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0年專題區 > 抗擊疫情 我們始終在一起 > 焦作楷模在戰“疫” > 正文

2020年專題區

抗“疫”征途中的“最強拍檔”
更新時間:2020-2-7 12:16:06    來源:焦作晚報

  抗擊疫情,眾誌成城。

  當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在“沒有硝煙,卻有生死”的抗擊疫情一線,溫縣湧現出了無數父子兵、夫妻檔等這樣的特殊群體,他們衝鋒在前、勇敢“逆行”,成為抗擊疫情戰場上的“最強拍檔”。

  父子檔:

  遇到險情“一定上”

  “執勤時注意做好防護工作,遇到險情要衝在前麵。”張世傑是溫縣公安特巡警大隊大隊長,兒子張峰旗在鄭州市公安局工作。農曆大年初一22時,張峰旗接到上級通知,參加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工作。連夜送兒子去鄭州的路上,張世傑對兒子說出了這番聽上去有些自相矛盾,卻飽含愛意的話:“作為父親,我不希望你有任何危險;作為警察,我全力支持你為抗擊疫情作貢獻!”

  將兒子送到單位後,張世傑迅速投入黃河橋卡點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黃河橋卡點守護著進入溫縣境內的南大門,平時每天有2000多輛車、近萬人次通行,疫情防控期間每日也有上千輛車、3000餘人通行。張世傑和同事們要對這些車輛進行消毒處理,對人員登記造冊、巡查盤問、進行勸返。2月4日,妻子孫向清說:“從農曆大年初一到現在,我就沒有見到過這父子倆。兒子每隔兩天會打個電話報平安,老張每隔三四天會通知我把換洗的衣服送到村口……”

  夫妻檔:

  擔當平安“守護盾”

  “2003年非典時,我在執勤,還是‘軍嫂’的你帶著大女兒在隔離;今年春節,遇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在卡點值守,成了‘警嫂’的你也在一線排查。出門一定要戴上口罩,做好防護工作!”這是溫縣番田派出所民警李慶偉發給妻子的微信。

  從農曆大年初一晚上起,李慶偉一直在卡點值守,沒有回過一次家。“戴上口罩,做好防護工作”是夫妻二人微信交流中說的最多的話。

  石利平在該縣溫泉街道辦崇仁社區幫忙,每天都要入戶排查外地回溫人員,還要到武漢回溫人員家裏摸排情況。每次回到家進屋前,她都會用酒精噴灑消毒,進屋後再給門手柄、口罩等噴酒精消毒,然後把戴過的口罩掛在窗外。

  擔心一次性口罩薄,10歲的小女兒李家銘總會用酒精給媽媽的口罩消毒:“媽媽,口罩多消毒,就可以多一分保護了。”

  石利平拍了張照片給李慶偉發送了過去:“你就放心吧,家裏有我,還有女兒!看,這是女兒為我消毒後的口罩,很暖心!帶著‘小棉襖’的愛出門,我們都會好好的。你在卡口值守,也要注意防護,疫情馬上就會過去的,我們很快就能呼吸新鮮空氣了!”

  警醫檔:

  共繪抗疫“同心圓”

  “要盡量待在家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還要注意做好自我防護工作。”溫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鄭新華每天都要在溫博路口疫情檢測點排查過往的人員和車輛。

  鄭新華的愛人職向前在溫縣人民醫院做行政工作。他雖然不在一線,但在得知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主動請戰:“疫情嚴重,我也害怕感染。但我是黨員,還是醫務工作者,疫情一線需要我。”

  鄭新華知道,相對於自己值守的卡口,發熱門診更加危險。溫縣人民醫院是全縣最大的醫院,尤其是特殊時間節點,發熱門診每天都要篩查各類發熱人員上百人。但是她非常支持愛人的選擇:“你是醫生,我是警察,疫情當前,不同的戰場,我們要並肩作戰。”

  2月4日,鄭新華回家換衣服時,也為愛人職向前送來了換洗的衣服。可當她遠遠地看到穿著厚厚防護服的醫務工作者時,卻分辨不出哪個才是自己的愛人。但她知道,那些擋在疫情前麵的人們,都是自己最親密的“戰友”。

  “他們有民警,有醫生,有誌願者,也有普通群眾……他們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夫妻,和許許多多普通的家庭一樣,他們也顧念老人和孩子,也有許多家事要辦,可為了打贏這場全民健康保衛戰,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並肩上陣、攜手衝鋒,用逆行的背影彰顯了責任和擔當,用行動詮釋了感動與平凡。”該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

記者 史文生 通訊員 崔新娟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