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8日,武陟縣公安局龍源派出所收到了一封請戰書。
當時,疫情防控工作剛剛全麵啟動,武陟縣公安局組織了“向社區報到”疫情防控突擊隊,目的是讓警力下沉到一線,牢牢打造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壘”。在需要廣大民警、輔警不顧危險、挺身而出的時候,龍源派出所輔警張明濤主動遞交了請戰書,堅決要求參與戰“疫”工作。
2月28日淩晨,武陟縣朝陽新城小區二期門口的疫情防控檢測點,張明濤還在值夜班。他來到防控一線已經一個月了,小區門崗很小,隻有簡單的桌椅和監控設備,沒有床鋪可以休息。一個夜班從前一天的20時到當日8時,一次就要堅守12個小時。
提起當時為什麼會主動請戰,張明濤說:“我還年輕,參加工作才3年,當時聽到要成立突擊隊的消息後很激動,但又怕沒有機會參與,關鍵時刻要是不能上一線該多遺憾。”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張明濤覺得請戰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崗位上怎樣把工作做好。
過去的30個日夜,張明濤也用實際行動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小區門口成立疫情防控檢測點後,嚴格把守“出入關”成為一項重要工作。對人員進出詳細登記、開展消毒工作等,張明濤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認真。認真體現在張明濤開展工作的各個方麵。如今,小區有多少居民、有多少空戶、有幾個租房戶等信息,張明濤不用看登記表張口就能說出。
剛開始進行排查時,有一戶房屋一直沒人開門,後來張明濤聯係房主得知,房屋之前租出去了,春節前租客已經離開了小區。不過,有次一名居民偶然提到,該房屋內總有“嗡嗡”的響聲。這馬上引起了張明濤和同事李德新的警覺,難道屋內有人居住,刻意不配合排查?兩人再次和房東聯係,經溝通最終打開了房門,並確認屋內沒人。原來,屋內有一個魚缸已經沒水,但魚缸內的增氧機一直在工作,這才發出“嗡嗡”的聲音。居民為警方點讚,說他們幹事細致認真;房東也連連感謝,因為他們消除了可能引發火災的隱患。
防控工作開始後,張明濤在小區建立了微信群,並充分發揮其作用為居民服務。除了利用微信群開展關於防疫知識的宣傳,張明濤還經常找一些防範電信詐騙的知識推送給大家。特殊時期,不少居民在物品采買上遇到麻煩,張明濤牽線搭橋,和一家超市取得聯係。小區居民將所需物品發到微信群,張明濤和同事統一報到超市,做到定時定點配送,分區域分時段領取,減少了人員流動接觸的風險。如今,張明濤還在默默堅守,他說:“取得最後的勝利,我才會離開,這段經曆我也會銘記於心,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