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山水巨變瞰焦作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提質”花開入畫來
——我市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更新時間:2019-10-17 11:15:19    來源:焦作日報
  編者按

  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的打好“四張牌”重要指示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順應群眾新期待而作出的一項正確決策,是轉型發展的引領工程、民生改善的保障工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處於經濟發展快速上升期的焦作,在對標“精致城市、品質焦作”中深化認識,強化擔當, 抓住工程建設的黃金期,堅持目標導向,結合本地實際,紮紮實實地做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推動了產、城、人融合發展。

  清晨,家住南水北調焦作城區段附近小區的韓向前早早起床,到綠化帶旁的“錦繡四季”月季文化園晨練。“你瞧瞧,這裏水美、樹美、綠地美,真是‘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韓先生對所處的環境充滿愜意。這是我市統籌推進“四水同治”、實施水生態修複工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目前,我市中心城區按照“九河五湖潤山陽、四渠三庫澤懷川”理念打造的北方水城已展現迷人風采,以上水係項目隻是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以來我市城市麵貌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三年來,我市全麵落實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精神,堅持把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融入百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的每個環節、每個工程、每個細節。目前,總投資1322億元的645個百城建設提質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52億元。同時,我市把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四城聯創”與全域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統籌起來一起抓,既抓城市內涵提升,又抓市民文明素養提升,“精致”“品質”已經成為焦作城市建設的新名片。

  精致規劃 全域建設

  致力打造品質之城

  圍繞建設鄭州大都市區門戶城市的規劃要求,我市按照“東擴、南進、西聯、北優、中改”10字方針,堅持尊重自然與優化布局相結合、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綠色低碳與生態宜居相結合、以人為本與安全便利相結合,研究確立了“一樞紐、一中心、兩新城、兩走廊、三平台、四綠帶”的城市發展格局。為打造“精致城市、品質焦作”,我市先期啟動了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前期準備工作,修編完成《總體城市設計》《專業市場規劃》《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等200多項專項規劃,中心城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覆蓋率在80%以上,“一環九縱十橫”路網框架初步形成,綠色交通體係投入使用。

  我市實施總投資579億元的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和中心城區三年改造提升行動,水、電、氣、暖、路、橋等各項建設齊頭並進,城市空間不斷優化,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同時完善了市委常委分包、觀摩評價、定期通報、全年考核等機製,促使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點工程實現突破性進展,城市綜合品質全麵提升。截至目前,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所包含的18個子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黑臭水體綜合整治、蘇藺水廠、府城水廠、2017年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焦作火車站南站房、焦作火車站南廣場等項目已經竣工投用;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全麵完成,4個示範園向市民開放,中原路全線貫通,大沙河5個節點工程投入使用,焦作至滎陽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即將建成通車。

  我市堅持產業與城市互促互進、一體共生理念,推動以業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推進主導產業提升計劃、工業轉型升級行動和服務業發展行動,持續實施“1020工程”,加快南部產業新城、北部生態新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兩新三化四高地”,建設產業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之城、宜居之城、文明之城、興業之城、品質之城。在2018年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考核評價中,我市居全省第二位。

  合理規劃城市用地布局,恒大、碧桂園、綠地、萬達、美凱龍等知名企業相繼進駐,城區綜合地價顯著提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活躍度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精細管理 多措經營

  致力打造服務之城

  為不斷增強中心城區承載能力,我市圍繞“四項治理”精準發力,補齊功能短板,滿足群眾需求,促進城市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變。中心城區道路長度由2015年的444公裏增加到584公裏,增長30%,群眾出行更加便利;搶抓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機遇,狠抓生態修複、城市修補,“一路一品牌、一口一景觀,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景觀正在形成,以人民路為核心的美化亮化工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生態環境治“汙”。我市調整“三大結構”,完善生態補償、綠色調度等機製,統籌揚塵、燃煤、工業、汽車“四個嚴控”。目前,中心城區14條河道53.8公裏的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治理;17公裏長的城區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全麵開工;累計完成350家工業企業提標改造,“雙替代”改造9.2萬戶,PM10、PM2.5濃度持續下降,生活汙水處理率達97.1%。

  交通秩序治“堵”。在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工程中,我市開展了“1045”專項行動(整治城區10條主要道路,車站、廣場、商場等45個重要節點部位),全麵提升基礎設施、規範經營秩序;大力治理出行難、行車堵、秩序亂等“城市病”,打通“斷頭路”“卡脖路”,中心城區完成113條主次幹道改造提升,158條背街小巷整治“遍地開花”;新改建停車場73個,施劃停車位9.3萬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動世行綠色交通貸款等項目實施,新購置新能源、綠色公交車435台,建設公交專用道42公裏,較早地實現65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成為全省首批“公交優先示範城市”創建城市。

  市容衛生治“髒”。我市開展了“十個一律”“十個提升”創建活動,累計提標農貿市場20個、垃圾中轉站85座、公廁156座,拆除大型違建廣告牌2400餘個,取締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夜市攤點3萬餘處,改造沿街老舊樓體外立麵618棟、粉刷牆體105萬平方米。

