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歲的毋鳳娟活潑、漂亮,單位裏的環衛師傅總喜歡叫她“小美女”。工作中,“小美女”一點都不嬌氣,疫情防控期間除了清掃路麵外,她還承擔起了廢棄口罩投放桶的消殺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防止廢棄口罩引發交叉感染,市城管局在全市設置了140多個廢棄口罩投放桶,而這些桶需要專人負責消毒。
“咱所共有6個廢棄口罩投放桶需要消殺,這活兒你能幹嗎?”2月初的一天,焦北清掃所所長打電話問她。
“沒問題,我來幹!”毋鳳娟說。
毋鳳娟很幹脆地接了這個棘手的任務,所長把這條消息發到所裏的微信群,同事們都為她點讚,很多人說,沒想到平時這個時尚、愛唱歌的“小美女”竟然這麼勇敢,展現了環衛工人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
承擔起消殺任務後,毋鳳娟趕忙學習並掌握了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和消殺工作的要點。在疫情防控開始階段,單位雖然發放了少量防護口罩,但許多防護裝備都很緊缺。於是,她就用自家的眼鏡、雨衣、膠鞋、手套替代專業防護用品。每天,她奔走在該所管轄區的廢舊口罩回收桶之間,上午、下午兩次進行消殺作業,並配合車隊工作人員進行密閉回收轉運工作。有路人問她:“你穿得這麼嚴實,透氣嗎?悶不悶?”她說:“做好自我防護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務大家。”
現在好了,單位配備的防護用品齊全了,毋鳳娟可以穿上專業防護服更加放心地進行消殺作業了。
毋鳳娟說,這6個廢棄口罩投放桶就像每天都需要“洗澡”的6個“孩子”,她要用心將這些“孩子”清洗得幹幹淨淨。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毋鳳娟沒有休息過一天,不但工作中從不“掉線”,在家照顧老人也不“掉線”。
毋鳳娟的父親癱瘓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十幾年來照顧老人毫不懈怠、毫無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雖然臥床十幾年,但父親的身體、衣服仍然很幹淨。疫情防控期間,雖然她承擔了消殺任務,但照顧父親的時間並沒有減少。工作量增加了,她就早起床幹活。每天6時,毋鳳娟就起床為父親洗臉、喂飯,下午下班後立即趕回家照顧老人,雖然麵對疫情,但一家人的生活幾乎沒受影響。
這就是毋鳳娟,麵對疫情,毫不畏懼!麵對工作,勇於承擔!“最美”環衛工,戰疫不“掉線”!
(抗擊疫情典型宣傳突擊隊員 記者 趙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