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看到有村民戴的口罩不合格,李國平(右)馬上從口袋拿出一次性醫用口罩發給他,並監督他戴上。抗擊疫情典型宣傳突擊隊員 記者 翟鵬程 攝 |
農村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也是薄弱環節,我市農村疫情防控情況如何呢?2月7日,記者在武陟縣北郭鄉賈作村看到,該村的做法比城區有些社區還先進:村口有消毒車、廢棄口罩垃圾箱,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街道整潔、有序。村民們都說,住在村裏很安心、很有安全感,這多虧了64歲的武陟縣人大代表、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平。
農曆大年二十九,李國平就通過新聞了解到武漢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後,他更是坐不住了。村裏家家戶戶都在喜氣洋洋準備過年時,李國平卻和村兩委成員一起研究如何防止疫情傳到村裏的事情。
當天李國平就購買了2000多隻口罩。農曆大年三十下午,他組織村兩委成員、“五老人員”給村裏家家戶戶免費發口罩。李國平要求,大年初一村裏一律不串門拜年,大年初二以後不能走親訪友,不能紮堆。
“大過年的,不讓拜年、走親戚,老李太專橫、太霸道了。”起初,很多村民不理解李國平的做法,甚至還有人在背後罵他。
“暫時不理解,總會有理解的時候。”李國平心想。他頂著罵聲,帶領村兩委、“五老人員”封了村子的8個路口,在主村口設了一個檢測卡點,“堵”住了村民走親戚的路,安排黨員24小時值守。
經過排查,該村有24人是從湖北返回的。李國平要求他們在家隔離,還在這些人的家門貼上“湖北返村戶,請勿靠近”的提醒語。
讓村民不串門、不出門、不紮堆,大夥兒的生活怎麼辦?
該村把附近一家大超市的電話號碼告知每家每戶,村民需要啥打電話給超市,超市把村民買的東西放到卡點上,村民到卡點取。
李國平購買了300箱方便麵發到每家每戶。元宵節快到了,他又訂購了300公斤元宵,2月7日(農曆正月十四)下午,發到了每家每戶。“俺村群眾待在家裏就有吃有喝,自然就少出門、不串門、不紮堆,村裏的疫情防控就好開展了。”李國平說。
前幾天,李國平在巡邏時注意到一些村民亂扔廢棄口罩,當時心裏一驚:“這不是製造新的病毒傳染源嗎?”
2月3日,李國平在村裏設置了幾個廢棄口罩回收點,要求村民用塑料袋將廢棄口罩包好,放到回收點,由村裏的退休老教師武清讓每天定點回收舊口罩,送到鄉衛生院處理。
村裏有了硬件設施,咋能讓村民自覺定點扔廢棄口罩?李國平想了一招:一個家庭,把廢棄口罩包好掛在回收點,3個口罩可領1塊香皂。2月3日以來,村裏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回收了600多個廢棄口罩。
正是有了李國平這樣提前備戰、統籌有方的“指揮官”,賈作村人行動一致、不打亂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作好村裏疫情防控的同時,李國平還建立了“正能量”微信群,黨員帶頭捐款,村民紛紛響應。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4歲孩童都自發捐款,目前已募集2.446萬元善款,用來支援武漢戰“疫”。
如今,看到疫情防控形勢如此嚴峻,村民們服了李國平的遠見,都說要給他評“五顆星”,說他是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硬核”村支書。
“做好分內的事情,就是為村民的健康負責,就是為國家作貢獻!”李國平說。
(抗擊疫情典型宣傳突擊隊員 記者 趙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