  公共服務治“差”。我市打造的行政權力事項“五位一體”“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模式,使網上可辦數量、辦件總量、人均辦件量三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兩定製兜底線”健康扶貧模式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兩延伸、三提升、一集中、三聚焦”“四醫聯動”綜合醫改經驗在全省推廣。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今年年初以來,根據國家三部委要求,初步確定了2019年全市改造老舊小區339個,涉及建築麵積410萬平方米、4.08萬戶;創新了全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334樓院協商”和“黨建360”治理模式,三年來累計投入3.7億元,改造老舊小區597個,老城區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我市充分運用市場機製,多措並舉,優化資源配置、發掘資產效益,做活城市經營這篇文章。借鑒揚州“八老”改造經驗,強力推進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小區改造及“百企退城”,近三年累計投資121億元改造棚戶區(城中村),建成並分配公共租賃住房8613套,圓了3萬住房困難群眾的安居夢;新建住房3.2萬套、394萬平方米,占城區人口近五分之一的18萬群眾搬入新居。

  精準施策 涵養生態

  致力打造宜居之城

  圍繞“生態立市”戰略,我市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的共生關係,綠色打底、活水點睛、文化作魂,致力打造宜居城市,推動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今年7月發布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9)》顯示,焦作城市宜居指數和獲得感指數均居全省第一。

  以綠蔭城,打亮底色。我市以生態園林城市創建三年行動為抓手,大力實施“6111”體係建設,全域提速綠化,累計完成森林撫育60萬餘畝,建成綠色廊道627公裏;全城見縫插綠,新建遊園綠地12個,總數達127個,人均綠地14平方米,最終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市區10公裏長、兩側各寬100米的南水北調綠化帶項目和12公裏長、兩側平均寬300米的大沙河生態治理核心段項目的綠化任務基本竣工,讓市民盡享“綠色福利”。

  以水潤城,活水點睛。我市以成功創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為載體,統籌推進“四水同治”,大力實施總投資93億元的84個水生態項目,大沙河、新河、李河等水係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靈泉湖、吳澤湖、引丹入焦、群英幹渠等工程進展順利,引黃入焦工程建成投用,黃河水流入大沙河,黃河流域與海河流域實現連通;以南水北調總幹渠為中軸的中心城區生態水係建設全麵鋪開,市區人均新增水麵6.5平方米;六縣(市)均規劃建設水係連通及生態修複等重點水利工程,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環城水係、濕地公園。

  以文化城,傳承魂脈。以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為目標,注重挖掘太極、山水、懷藥、康養等焦作文化元素,建設了南水北調第一樓和紀念館、太極小鎮、雲台古鎮、老家莫溝、雲階康養、絞胎瓷小鎮、百年電廠文旅園區等一批特色文化項目,彰顯了文化特色,喚醒了文化記憶,傳承了城市文脈,被評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城市。

  轉型攻堅 產業升級

   致力打造興業之城

  我市深入推進產業轉型攻堅係列行動,努力建設高端製造業先進基地。實施傳統產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等行動,形成了1個千億級、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超百億、50億企業達到14家,中原內配氣缸套等產能世界領先。我市加快發展載體建設,去年先進產業集聚區數量居全省第二位;南部產業新城形成規模,北部生態新城加快推進,構築了轉型發展的新支撐。

  我市積極弘揚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精神,推進“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帶等工程,努力建設文化康養業引領基地。加快建設太極產業新城、雲台古鎮、蕾娜範老年公寓等項目,與張藝謀團隊、阿裏巴巴合作打造《印象-太極》和功守道賽事,“一賽一節”輻射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市率先開辦科技銀行、設立企業創新獎,努力建設中原科技創新高地。河南理工大科技園獲批省級大學科技園,焦作高新區晉升國家級高新區,建成中原工業設計城、科技綜合體等創新載體,270個行業標準和96個國家標準源於焦作;中內凱思鋼質活塞、晶華公司鍍膜等技術填補國內空自,科技為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2018年我市城市經濟競爭力入圍全國百強、全省第三。

  精心創建 厚植底蘊

   致力打造文明之城

  同心掬得滿庭芳。我市堅持以文明創建引領百城提質,實施“思想道德素質、誠信守法、文明風尚”三大提升行動,營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社會氛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並獲得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等一批國字號招牌。

  講道德、築高地。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推薦評議身邊好人等活動,中國好人榜入選人數居全省前列,湧現出中國道德模範謝延信、維和英雄申亮亮等一批先進典型。

  倡誠信、守底線。以“誠信讓焦作更出彩”為主題,展開誠信守法“六進”活動,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實行“紅黑榜”製度,“守信光榮、失信可恥”觀念深入人心,全國城市綜合信用排名由2017年的224位躍升到現在的63位。我市在全省率先施行的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被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欄目予以專題報道。

  育文明、樹新風。開展“三關愛”“六個一”等誌願服務,全市注冊誌願者達41萬,“小紅帽”“紅馬甲”已經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完善“一約四會”,營造了鄰裏友善、鄉風和諧、向上近善、互幫互助的農村文明新風尚。

  最新資料顯示,我市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42%,居全省第4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7.71個百分點。在去年113個地級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測評中,我市居全國第15名、全省第1名,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城市居民更有幸福感,一幅幅生態、文明、美麗、幸福的新畫卷正在山陽大地徐徐展開。

(記者 張聞評)

文章編輯:殷愛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