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
2020年專題區
在防護服上互寫名字。
(市疾控中心提供)
在疫情防控一線,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雖不與病例直接接觸,卻與新冠病毒正麵交鋒;雖不直接進入隔離病房,卻是離病毒最近的人,他們就是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成員(核酸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麵對看不見的“敵人”,他們無論生死、不計報酬,24小時與之“交戰”,默默守護一座城市的健康。
用“檢驗速度”築牢防控屏障
核酸檢測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是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通過人群核酸檢測,可以盡早發現確診病例,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查明並鎖定風險區域和重點人群,及時采取針對性管控措施,阻斷疫情擴散。
市疾控中心作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疑似標本複核檢測單位,責任重大。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PCR核酸檢測的技術帶頭人,王衛華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組織團隊進行技術攻堅,報告我市第一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首例病例的確診,為我市抗擊疫情吹響了號角。他們檢出的每一份陽性標本,不僅能夠讓患者得到及時救治,更重要的是確定了一個傳染源,阻斷了一條傳播鏈,為圈住封死撈幹撲滅疫情爭取寶貴時間。
“今年3月18日7時30分,我們實驗室接收修武送檢的7管複核樣本後,立即開展複核檢測,新冠抗原檢測5分鍾報告5例陽性,接著快速核酸檢測和兩種試劑常規檢測均為5例陽性,於是立即將實驗結果上報,為快速防控疫情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王衛華介紹,“修武送檢的5例樣本複核檢測呈陽性後,我們立即聯係省疾控中心上送標本進行基因測序溯源,同時安排張雲傑、韓雪進行測序分析實驗。3月20日,省疾控中心反饋測序結果,本次修武疫情為奧密克戎BA.2毒株,與我們測序數據比對完全一致,得到了省疾控專家的高度肯定。”
修武疫情發生後,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立即吹響戰鬥號角,檢測人員入駐實驗室後,晝夜輪轉,積極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中。
與病毒“零距離”較量,早一分鍾檢驗,就能快一分鍾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在密不透風的實驗室裏,他們以實驗室為家,將自己“釘”在了崗位上,每天與病毒“共舞”,同時間賽跑。送來的核酸樣品隨到隨檢,檢測人員輪班,24小時連軸轉。他們常常連續12個小時不吃不喝,為的是節省吃飯、上廁所穿脫防護服的時間,眼睛被霧氣蒙住時,等一會兒再繼續操作,頸椎疼得受不了時,轉轉脖子繼續堅持……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他們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姿態誓師出征,更以“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擔當奮勇應戰,保證了核酸檢測高效有序進行。
大愛情懷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疫情之戰,是一場“檢驗檢測”之戰。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我市打響後,該中心檢測中心接到通知:立即組隊上戰場。疫情防控指揮部實驗室檢測組成立了,承擔起我市所有采集樣品的檢測工作。實驗室是個與病毒麵對麵博弈的隱形戰場,這裏的工作壓力之大、危險程度之高、勞動強度之高,超乎常人的想象。
麵對未知病毒,張雲傑毫不畏懼,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撇下家中隻有1歲、尚需哺乳的孩子,參加新冠病毒檢測,成為我市新冠病毒檢驗檢測組第一批核心骨幹。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張雲傑創下了連續奮戰54個小時的紀錄,終因勞累過度而虛脫暈倒。張雲傑不但敬業,更善於思考,極富鑽研精神。她在工作中結合實踐經驗,總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核酸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株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等,時刻為新冠病毒檢測提供更準確、更快的結果。
其實,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像張雲傑一樣孩子尚小、需要哺乳的還有好幾位。“我把兩個孩子送回娘家了,疫情當前,我必須上戰場。”實驗室檢測人員張倩說。檢測人員高源盡管年齡小,但態度也很堅決:“張雲傑和張倩都是二胎媽媽,我隻有一個孩子,負擔比她倆輕,她們能上戰場,我也能上。”
檢測的過程,就是與病毒“麵對麵”接觸的過程,這樣的接觸經常需要連續數小時才能完成,對檢測人員的身體和意誌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厚厚的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手套、鞋套等,每個人都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他們經常連續8小時不吃不喝。隨著疫情的發展,送檢的樣本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檢測工作加班加點已成了常態,有時甚至徹夜無眠。
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還有一群朝氣蓬勃的“90後”,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成為參與防疫、履行責任的主力軍。李潔是家中的獨生女,家又在外地,父母對她獨自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格外牽掛。2020年春節前夕,剛回到家中的她接到單位的返崗通知後,便立即返回單位,隨時待命。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她連續10多天在實驗室工作,每天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N95口罩、護目鏡和醫用橡膠手套,一待就是近10個小時。她笑稱,戰場上,自己與美麗絕緣了。在橡膠手套、滑石粉、消毒液和洗手液的多重刺激下,她原本漂亮的雙手泡得發白,上麵的裂痕清晰可見,但她樂觀地說:“沒事,還能長好。”
