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出彩焦作·看扶貧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孟州:花生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更新時間:2020-9-4 9:47:56    來源:焦作日報
  每年的8月末至10月,是孟州市化工鎮花生采摘、加工產業最忙碌的季節。

  電腦分級設備篩選、人工分揀、裝袋、堆碼……經過傳送設備和一係列流程,一粒粒花生被分成不同等級,按照不同用途裝袋後分區整齊堆放。近日,位於該鎮東光村的孟州市四有花生加工合作社的花生精選加工車間內機聲隆隆,分布在不同流水線上的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

   “今年孟州本地種植的花生9月中旬才到大麵積采收期,這是我們應客戶要求,從周口、中牟、蘭考等地采購的新鮮花生。”從事花生加工30多年的該合作社負責人衛周喜說,現在自己的篩選車間日加工量達25噸,經過分級處理,主要銷往周邊洛陽等地的食品加工廠、榨油廠、餐飲店等。

  化工鎮一帶因地處黃河灘區,加上當地特有的土質條件及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自然條件,這裏生長的花生顆粒飽滿、色澤好、口感好,是河南省內久負盛名的花生種植、加工產業基地和流通集散地之一。

  東光村黨支部書記馬義軍介紹,全村花生種植麵積達400餘公頃,有花生摘果、脫殼、精選、草料加工等加工戶13家,560餘戶家庭多半以上直接從事花生種植、加工等相關產業,花生年產值在1100萬元以上。此外,相關加工產業為村民提供了150餘個就業崗位,近幾年已幫助50餘戶貧困群眾實現了增收、脫貧。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4500元提升到如今的1萬餘元。東光村,這個曾經是孟州市貧困人口最多的省級貧困村於2019年年底退出了貧困村序列。

  “在這裏一年務工5個多月,根據工作強度日工資在100元到200元不等,一年能掙近3萬塊,還不耽擱家裏的事和其他活兒。”近幾年每到花生加工旺季,該村貧困戶衛仕成在四有合作社花生篩分車間務工,其他月份在村子附近建築工地打零工,去年順利脫貧。

  “這些年,沒有扶貧小額貸款的資金支持和農技部門幹部的技術指導,俺家也不會這麼快走上致富路,今年村裏還把俺推薦為市裏的‘脫貧之星’哩。”該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孫長景,2016年起,在扶貧政策的幫助和駐村幫扶單位孟州市農業局的技術指導下,將花生種植麵積從不到1公頃逐步擴大到如今的12餘公頃,年均家庭純收入近20萬元,2018年成功脫貧。

  與孫長景同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東光村村民姚誌文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承包了近3公頃花生地,並先後購買了兩台花生摘果機,采收期在化工鎮及周邊縣市采收花生,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也在2017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化工鎮花生種植麵積達2300餘公頃,有8000餘戶家庭從事花生種植、加工及其他關聯產業,年產(深加工)1.5萬噸花生。目前,該鎮以東光、海頭、東孟港、西孟港為代表的花生脫殼、篩選等花生初加工產業村,年加工花生3萬噸,相關副產品5000多噸,總產值可達4.5億元,吸收相關從業人員3000餘人;此外,還形成了以焦作市孟之源、穀香源幹果加工為代表的花生醬、花生碎及各類開袋即食食品等花生深加工產業,年銷售收入8000餘萬元,安排剩餘勞動力就業300餘人。

  “今後,化工鎮將進一步整合花生產業的人才、勞動力、土地、市場資源,發揮本地花生產業集聚發展優勢,突出龍頭帶動,進一步做大做強化工鎮的花生品牌,讓小花生成為興村富民、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化工鎮黨委書記許慶輝說。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