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優化頂層設計
引領慈善事業蓬勃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慈善工作,多次聽取慈善事業發展情況彙報,研究部署全市開展“99公益日”網絡募捐活動,推進慈善募捐工作;市政府連續多年將慈善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市民政局專門增設了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科,並先後製定了《焦作市推廣武陟慈善養老模式,建設農村幸福院,助力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關於學習宣傳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加強和改進慈善工作。武陟縣連續多年將慈善工作列入政府重點工程,“政府+慈善+村級+個人”四級聯動農村慈善幸福院模式在全國開了農村養老與慈善相銜接的先河,連續四屆蟬聯“中華慈善獎”,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單位。
為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我市打造了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慈善項目品牌。武陟縣慈善誌願者服務隊、村級慈善工作站、村級慈善幸福院、慈善助力精準扶貧等項目連續四屆榮獲“中華慈善獎”;博愛縣愛心人士楊應芬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稱號。2019年,全省慈善總會網絡募捐總結表彰會在我市召開,提升了我市慈善工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注重宣傳引導
全民慈善意識不斷增強
宣傳引領是做好慈善工作的重要基礎。多年來,我市持續普及慈善理念、培育慈善意識、提高慈善事業社會參與度。每年9月5日以“中華慈善日”為契機,圍繞“以法興善,助力脫貧”“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等主題,通過播放公益廣告、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車輛流動宣傳等形式,將慈善宣傳引向社會,先後在我市各級媒體開辦了大型慈善公益係列欄目,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慈善工作。武陟縣先後開展了“一罐善良——慈善文化進校園”“孝行千裏——走進慈善幸福院”“關愛貧困群眾”等活動,建設慈善文化廣場100餘個、老年“樂齡之家”40餘所,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在此基礎上,我市全麵實施了“慈善文化進校園”工程,將慈善文化列入中小學教學計劃,推動慈善教育進課堂。細化了《慈善讀本》循環使用和考核激勵製度,堅持把慈善文化教育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工作結合起來,指導中小學校將慈善文化列入教學計劃、融入德育工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舉辦慈善文化進校園優秀教案和優質課競賽,提升了慈善教育質量。
實施分類指導
慈善組織體係持續完善
做好慈善工作必須依靠強大的慈善組織,隻有動員社會力量,才能使慈善事業行穩致遠。據統計,我市現有社會組織1678家,在民政部門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5家,登記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45家,11個縣(市)區全部成立了慈善協會,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慈善協會的全覆蓋。武陟縣、博愛縣建立了村級慈善工作站。
各級慈善組織通過加強黨建引領,提升內部管理能力,活躍在扶貧濟困、鄉村振興、災害救助等多個領域,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公益品牌。我市連續9年組織開展“情暖萬家”春節期間走訪慰問貧困家庭活動,累計慰問貧困家庭180餘次;武陟縣實施的慈善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在第五屆騰訊“99公益日”活動中募集資金1888.7萬元,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
我市連續多年將慈善超市作為慈善事業發展的重點抓緊抓實,全市共建成示範性慈善超市68家、愛心驛站71家。解放區以“慈善愛心超市”為基點,在10個社區開展了結對幫扶愛心傳遞活動;博愛縣慈善協會以建設愛心驛站為載體,開展了“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焦作慈善總會創新設立了“企業冠名基金”“小額愛心基金”“慈善項目基金”等專項基金。2016年以來,全市各級慈善組織累計接受捐贈1.51億元,慈善事業支出1.22億元。
據統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各級慈善組織積極行動、募集款物,各界愛心人士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市紅十字會依托“騰訊公益”線上募捐開展的“一起堅守 共同戰‘疫’”計劃等慈善活動深入疫情防控各個環節。截至6月30日,全市各級慈善組織累計接受社會捐贈3739.5萬元(資金2716.8萬元、物資折款1022.7萬元),已撥付款物合計3702.5萬元,支出率達98.9%。
創新管理方式
慈善監管體係更加健全
我市建立起多種形式的慈善組織,加強管理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市堅持鼓勵與監督並重,不斷完善慈善組織日常監督檢查製度,有效防範違法行為發生。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方式,開展抽查審計,對全市5家慈善組織(基金會)的業務活動、內部治理機製、賬務管理和信息公開情況進行審計檢查,檢查結果向社會公告。積極開展慈善組織第三方評估工作,將評估結果作為慈善組織稅收優惠、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焦作慈善總會、武陟縣慈善協會獲得AAAAA評估等級。
我市進一步加強慈善組織法製建設,製定公開了慈善組織認定、公開募捐資格審核等行政服務事項的辦事規程和服務指南,加強慈善組織規範化建設,並支持慈善組織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指導慈善組織依法依規開展募捐活動,焦作慈善總會、武陟縣慈善協會已取得公募資格。此外,我市強力推進慈善公信力建設,指導慈善組織在“慈善中國”統一信息平台公布機構基本信息、慈善項目、慈善活動和公開募捐有關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