27歲的韓雪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不顧家人的擔心,毅然投入24小時值守、檢測工作中。她說,年輕是“90後”的資本,能堅守一線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是無限崇高的使命。
異地馳援彰顯焦作疾控硬核擔當
麵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該中心核酸檢測組以“敢於鬥爭、勇於犧牲”的抗疫精神,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幹勁,組織隊員馳援外地市抗疫。
衣服全部濕透、雙手泡得發白、嗓子幹得說不出話……這是王佳佳與何濤支援上海氣膜方艙實驗室工作時的場景。工作強度大、工作節奏緊張,氣膜方艙實驗室24小時高速運轉,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幾天,他倆連續數日進艙工作,每次進艙工作時間8~10個小時,從掃碼、配試劑到加樣、提取,再到點樣、上機檢測、判讀結果,程序多、數據嚴謹,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錯,這讓他們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39天,何濤和王佳佳所在的氣膜方艙實驗室,56台擴增儀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他們共參與檢測了130萬管樣本,經受住了上海一輪又一輪核酸檢測的考驗。
在今年年初馳援滑縣時,李紹崗感受最深的是困、是時間不夠用。為了工作,24小時在崗是常態。因此,一旦回到賓館,他總是草草吃過飯後,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睡眠狀態,確保第二天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工作起來,李紹崗比較“軸”,1月12日,在樣本檢測中如何添加第三方質控品及是否添加試劑內陽性對照,他與隊友進行了激烈討論,結論有歧義,為保證檢測結果不出紕漏,李紹崗徹夜未眠,查找原始文件,在檢測中立足現場檢測數據及擴增曲線走向趨勢,反向驗證試劑內陽性對照的重要性,我市核酸檢測隊在質量控製及結果判定規範化方麵,獲得了試劑廠家的點讚。
在滑縣的日子裏,李紹崗單日最長實驗室奮戰10小時。經過18天的連續奮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總檢測量10萬餘管、100餘萬人次,圓滿完成了各級領導安排的核酸檢測任務。在馳援外地市期間,焦作疾控係統核酸檢測隊隊員牢記使命重托,克服重重困難,展示了焦作疾控隊伍“特別能戰鬥”的硬核作風,贏得了當地政府與群眾的一致稱讚。
疫情仍在反複,任務尚未結束。該中心核酸檢測組成員仍堅守在陣地上,不斷提升檢測速度和能力,為取得最終勝利貢獻力量。
(記者 朱傳勝)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防護服上互寫名字。
(市疾控中心提供)
在疫情防控一線,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雖不與病例直接接觸,卻與新冠病毒正麵交鋒;雖不直接進入隔離病房,卻是離病毒最近的人,他們就是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成員(核酸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麵對看不見的“敵人”,他們無論生死、不計報酬,24小時與之“交戰”,默默守護一座城市的健康。
用“檢驗速度”築牢防控屏障
核酸檢測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是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線。通過人群核酸檢測,可以盡早發現確診病例,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查明並鎖定風險區域和重點人群,及時采取針對性管控措施,阻斷疫情擴散。
市疾控中心作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疑似標本複核檢測單位,責任重大。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PCR核酸檢測的技術帶頭人,王衛華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組織團隊進行技術攻堅,報告我市第一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首例病例的確診,為我市抗擊疫情吹響了號角。他們檢出的每一份陽性標本,不僅能夠讓患者得到及時救治,更重要的是確定了一個傳染源,阻斷了一條傳播鏈,為圈住封死撈幹撲滅疫情爭取寶貴時間。
“今年3月18日7時30分,我們實驗室接收修武送檢的7管複核樣本後,立即開展複核檢測,新冠抗原檢測5分鍾報告5例陽性,接著快速核酸檢測和兩種試劑常規檢測均為5例陽性,於是立即將實驗結果上報,為快速防控疫情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王衛華介紹,“修武送檢的5例樣本複核檢測呈陽性後,我們立即聯係省疾控中心上送標本進行基因測序溯源,同時安排張雲傑、韓雪進行測序分析實驗。3月20日,省疾控中心反饋測序結果,本次修武疫情為奧密克戎BA.2毒株,與我們測序數據比對完全一致,得到了省疾控專家的高度肯定。”
修武疫情發生後,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立即吹響戰鬥號角,檢測人員入駐實驗室後,晝夜輪轉,積極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中。
與病毒“零距離”較量,早一分鍾檢驗,就能快一分鍾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在密不透風的實驗室裏,他們以實驗室為家,將自己“釘”在了崗位上,每天與病毒“共舞”,同時間賽跑。送來的核酸樣品隨到隨檢,檢測人員輪班,24小時連軸轉。他們常常連續12個小時不吃不喝,為的是節省吃飯、上廁所穿脫防護服的時間,眼睛被霧氣蒙住時,等一會兒再繼續操作,頸椎疼得受不了時,轉轉脖子繼續堅持……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他們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姿態誓師出征,更以“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擔當奮勇應戰,保證了核酸檢測高效有序進行。
