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治理述評
生態添美景,扮靚大沙河。
雖然時值隆冬,在我市大沙河與豐收路交叉口東北角,中站區府城街道小尚村村民三三兩兩走在木棧道上,望著身邊拔地而起的新遊園,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漫步遊園,環顧四周,到處是高大的喬木、茂密的灌木、一望無際的草坪,木棧道、景觀廊架、觀景台、園林小品、路燈……各項設施掩映其中。“從我們村走到這裏,用不了10分鍾。我們喜歡來散步!”村民王女士說。
這一景致是我市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治理項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總投資24億元,圍繞大沙河生態治理、南水北調城區段生態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四大類項目,對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生態修複治理,其中申請中央和省財政兩級支持資金8.74億元。
焦作,因礦而興,因礦而建,曾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由於過度開采,礦產資源瀕臨枯竭,生態環境破壞嚴重,2008年被列為全國首批1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痛定思痛的焦作人,更能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更能理解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生態環境的熱切期待。
為確保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工作穩步推進,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任組長,市政府和市直各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組成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管理、資金使用、項目督導考核等進行組織領導。徐衣顯還多次專門召開市長辦公會,聽取工作彙報,提出具體要求,進行周密部署,並多次深入項目現場調研督導、協調推進。
我市北部山區屬於太行山南麓,麵積812平方公裏,占全市麵積的22%。由於礦產資源的過度開采,山體破壞嚴重。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我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打響了北部山區生態保護攻堅戰,組建由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生態環境等20餘家市直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構建縣、鄉、村三級網格化責任管理機製,集中開展“兩取締一整頓”專項治理行動。據統計,全市413個非法采礦點、1028個非法礦產品經營加工點和63家到期非煤礦山企業全部按照“拆除生產設備、拆除供電線路、清理礦產品和遣散閑散人員”的標準實現“場平地淨”。
同時,我市製定出台了《焦作市北山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這一條例為我市首個地方立法項目,於2016年11月獲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查批準,於2017年3月10日起正式實施。根據這一條例,我市劃定了保護區級別和範圍,設立了北山保護界碑200餘塊,明確了各部門的監管職責,為構築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治理長效機製、保障焦作乃至華北地區的生態係統穩定、構築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大沙河帶狀濕地景觀處,記者看到一條紅色的步道,這是按照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鋪設的透水混凝土地麵,下雨天雨水可以滲透到地下。
據介紹,大沙河是海河的源頭之一,河道全長115.5公裏,其中焦作市境內達74公裏,流域麵積2688平方公裏。無疑,大沙河承擔著重要的防洪和生態保護功能,並直接影響著海河的水源涵養能力,進而直接影響海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區的水生態環境安全。
然而現實情況是,大沙河生態治理項目區麵臨著四大生態問題:一是水資源人均總量少,人均占有量223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二是時空分布不均,豐水年份與枯水年份相差最高在6倍以上,且豐水期所形成的大部分地表徑流都以洪水的形式流失,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三是地域分布不均,沿太行山一帶地下水比較豐富,而黃沁河衝積平原的廣大地區水資源較為短缺。四是水質不容樂觀,由於河道束窄和沿線企業增多,大沙河水質受到嚴重影響。
為此,該項目總投資10.67億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3.5億元,市、縣兩級自籌7.17億元,主要規劃是對大沙河城區35公裏河道進行生態治理,主要內容包括水源提升、水質保護、生態綠化、防洪治理。截至目前,該項目城區核心段建設已經完成微地形整理250多萬平方米,綠化麵積200多萬平方米;中原路節點綠化項目已完成土方工程20萬立方米,完成微地形整理4萬平方米;上遊12公裏生態治理提升工程已完成項目可研、初步設計等工作。
我市還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生態環境狀況直接關係到南水北調水質安全,進而影響京津冀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平原用水安全。
為此,我市總投資8.65億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1.2億元,自籌資金7.45億元,通過采取建設綠化、排水等公用工程和其他配套設施等措施,建設綠化麵積140多萬平方米,綠化率達80%,並建設截洪溝10公裏,可為焦作城區新增近200萬平方米綠地,形成貫穿焦作城區東西的生態廊道,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方平衡及地形塑造工作,共平衡土方145萬立方米,處置建渣85.5萬立方米;完成了所有適合綠化區域的地形營造,種植喬木2.8萬棵、草皮9萬多平方米。
為有效破解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協調及資金難題,我市創新采取分項目建立“路線圖”、分單位製定“時間表”等方式,周密部署、建立台賬、倒排工期,統籌調動縣(市)區、部門、社會等方麵的資源和力量強力推進,將兩年期的項目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推進、同時實施。
據統計,我市今年已收到中央、省級補助資金4.17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1.93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49.4%,其中,中央、省級資金2.76億元(占實收上級資金的66.2%),市縣配套資金700萬元,社會資金9.1億元。
——大沙河生態治理項目,包括上遊提升、中原路節點治理、核心段PPP(民主路至中原路段、靈泉湖段)4個子項目,計劃總投資10.67億元,生態治理麵積687.8公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7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53.4%;完成生態治理424公頃,占計劃治理麵積的61.6%。預計年底前可按計劃完成今年的目標治理任務。
——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生態保護項目,計劃總投資8.65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69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54.2%;計劃完成截洪溝綠地改造、總幹渠和5座山體綠化共196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綠化140.5萬平方米,占計劃的71.7%;3.82公頃濕地已完成地形整理,年底前能夠按計劃完成今年的目標治理任務。
——礦山環境治理項目,計劃總投資4.48億元,治理麵積71.45平方公裏。截至目前,已撥付相關縣(市)區1.46億元,其餘0.28億元用於保障項目實施快的單位資金需求。其中,政府投資的24個子項目已開工14個,年底前能夠按計劃完成今年的目標治理任務;9個子項目將於本月底開工,1個子項目今年年底開工,2020年能夠按計劃完成全部目標治理任務。
——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為2020年實施的項目(屬於附屬小項目),計劃總投資0.36億元,目前已完成可研報告,正在辦理土地預審、占用林地等相關手續,2020年能夠按計劃完成目標任務。
眾所周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工程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重要論述的具體實踐,是對生態環境全方位、全要素進行修複治理的一個係統工程。如何在思想認識上再深入、在配套製度上更健全、在各類子項目建設中促融合,仍是我市在項目建設中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緊緊圍繞“生態立市”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因地製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周密部署、狠抓落實,在上級的支持下,全麵推進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治理,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係統修複、綜合治理的新機製。具體而言,即明確“一個載體”、做到“六個一”:以創建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焦作示範區為載體,市委出台一個決定,市政府成立一個專班,部門製訂一個方案,統籌編製一個概念規劃,市人大常委會出台一部法規,協同成立一個研究團隊。
我們相信,通過打造“有山皆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千壑鳥鳴”的南太行綠色生態屏障,一定能夠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為我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 許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