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指揮部樣本接收轉運組
|
2月10日早上,該中心樣本接收轉運組接到轉運樣本指令:到市第三人民醫院轉運樣本標本。15分鍾後,樣本轉運車駛入市第三人民醫院。進入醫院後,樣本接收轉運組成員孫翔、賈允山、王建樹、時雪峰在緩衝區下車等待。隨後,王建樹和時雪峰進入隔離區,由患者通道進入病區開始工作。王建樹負責接收病區醫務人員所采樣品,核對樣品數量、信息,檢查樣本是否符合采樣要求、是否按要求密封。在檢查的同時,時雪峰拿起筆認真填寫樣本信息,對樣本進行編號,填寫相應的標識和送樣單。
按照各項技術規範完成對樣本的包裝、消殺以及對周圍區域的消殺工作後,樣本被轉移出隔離區。這時,在緩衝區等待的孫翔和賈允山按照操作規程,再次對轉運人員和樣品轉運箱進行二次消殺,對汙染的防護用具按要求分類處置,最後將轉運箱放到轉運車上,並對轉運車進行消殺。
完成這一係列工作後,他們迅速上車,第一時間將樣本轉運至市疾控中心檢測中心實驗室。同時,還要把各種樣本信息資料分別送至疫情會商組。至此,一次樣本轉運工作完成。“此時,我們才能鬆口氣,但馬上要為下一次樣本轉運做好準備工作,對防護用品認真檢查、核對,保證接到任務後立即出發。”孫翔說。
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我市防護用品嚴重緊缺。經與市第三人民醫院溝通,2月11日起,樣本接收轉運組不再深入病區直接包裝及從病區移出轉運箱,這項工作由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完成。標本接收轉運組成員每次直接到患者通道處接收轉運箱,然後對轉運箱進行消毒、轉送。“工作少了一步,但一點也不能馬虎。”孫翔說,患者通道處於汙染地帶,仍需要做好個人防護。變化後的工作模式,每次可以省下一些隔離衣、護目鏡、N95口罩等防護用品,可以更好地支援前線。
從農曆除夕到現在,樣本接收轉運組成員一直奔波在護送、轉運樣本的路上。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天跑3趟,並順利完成了每一次樣本轉運工作,為我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把好了重要的一環。
“不害怕是假的,我們都有家人、都有孩子,但疫情當前,一定得迎難而上,我們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孫翔說,由於這項工作距離病毒太近了,上崗前他們進行了嚴格培訓,每次轉運都相互監督、檢查,按要求完成每個細節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