大愛情懷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疫情之戰,是一場“檢驗檢測”之戰。2020年年初,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我市打響後,該中心檢測中心接到通知:立即組隊上戰場。疫情防控指揮部實驗室檢測組成立了,承擔起我市所有采集樣品的檢測工作。實驗室是個與病毒麵對麵博弈的隱形戰場,這裏的工作壓力之大、危險程度之高、勞動強度之高,超乎常人的想象。
麵對未知病毒,張雲傑毫不畏懼,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撇下家中隻有1歲、尚需哺乳的孩子,參加新冠病毒檢測,成為我市新冠病毒檢驗檢測組第一批核心骨幹。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張雲傑創下了連續奮戰54個小時的紀錄,終因勞累過度而虛脫暈倒。張雲傑不但敬業,更善於思考,極富鑽研精神。她在工作中結合實踐經驗,總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核酸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株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等,時刻為新冠病毒檢測提供更準確、更快的結果。
其實,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像張雲傑一樣孩子尚小、需要哺乳的還有好幾位。“我把兩個孩子送回娘家了,疫情當前,我必須上戰場。”實驗室檢測人員張倩說。檢測人員高源盡管年齡小,但態度也很堅決:“張雲傑和張倩都是二胎媽媽,我隻有一個孩子,負擔比她倆輕,她們能上戰場,我也能上。”
檢測的過程,就是與病毒“麵對麵”接觸的過程,這樣的接觸經常需要連續數小時才能完成,對檢測人員的身體和意誌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厚厚的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手套、鞋套等,每個人都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他們經常連續8小時不吃不喝。隨著疫情的發展,送檢的樣本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檢測工作加班加點已成了常態,有時甚至徹夜無眠。
在該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還有一群朝氣蓬勃的“90後”,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成為參與防疫、履行責任的主力軍。李潔是家中的獨生女,家又在外地,父母對她獨自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格外牽掛。2020年春節前夕,剛回到家中的她接到單位的返崗通知後,便立即返回單位,隨時待命。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她連續10多天在實驗室工作,每天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N95口罩、護目鏡和醫用橡膠手套,一待就是近10個小時。她笑稱,戰場上,自己與美麗絕緣了。在橡膠手套、滑石粉、消毒液和洗手液的多重刺激下,她原本漂亮的雙手泡得發白,上麵的裂痕清晰可見,但她樂觀地說:“沒事,還能長好。”
27歲的韓雪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不顧家人的擔心,毅然投入24小時值守、檢測工作中。她說,年輕是“90後”的資本,能堅守一線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是無限崇高的使命。
異地馳援彰顯焦作疾控硬核擔當
麵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該中心核酸檢測組以“敢於鬥爭、勇於犧牲”的抗疫精神,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幹勁,組織隊員馳援外地市抗疫。
衣服全部濕透、雙手泡得發白、嗓子幹得說不出話……這是王佳佳與何濤支援上海氣膜方艙實驗室工作時的場景。工作強度大、工作節奏緊張,氣膜方艙實驗室24小時高速運轉,在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幾天,他倆連續數日進艙工作,每次進艙工作時間8~10個小時,從掃碼、配試劑到加樣、提取,再到點樣、上機檢測、判讀結果,程序多、數據嚴謹,每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錯,這讓他們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39天,何濤和王佳佳所在的氣膜方艙實驗室,56台擴增儀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他們共參與檢測了130萬管樣本,經受住了上海一輪又一輪核酸檢測的考驗。
在今年年初馳援滑縣時,李紹崗感受最深的是困、是時間不夠用。為了工作,24小時在崗是常態。因此,一旦回到賓館,他總是草草吃過飯後,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睡眠狀態,確保第二天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工作起來,李紹崗比較“軸”,1月12日,在樣本檢測中如何添加第三方質控品及是否添加試劑內陽性對照,他與隊友進行了激烈討論,結論有歧義,為保證檢測結果不出紕漏,李紹崗徹夜未眠,查找原始文件,在檢測中立足現場檢測數據及擴增曲線走向趨勢,反向驗證試劑內陽性對照的重要性,我市核酸檢測隊在質量控製及結果判定規範化方麵,獲得了試劑廠家的點讚。
在滑縣的日子裏,李紹崗單日最長實驗室奮戰10小時。經過18天的連續奮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總檢測量10萬餘管、100餘萬人次,圓滿完成了各級領導安排的核酸檢測任務。在馳援外地市期間,焦作疾控係統核酸檢測隊隊員牢記使命重托,克服重重困難,展示了焦作疾控隊伍“特別能戰鬥”的硬核作風,贏得了當地政府與群眾的一致稱讚。
疫情仍在反複,任務尚未結束。該中心核酸檢測組成員仍堅守在陣地上,不斷提升檢測速度和能力,為取得最終勝利貢獻力量。
(記者 朱傳勝)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