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區疫情防控感動人心點滴事
村支書開車消毒
在蘇家作鄉寨卜昌村,人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開著拖拉機的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尚財。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尚財主動承擔起全村路麵的消毒工作,每天早晨開著自家的農用噴藥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一邊消毒,一邊用喇叭對村民進行宣傳引導。
王尚財不僅義務當司機,而且所用藥物和油錢都是他自掏腰包。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個星期時間,每天消耗消毒液200公斤,加油費近1000元。此外,他每天還要帶領村幹部和黨員群眾嚴防嚴控,午飯都是在各個防控點隨便吃上幾口,晚上跟防控隊員一起值班。近日,他又召集黨員幹部和熱心村民為村裏捐款2萬多元,全部買成中藥由專人熬製,每天定時發給全體村民服用。
夫妻倆雙雙上陣
“我是黨員,我願意去聶村防控點執勤。我愛人是發熱門診的醫生,比起其他同誌,我有基本的醫學常識,我請戰,在組織最需要的地方,誌願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這是陽廟鎮信訪綜治辦主任崔海東請戰書上的一段話,鮮紅的手指印彰顯了他的決心。
陽廟鎮聶村是我市最早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村,聶村防控點也就成了全鎮最危險的防控點,崔海東的主動請纓帶動了一大批黨員幹部,他們紛紛請戰奔赴聶村。
崔海東的妻子在博愛縣人民醫院兒科發熱門診上班,夫妻倆都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孩子上大學一年才回家一次,他們盼了一年盼到春節放假,卻因為這個特殊的任務見不上孩子幾麵,更別說給孩子做點好吃的了。農曆正月初一,舉家團聚的日子,崔海東卻在防控點執勤。一輛蘇A牌照汽車司機聲稱自己從南京回來,不顧阻攔執意闖卡,強行開車進村,崔海東配合公安民警到村裏將其連人帶車找了出來。
一家人組團宣傳
隨著《農村防疫口訣》快板視頻登上“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並被頻頻轉發推薦,文昌街道朱莊村的任玉珍家庭很快在當地“走紅”。視頻中通俗易懂的農村疫情防控知識帶著溫暖的天倫之情,被傳播到千家萬戶。而背後不為人知的是,這個家庭裏,婆婆任玉珍、兒媳朱穎、女兒朱明明都是黨員,兩個孫女是少先隊員,一家老小五位“半邊天”攜手戰“疫”。
任玉珍,59歲,1999年入黨,朱莊村文體骨幹。她的兒子朱明明,黨員,高校教師,寒假返鄉後當起疫情防控宣傳員。兒媳朱穎,黨員,農村信貸員,也是誌願服務隊員,逐條街道發放口罩、發放防疫常識宣傳單、勸散集聚人群。孫女朱芷嫻,10歲,學生;朱奕霏,7歲,學生。疫情同樣牽動兩個孩子的心,她們拿起快板,和奶奶一道當起疫情防控宣傳員。
老哥倆並肩作戰
“八旬哥倆勸導員,戰‘疫’一線顯身手;通俗易懂巧言辭,花式勸導很給力;牢記初心與使命,打贏新冠防疫戰!”這是文昌街道幹部特意為薛延陵村老黨員薛才勳和薛海尤寫的一首打油詩,表達對老哥倆每天開展義務勸導服務的敬意。
薛才勳和薛海尤是親兄弟。哥哥薛才勳84歲,1966年入黨,多年前從原修武縣化肥廠退休返鄉;弟弟薛海成80歲,1970年入黨,擔任村黨支部委員多年。得知村口要設卡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勸返的消息後,兩位老人瞞著子女,第一時間跑到村裏的疫情檢測防控點報名做誌願者。
老哥倆的工作就是勸導,耐心勸導不戴口罩的居民,給老年人講解防疫知識,協助執法人員驅散聚集人群。他們每天要走上萬步,對全村進行“地毯式”巡邏,雖然累點,但樂此不疲。
“愛心午餐”送一線
“看,小武的車又來了!”“兄弟們,快來吃飯了,趁熱!”1月30日中午,韓武一邊把盒飯往桌上放,一邊招呼疫情防控點的值班人員。
韓武是蘇家作鄉懷村平民飯店的老板。為了遏製疫情傳播,他響應政府“不紮堆、不聚餐”的號召,關門停業。“生意雖有損失,社會責任不能少。”他說。同時,他主動給全鄉參與疫情防控的各村卡點人員免費提供“愛心午餐”,每天150份。
從1月27日開始,每天一早起來,韓武就開始蒸米、炒菜、打包,有條不紊地忙碌著,臨近中午再開著車,把一盒盒熱氣騰騰的午餐送到值守幹部群眾手中。他說:“如今疫情防控正到緊張的時候,作為一名老百姓,自己能力有限,但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就給在路口把關的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午餐,盡我所能,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移風易俗控疫情
蘇家作鄉寨卜昌村一位84歲的老人春節前去世,家裏人按當地農村風俗,打算在節後第一天舉行隆重下葬儀式。收到群眾網上發布的信息後,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尚財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裏,對老人的兒子進行勸導,使其在農曆正月初六悄無聲息地下葬了父親,僅有家裏寥寥幾位親人參加。
文苑街道住郭莊村一位老人去世後,其家人積極響應街道辦事處的倡議,主動與村委會、街道辦事處聯係,還通過電話、微信勸退打算前來吊唁的眾多親友,真正做到了後事一切從簡。
農曆正月十九是文苑街道永興屯村郭長安兒子結婚的日子,因為疫情防控,街道、村幹部第一時間到他家裏,成功勸說他延期舉辦兒子的婚禮。截至目前,該街道已取消各類宴請、聚餐活動50次,大大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
一分分小愛彙成大愛,一點點感動凝聚人心,一幕幕暖心故事仍在上演……
(記者 郭樹勳 付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