傳遞榜樣的力量;危難時刻,她挺身而出,用愛築起戰“疫”防線,續寫“好人故事”,彰顯“好人擔當”,盡顯“好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