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對口幫扶王村脫貧工作紀實
時間回到5年前。2015年,王村是省級貧困村,440戶人家共1700多人,11個村民小組,村裏有近133公頃耕地,每年種下的莊稼幾乎都是“靠天收”。如何脫貧致富,成了壓在王村人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這一年,王村迎來了市疾控中心扶貧工作隊。怎樣幫,如何扶?市疾控中心根據村裏的實際情況,製定了“4321”(推進“四大精品脫貧工程”,打造“三支隊伍”,抓好“兩個扶貧要點”,形成“一個共識”)工作思路。推進“四大精準脫貧工程”。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保證所有貧困戶至少簽訂其中一項實施資本收益分紅項目;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實施醫療救助扶持貧困群眾。打造“三支隊伍”。打造村幹部隊伍,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打造黨員隊伍,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打造後備幹部隊伍,讓入黨積極分子、致富能手、返鄉創業青年投身到王村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抓好“兩個扶貧要點”。立足產業扶貧重點,探索創新農業產業化;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民幸福感。形成“一個共識”。指導帶領全體村民逐漸形成幹事創業、共同發家致富的良好局麵,不斷優化幹群、黨群關係,形成全體村民共同脫貧致富的共識。
說了算,定了幹。隨後的幾年裏,市疾控中心扶貧工作隊想盡一切辦法,長期精耕細作,帶領王村群眾脫貧致富。市疾控中心紀委書記張豔是扶貧工作隊第二任負責人。她帶領扶貧工作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逐戶走訪64戶貧困戶,了解每個家庭的實際困難,幫助解決他們實際問題。村民薛豔芳長期患病,一家因病返貧,張豔當即聯係市裏的醫療專家為其調整藥方,並實時關注薛豔芳的身體情況,幫助她解除後顧之憂。
向村民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張豔帶領扶貧工作隊隊員主動示範,從個人生活習慣抓起,改變住宿環境,在駐地清理打掃出20多平方米的菜園,變駐地為家園,得到村兩委班子及村民的認可,健康理念、健康扶貧逐漸深入人心……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昔日的省級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6戶低保貧困戶保障標準得到提高,應保盡保;11名困難殘疾人和20名重度殘疾人有了生活補貼、護理補貼;24名殘疾人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殘疾人無障礙改造項目、危房改造項目逐一落實。78名學生人人享受教育扶貧政策。在提高民政保障對象醫療救助比例、提高補償比、建立大病補充商業保險、一站式結算、兩定製一兜底等方麵嚴格落實政策,貧困群眾享受各項醫療補貼近50萬元。
扶貧工作隊幫助建立的“村集體主導+合作社經營+貧困戶帶動就業和分紅”蘋果采摘園,由“輸血”救濟到“造血”自救,為王村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扶貧產業。
駐村以來,扶貧工作隊累計爭取各類資金500多萬元,硬化村內道路2121米,擴寬村裏的3號街道路,修建了5號街及村東的排水溝,完成了村裏的路燈亮化和廣播係統安裝工程,改造了村文化中心、建設了文化大舞台。如今,新打的20眼機井、整修硬化村裏近3公裏的田間道路已完工投用,徹底解決了全村的農田灌溉、勞動作業難等問題。
市疾控中心主任徐書立說,脫貧不是終點,恰恰是幸福生活的起點。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中心確立了“兩綠、兩花、兩健”(即綠色種植、綠樹成蔭,花的院子、花的村子,健康鄉村、健康中國)的發展思路,將美麗鄉村建設和美學經濟融入其中,謀劃符合王村實際的產業項目,讓群眾的生活更加踏實、幸福。記者了解到,前不久,扶貧工作隊為王村爭取項目資金60萬元,開展有機蔬菜及農作物種植工作,並動員村裏的貧困戶參與到項目中,通過以工代補的方式,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